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42011
动物的自我意识(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5日 《百科知识》2014年第2期
     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或许并不仅仅来自于大脑皮层。还有更多的动物,可能拥有自我意识。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反推实验。即如果人的自我意识主要来自于大脑皮层,那么一个丢失了大部分大脑皮层的人至少会失去部分自我意识。

    患者罗格的行为,否定了这一推论。罗格是一名57岁的男性,1980年在一次单纯疱疹脑炎后大脑严重损伤。一种由疱疹病毒引发的脑炎,毁掉了罗格大部分的脑岛、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皮质,只剩下了大约十分之一的脑岛和百分之一的前扣带回。大脑中的这些部分被认为是对自我意识最重要的部分,但令人惊奇的是,罗格仍然知道自己是谁,能在镜子里和照片里认得自己。虽然他忘记了大部分发生在1970到1980年间他自己的事,也很难形成新的记忆。

    麦迪逊大学和爱荷华大学的神经系统学专家研究了罗格自我意识的程度。在一个“认知镜像”的任务中,一个研究员假装从罗格的鼻子上用一张纸巾刷走一些东西,纸巾上藏着黑色的眼影。15分钟之后,研究员让罗格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罗格马上把鼻子上的黑东西擦掉,并大声问那是怎么弄上去的。

    研究员还让罗格看他自己的、他认识的人和陌生人的照片。他几乎总能认出自己,并从来不会错认。只是当他的脸单独出现在黑色背景的一张照片上,没有任何头发或衣物时,他才不大能认出来。

    罗格甚至还能分辨出他自己挠自己痒痒和别人挠他痒痒的感觉,并且总觉得后者更刺激。

    既然罗格的自我意识基本没有受损,神经学专家认为,脑岛、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皮质本身不能解释一个有思考能力的生物的意识。他们提出,自我意识是一个更分散的认知过程,依赖大脑的许多部分,包括不在大脑皮层上的部分。

    请对它们好一些

    换句话,即便是没有大脑皮层,或者大脑皮层并不成熟的哺乳动物,也可能会存在着自我意识。

    英国一项科学研究发现,狗不愿看到主人对其他动物,尤其是其他的狗表现出关注。当主人把新男友或女友带回家时,它们也会表现出抵触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动物缺乏体会嫉妒、困窘、移情和内疚等高级情感的“自我意识”。因为这些情感远比愤怒、欲望或高兴等与即时反应相关的情感更复杂。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弗里德里克·朗格说:“狗对不公正十分抵触。”

    此前研究人员已对牛、马、猫、羊等动物进行了类似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的自我意识远远超出人的意料。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从事动物情感研究的心理学家保罗·莫里斯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说:“我们发现狗、马,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动物的情感比我们预想的丰富得多,它们同样会表现出多种简单的感情形式,而之前我们以为只有灵长类动物才具有这样的高级情感。”

    而在一年前的剑桥大学,当一群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签署了一份题为《关于非人类动物存在意识的剑桥宣言》时,他们便已经决定,不再轻易把动物绑进实验室。

    宣言的内容如下:“意识研究领域正在迅猛发展。许多研究方法已经可以不破坏生理结构也能获得结果,因此在动物实验中某些破坏性的方式是否必要都需要重新评估。”

    情绪似乎并没有被局限在大脑皮层上。实际上皮质下神经网络对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脑分区表达不同的情感在人类和动物身上都有体现。无论是本能的情绪,还是经验获得的情绪,包括奖惩系统都是一致的。对大脑深处进行电刺激也能产生类似的情绪变化。而这些在演化上很早就出现了,比如在章鱼身上就发现了这种现象。

    而在鸟类身上则发现了快波睡眠,以往这种现象只在拥有大脑皮层的哺乳动物身上才有。这些与类人生物的惊人相似之处都在实验中被发现。此外,在人类中,某些致幻剂会干扰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而在非人生物中也有体现。

    或许对于喜爱动物的人来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不仅可以挽救动物的生命,也可以救助他们的尊严和灵魂。 (佳禾)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