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马家军”(2)
马蓝分布于华南至西南一带,我国台湾也有分布,生长于阴湿地带。
马蓝的叶可入药,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能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疖疮肿毒。马蓝含靛甙,水解生成吲羟和葡萄糖,前者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靛蓝,为蓝色染料。
马槟榔不是槟榔
马槟榔并非槟榔,后者为棕榈科植物,前者为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
马槟榔是常绿藤状灌木,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革质,全缘;花白色,花瓣4个,雄蕊多数;果实近球形,不开裂,顶上有短喙,果皮外有纵棱及棘状突起,种子成小团块。
马槟榔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其种仁可入药,有清热解渴的作用,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咽喉炎症。
马鞍藤叶似马鞍
马鞍藤属于旋花科番薯属蔓生草本植物,是番薯的近亲,又称二叶番薯或二叶红薯。马鞍藤分枝多,含乳汁,茎红紫色;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先端凹入或二浅裂,形似马鞍,因此得名。花1~3朵,腋生,多为紫红色,少白色,喇叭形;花冠5浅裂,雄蕊5个;蒴果卵圆形,4瓣裂,种子褐色。
马鞍藤仅分布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多生于海滨沙地;其全草入药,有祛风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疼痛。
中美远来马利筋
马利筋,又称连生桂子,为萝摩科马利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体内有乳汁,叶对生,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伞形,有多朵花,花形奇特,花冠紫红色,裂片反卷,在花冠内侧有副花冠,呈金黄色,匙形,有角状突起;花粉不是粉粒状,而是块状;果实为蓇葖果,角状;种子的顶端有白色毛。
马利筋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我国引入栽培后多用于制作盆景。其全草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止血之功,外用可治刀伤、湿疹。
花开五色马缨丹
马缨丹,又称五色梅,属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藤状灌木,高达2米;叶有臭味,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边缘有齿;花朵聚生成头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冠为黄色、粉红色、深红色或白色,故名五色梅;果实圆球形,呈紫黑色。
马缨丹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久已引种,多作观赏花卉;在广州多见。因其有一股臭味,故又被称为臭草;因花色多变,又称七变花。
马缨丹全株可入药,根亦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枝和叶入药后,有祛风止痒的作用,外用可治皮炎、湿疹。 (汪劲武)
马蓝的叶可入药,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能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疖疮肿毒。马蓝含靛甙,水解生成吲羟和葡萄糖,前者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靛蓝,为蓝色染料。
马槟榔不是槟榔
马槟榔并非槟榔,后者为棕榈科植物,前者为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
马槟榔是常绿藤状灌木,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革质,全缘;花白色,花瓣4个,雄蕊多数;果实近球形,不开裂,顶上有短喙,果皮外有纵棱及棘状突起,种子成小团块。
马槟榔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其种仁可入药,有清热解渴的作用,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咽喉炎症。
马鞍藤叶似马鞍
马鞍藤属于旋花科番薯属蔓生草本植物,是番薯的近亲,又称二叶番薯或二叶红薯。马鞍藤分枝多,含乳汁,茎红紫色;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先端凹入或二浅裂,形似马鞍,因此得名。花1~3朵,腋生,多为紫红色,少白色,喇叭形;花冠5浅裂,雄蕊5个;蒴果卵圆形,4瓣裂,种子褐色。
马鞍藤仅分布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多生于海滨沙地;其全草入药,有祛风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疼痛。
中美远来马利筋
马利筋,又称连生桂子,为萝摩科马利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体内有乳汁,叶对生,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伞形,有多朵花,花形奇特,花冠紫红色,裂片反卷,在花冠内侧有副花冠,呈金黄色,匙形,有角状突起;花粉不是粉粒状,而是块状;果实为蓇葖果,角状;种子的顶端有白色毛。
马利筋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我国引入栽培后多用于制作盆景。其全草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止血之功,外用可治刀伤、湿疹。
花开五色马缨丹
马缨丹,又称五色梅,属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藤状灌木,高达2米;叶有臭味,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边缘有齿;花朵聚生成头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冠为黄色、粉红色、深红色或白色,故名五色梅;果实圆球形,呈紫黑色。
马缨丹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久已引种,多作观赏花卉;在广州多见。因其有一股臭味,故又被称为臭草;因花色多变,又称七变花。
马缨丹全株可入药,根亦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枝和叶入药后,有祛风止痒的作用,外用可治皮炎、湿疹。 (汪劲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