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38174
鲜为人知的古代女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
     一部《大长今》使韩国女医走进了国人的视线,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女医的记载。在中医史上,称“神”称“圣”者不少,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男人们是绝对的主角。相对而言,女医则暗淡了不少。我们搜罗古籍列出几位,诸如义姁、淳于衍、谈允贤、曾懿等,其声望与影响也远逊于前者。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文化钳制的结果:在男人为尊的中国古代,难有女子一展才智的机会。即便如此,在极为有限的史料中,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中国古代女医的一些线索。

    女医的来源

    最早见诸史册的女医是西汉的义姁与淳于衍。义姁是汉武帝时人,因医术精湛被召入后宫,专为妃嫔“视乳产之疾”,并因此受到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宠信。淳于衍是汉宣帝时人,精于切脉,擅长妇产科,有“女中扁鹊”之誉。《汉书·艺文志》记述了我国早期的女科病案,其中就有两例关于淳于衍诊病的记载。

    西晋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政管理和医疗保健机构——医署。南朝刘宋时,医署更名为太医署,当时有官吏曾建议恢复男女医学教育。隋唐时,太医署教学功能得以加强,并建立了规范的教学体系:太医署令、署丞负责管理,博士、助教、师、工等负责授业,设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等科目。生员先学《脉诀》《本草》《明堂》《素问》等基础,再分科学习。学制分7年、5年、3年3个等级,根据考核决定生员的升级、留级、退级。博士主持月考,太医署令、署丞主持季考,太常寺丞主持年终总考。隋唐太医署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鼎盛时有师生300多人。

    宁波天一阁藏书《天圣令·医疾令》中有一则十分珍贵的“女医”条文,记录了唐代女医的一些信息:“诸女医,取官户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无夫及无男女、性识慧了者五十人,别所安置,内给事四人,并监门守当。医博士教以安胎产难及疮肿、伤折、针灸之法,皆按文口授。每季女医之内业成者试之,年终医监、正试。限五年成。”“令”是唐朝重要的法令形式。这则条文显示,这些女医来源于被没入官府的女子,年龄在20~30岁之间,无家庭拖累;她们被单独安置,严加看守,主要学习妇产科知识;相对苛责的遴选与管理制度表明这些女医学业结束以后,极有可能司职后宫,充作妃嫔的保健医生。

    北宋时将太医署更名为太医局,仍属太常寺,下设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等9科,有学生300余人。考试分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6项内容。元代时改太医局为太医院,明清两代承继。明代实行“分行分户、子袭父业”的行户制度,宫中女医多来源于医户,先由地方官府从民间挑选精通方脉的妇女送往司礼监,经御医会试录取后载入名册,待命入宫。清代太医院的学生主要是保送的医官子弟。

    应该说,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始终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女医体制,更多、更有成就的女医不是出自于官学,而是来源于民间。

    女医的医学成就

    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古代女子患病特别是患了妇科疾病,在与医生的交流上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或是羞于启齿,或是语焉不详。而中医又讲究望、闻、问、切,需要建立起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医生方能对症下药。在这方面,男医有着诸多的不便,女医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出身医学世家,其祖父是当地的名医,曾任南京刑部郎中,其祖母也精通医药。谈氏15岁时就遍读医典,并随祖父临证。出阁后,谈氏“连得血气等疾。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可用与否。后生三女一子,皆在病中,不以他医用药,但请太宜人手自调剂而已。”谈氏用自身的经历体察用药,渐以妇科知名,“相知女流眷属,不屑男治者,络绎而来”。她50岁时整理祖传医术,结合个人心得,著成《女医杂言》一卷并刊行于世。《女医杂言》是一部专门性妇科医案著作,共收录病案31例。除部分内、外科病例外,多是关于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产后诸疾、腹中结块、血崩、不孕不育等妇产科病症。对于每一例病案,谈氏都做了详细记录:先述病情病史,再列治疗方法,并附上方剂处方与处方出处。

    除了妇产科之外,在中医的其他领域,女医也多有建树。明代女医方氏,安徽休宁人,以儿科闻名于时;清代女医冯衢,擅长针挑痈疽(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清末女医曾懿,四川华阳人,经30余年临床实践,在辨析伤寒、温病证治方面颇有心得。她摘录《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各方,并融个人心得,撰成《医学篇》,内容涉及伤寒、杂病、妇科、儿科、外科等。

    在医学著述上,除了前述谈允贤的《女医杂言》、曾懿的《医学篇》外,其他还有隋代女医赵婆所著的《赵婆疗瘰方》,原书已亡佚,从书名上判断,这应该是一部治疗瘰疬(淋巴结核)的医书;唐代女医胡愔撰《黄庭内景图》《黄庭外景图》各1卷,《补泻内景图》3卷,仅一卷存世;清代名医王珠之女王恒其著《女科纂要》3卷;晚清女医顾德华以妇科见长,撰《花韵楼医案》一书,收录病案29个,多数为危重病例;晚清女尼越林则著有《逸舲医案》。

    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医

    在传统的中医领域,女医相对稀少,因此,有关女医特别是名女医的话题便成了文人笔记、民众话语渲染的对象,融入了不少传奇色彩。

    晋代女医鲍姑,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道教大师葛洪之妻。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一带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当地民众尊她为“鲍仙姑”。她医术精良,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常用“越冈天产之艾”,“以灸人身、炙赘瘤,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后人称这种艾为“鲍姑艾”。鲍姑死后,岭南人民在广州的三元宫建鲍姑殿、立鲍姑像以示纪念。

    明代万历年间的女医彭氏,皇太后患眼疾,御医们久治不愈,便召她入宫。彭氏不负众望,医治有显效,深得皇太后宠信。

    清代嘉庆时,有位法号为了然的尼姑精于正骨之术,常为他人治疗,深受民众信赖。一人因攀树折腰,伤势严重,家人以为他必死无疑。了然先施以手法为其接上断骨,继而敷以伤药,竟得无恙。由此名声大振,求医者日众。

    这些著名的女医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她们的故事与传说也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

    【责任编辑】王 凯 (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