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启超遇到凡尔纳
1900年初,梁启超在从日本去往美国的路上,于太平洋上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梁氏自语“在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二半球之中央”)写下《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流血我敬伋顿曲(今译库克船长),冲锋我爱麦寨郎”便是其中赞颂库克船长和麦哲伦探险精神的一句。在这首诗里,梁启超用文字环游世界,纵横古今,从四大文明讲到地理大发现。一年后,“伋顿曲”的名字又出现在他翻译的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作品《十五小豪杰》中,从那时起梁启超便加入了将凡尔纳的作品译介至中国的行列。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创作科幻小说,1902年在《新小说》上发表了在中国科幻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部作品《新中国未来记》。
凡尔纳作品进入中国
1900年出版的《八十日环游记》是凡尔纳的作品中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译者是陈寿彭、薛绍徽夫妇,署名“逸儒译,秀玉笔记”。陈寿彭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且留洋归来,接受过新式教育。译者在序言中概述小说内容:“中括全球各海埠名目,而印度美利坚两铁路,尤精详。举凡山川风土,胜迹教门,莫不言之历历,且隐含天算及驾驶法程等。”《八十日环游记》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八十日环游地球》,具有凡尔纳作品典型的地理探险风格。主人公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克服万难,以很短的时间成功环游地球。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情风俗跃然纸上,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是不小的感官冲击。
凡尔纳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自此肇始,可以说直到今日他的作品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科幻作品。在凡尔纳生活的年代(1828~1905),“科幻小说”的概念还未确立(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在西方世界提出并逐渐确立),他所创作的文类当时被称为“科学小说”。在中国,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中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哲理科学小说”的概念。“科学”元素的存在正是这一新鲜文类被引入中国的原因。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渴望和推崇,对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现代性的探索促成了这一引入。
在梁启超、罗普合译的《十五小豪杰》出版之后,《海底旅行》(即《海底两万里》)《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著作陆续译出。其中《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是鲁迅所译。鲁迅推崇科学小说的知识传播功能,认为科学小说的译介对于中国知识界有重要作用。在《月界旅行》一书伊始的“辩言”中鲁迅陈述了他对科学小说的一系列观点,包括:“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科学小说发展轨迹和日本十分相似。凡尔纳的作品在明治时期的日本也广受欢迎,日本的科学小说也是在这一时期繁荣起来的。第一本日译凡尔纳作品同样也是《八十日环游地球》,于1878年出版。之后凡尔纳的作品大规模引入日本,早期的中译本也大多由日文转译而来。
梁启超翻译凡尔纳作品
1901年,《春江花月夜报》上连载了由梁启超和罗普转译自日文的《十五小豪杰》。一年后,由梁启超所负责的《新民丛报》从创刊伊始(第2号起)也开始连载这部作品,带有故事之外的期冀。在《新民丛报》刊登的版本里,梁启超署名“少年中国之少年”翻译了前九回,罗普署名“批发生”翻译了后九回,其中梁启超翻译的前几回均有译者的后记。
《十五小豪杰》讲述了新西兰的一群学生放假之后去航海,结果遭遇风暴,历经困难又返回家乡,其间掺杂着地理知识和航海知识。梁启超以一首词《调寄摸鱼儿》作为开篇讲述故事梗概,也不忘在其中表达对探险精神和共和制度的欣羡,“英雄业,岂有天公能妒,殖民俨辟新土。赫然国旗辉南极,好个共和制度”,类似这样对西方少年探索未知的赞叹,对西方航海技术及社会制度的简介,贯穿译文与译者后记。
在第三回后记中,梁启超写道:“学生放假时,不做别的游戏,却起航海思想,此可见泰西少年活泼进取气概。”由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梁启超还延伸至对英式教育的讨论。他认为英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国民富于自由和服从两种特点,而这两点对于立宪政体的国民是必需的:“最富于自由性质者,莫英人若,最富于服从性质者,亦莫英人若。盖其受教育之制裁者,有自来矣,立宪政体之国民,此二性质,缺一不可。盎格鲁撒逊人种所以独步于世界,皆此之由也。”
由于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具有富含地理知识的特点,梁启超译文中的一些附注甚至像教科书一般详细。比如文中有一段介绍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和库克船长,译者写下附注,详解国人可能不知道的知识:“话说南太平洋地方,澳大利亚洲南边,有英国属地一座大海岛,名叫做纽西仑(今译新西兰),那海岛最大的一个都会,名叫做恶仑(今译奥克兰)。……这纽西仑乃是合南北两大岛及附近许多岛屿而成的,南岛北岛中间有一叶衣带水,叫做曲海峡(今译库克海峡)。就是那环游世界开辟新地有名的伋顿曲(今译库克船长)之名,做过纪念的意思。”
梁启超的科幻小说创作
由于梁启超所追求的“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自己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也充满改良意味,大家通常也将其当作政治小说来读。研究晚清小说的学者阿英认为它最精彩的部分只是政治的论辩,在《晚清小说史》中称其为“一部理想的立宪运动小说”。哈佛大学的王德威则称其是“侠义革命小说”。但是,梁启超将故事的发生背景安排在了未到来的1962年,预言“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来庆贺”,确实具有科幻小说尤其是乌托邦小说的典型元素。虽然这部作品只写作了五回,并未完成,但也可以看作是科幻小说在晚清风靡之始。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科幻创作者们如同梁启超一般进行尝试,将其欲表达的社会理念投入笔下的幻想世界。
凡尔纳的作品具有冒险探索、周游世界(甚至是宇宙)的特点,最初对其作品的译介有着拓宽国人视野、使闭塞多年的国人对世界多一些了解的作用。梁启超也是借着译介凡尔纳等人的科学小说来传播新知识与新观念。当时的科学小说作为“新小说”中的一员,被晚清时期期待社会改良的知识分子寄予了多重希望。在“科幻小说”概念未完全形成之前,此种文类就被人们赋予了多重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新思想、新视野酝酿的土壤。
【责任编辑】张小萌 (魏甜子)
凡尔纳作品进入中国
1900年出版的《八十日环游记》是凡尔纳的作品中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译者是陈寿彭、薛绍徽夫妇,署名“逸儒译,秀玉笔记”。陈寿彭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且留洋归来,接受过新式教育。译者在序言中概述小说内容:“中括全球各海埠名目,而印度美利坚两铁路,尤精详。举凡山川风土,胜迹教门,莫不言之历历,且隐含天算及驾驶法程等。”《八十日环游记》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八十日环游地球》,具有凡尔纳作品典型的地理探险风格。主人公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克服万难,以很短的时间成功环游地球。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情风俗跃然纸上,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是不小的感官冲击。
凡尔纳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自此肇始,可以说直到今日他的作品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科幻作品。在凡尔纳生活的年代(1828~1905),“科幻小说”的概念还未确立(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在西方世界提出并逐渐确立),他所创作的文类当时被称为“科学小说”。在中国,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中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哲理科学小说”的概念。“科学”元素的存在正是这一新鲜文类被引入中国的原因。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渴望和推崇,对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现代性的探索促成了这一引入。
在梁启超、罗普合译的《十五小豪杰》出版之后,《海底旅行》(即《海底两万里》)《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著作陆续译出。其中《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是鲁迅所译。鲁迅推崇科学小说的知识传播功能,认为科学小说的译介对于中国知识界有重要作用。在《月界旅行》一书伊始的“辩言”中鲁迅陈述了他对科学小说的一系列观点,包括:“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科学小说发展轨迹和日本十分相似。凡尔纳的作品在明治时期的日本也广受欢迎,日本的科学小说也是在这一时期繁荣起来的。第一本日译凡尔纳作品同样也是《八十日环游地球》,于1878年出版。之后凡尔纳的作品大规模引入日本,早期的中译本也大多由日文转译而来。
梁启超翻译凡尔纳作品
1901年,《春江花月夜报》上连载了由梁启超和罗普转译自日文的《十五小豪杰》。一年后,由梁启超所负责的《新民丛报》从创刊伊始(第2号起)也开始连载这部作品,带有故事之外的期冀。在《新民丛报》刊登的版本里,梁启超署名“少年中国之少年”翻译了前九回,罗普署名“批发生”翻译了后九回,其中梁启超翻译的前几回均有译者的后记。
《十五小豪杰》讲述了新西兰的一群学生放假之后去航海,结果遭遇风暴,历经困难又返回家乡,其间掺杂着地理知识和航海知识。梁启超以一首词《调寄摸鱼儿》作为开篇讲述故事梗概,也不忘在其中表达对探险精神和共和制度的欣羡,“英雄业,岂有天公能妒,殖民俨辟新土。赫然国旗辉南极,好个共和制度”,类似这样对西方少年探索未知的赞叹,对西方航海技术及社会制度的简介,贯穿译文与译者后记。
在第三回后记中,梁启超写道:“学生放假时,不做别的游戏,却起航海思想,此可见泰西少年活泼进取气概。”由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梁启超还延伸至对英式教育的讨论。他认为英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国民富于自由和服从两种特点,而这两点对于立宪政体的国民是必需的:“最富于自由性质者,莫英人若,最富于服从性质者,亦莫英人若。盖其受教育之制裁者,有自来矣,立宪政体之国民,此二性质,缺一不可。盎格鲁撒逊人种所以独步于世界,皆此之由也。”
由于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具有富含地理知识的特点,梁启超译文中的一些附注甚至像教科书一般详细。比如文中有一段介绍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和库克船长,译者写下附注,详解国人可能不知道的知识:“话说南太平洋地方,澳大利亚洲南边,有英国属地一座大海岛,名叫做纽西仑(今译新西兰),那海岛最大的一个都会,名叫做恶仑(今译奥克兰)。……这纽西仑乃是合南北两大岛及附近许多岛屿而成的,南岛北岛中间有一叶衣带水,叫做曲海峡(今译库克海峡)。就是那环游世界开辟新地有名的伋顿曲(今译库克船长)之名,做过纪念的意思。”
梁启超的科幻小说创作
由于梁启超所追求的“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自己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也充满改良意味,大家通常也将其当作政治小说来读。研究晚清小说的学者阿英认为它最精彩的部分只是政治的论辩,在《晚清小说史》中称其为“一部理想的立宪运动小说”。哈佛大学的王德威则称其是“侠义革命小说”。但是,梁启超将故事的发生背景安排在了未到来的1962年,预言“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来庆贺”,确实具有科幻小说尤其是乌托邦小说的典型元素。虽然这部作品只写作了五回,并未完成,但也可以看作是科幻小说在晚清风靡之始。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科幻创作者们如同梁启超一般进行尝试,将其欲表达的社会理念投入笔下的幻想世界。
凡尔纳的作品具有冒险探索、周游世界(甚至是宇宙)的特点,最初对其作品的译介有着拓宽国人视野、使闭塞多年的国人对世界多一些了解的作用。梁启超也是借着译介凡尔纳等人的科学小说来传播新知识与新观念。当时的科学小说作为“新小说”中的一员,被晚清时期期待社会改良的知识分子寄予了多重希望。在“科幻小说”概念未完全形成之前,此种文类就被人们赋予了多重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新思想、新视野酝酿的土壤。
【责任编辑】张小萌 (魏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