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文明史的代表——托莱多
托莱多在马德里以南70千米处,从马德里乘坐火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小城只有六七万人口,但每年前来观光的各国游客却有百万之众。早在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托莱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誉之为“最完美、最和谐、最能代表西班牙悠久文明史的城市”。有人甚至说:没到过托莱多,就不算到过西班牙。
三文化熔炉
托莱多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是因为它那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该城地处西班牙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市建在山上,塔霍河在这里绕了个大弯,从三面把城池紧紧抱在怀里,构成天然护城河,仅北面需要城墙作为屏障。从传统的战略标准来看,托莱多真是一个虎踞龙盘、固若金汤的重镇,确有一番“京城气派”。公元前193年,罗马人征服此地后,将这里建为要塞。托莱多从此载入史册,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塔霍河上的阿尔坎塔拉桥就是在那时开始建造的。
西哥特人更是把托莱多作为王国的都城,并以此为中心统治整个伊比利亚半岛。589年,西哥特国王在托莱多皈依基督教,这在西班牙文化史上也是一件大事。若想了解西哥特时代的情况,可以参观这里的西哥特文化艺术博物馆。博物馆设在西哥特人始建的圣罗曼教堂里,馆内陈列有西哥特王冠的复制品(原物现存于马德里考古学博物馆)和许多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从712年起,摩尔人统治托莱多373年,这一时期还迁来大批犹太人。他们与基督徒和睦共处,使托莱多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富庶。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夺得此地,他下令保护当地的生活习惯、宗教和历史遗产,采取明智的宽容政策,允许已有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3种形态的文化并存共荣,这就是此地后来被称为“三文化城市”的由来。
13世纪下半叶,国王阿方索十世在此创立翻译学校,将大量阿拉伯学术和希腊哲学(当时在西欧已失传)作品译成拉丁文。这些著作又从托莱多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欧洲各国,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炬,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的托莱多成为第二个“雅典”,那里智星群集、百家争鸣,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城市建设也蓬勃发展,吸收了3种文化的精华。
16世纪上半叶,身兼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在位。他以托莱多为首都,号称“帝国之城”,并向欧洲各地和新大陆扩展领土。那个时代是托莱多最风光的时期。
1561年,菲利佩二世迁都马德里。从此,托莱多的城市规模不再扩大,得以保存中世纪的风貌,为今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据说若以每平方千米计算,托莱多城的古迹藏量堪为“全球之冠”。
走出火车站,隔着塔霍河眺望托莱多山城全景,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正如16世纪画家格列柯所描绘的那样。
古朴的石拱桥,石板铺成的坡道,雄伟的古城门……把游客一步步引向中古风貌的老城。走进城内,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砖砌民房和售卖手工艺品的古老店铺。行走在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窄街陡巷,整座小城处处洋溢着历经风霜的盎然古意。城堡、修道院、教堂、犹太寺院、阿拉伯城墙、贵族宅邸、中世纪庭院等古代建筑散布城中,灿若繁星。基督教艺术、阿拉伯艺术、犹太艺术等多种风格相互渗透,展现出托莱多多元文化的特征,吸引着游客细细欣赏。
大教堂与大宫堡
托莱多的大教堂和大宫堡,一个代表神权,一个代表王权。
先说大教堂。西班牙各省城几乎都有大教堂,但托莱多大教堂地位最高,因为这里是西班牙首席大主教的座堂,所以它也是最富有的一个教堂,装饰最为华丽,拥有珍宝无数,简直就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是托莱多作为西班牙宗教之都的象征。
13世纪初,教皇下达筹款训谕,新的大教堂终于在1226年举行了奠基礼,浩大的工程用了200多年,直到1493年才全部完工。这座教堂的初定风格是哥特式,但在漫长的建造过程中,又加入了阿拉伯穆德哈尔等风格,为教堂平添了绚丽的风采。
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教堂之一。内部由列柱隔为5个纵长大厅,周围还设有22个礼拜堂。750扇彩色玻璃窗把外界的光线引进大教堂内,洋溢着神与天堂的气氛。西立面是教堂正面,左右有两个塔楼,其中左侧的一个高92米,顶上安放着重18吨的大钟。
主厅中央为唱诗班席,由镀金银的栅栏围着。两排座椅均由坚硬的核桃木雕成,为西班牙木雕艺术之珍宝。特别是下排座席的椅背上,刻有54幅浮雕连环画,生动记载了光复战争中收复格拉纳达的历史场面。雕刻上的主要人物以及火器、甲胄等都有史可查,因此这些作品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大主教座席上方是文艺复兴名家贝鲁格特用一整块白石雕刻的“基督变容”的故事,为这个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唱诗班席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唱诗班席前方是大祭坛。祭坛后面的装饰屏由15组大型雕像及底座的许多小雕像构成,雕像上都涂有薄金,雕工精细卓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开大教堂,再来看大宫堡。大宫堡是由阿方索六世在罗马要塞遗址上修筑的城堡。城堡建在山冈上,居高临下,用来防御摩尔人反攻。卡洛斯一世把城堡改造为王宫,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师都参与了这项工程。可是宫堡建成后不久,都城就迁到马德里,此处人去楼空,王室成员只是偶尔来住住。
宫堡为长方形红屋顶建筑,四角均有一个方形尖顶塔楼,在此可以眺望托莱多全景。宫堡内部已看不出当年皇宫的金碧辉煌和奢华,但大理石阶梯却十分华丽,传说卡洛斯一世认为只有走上这样的石阶,才像一位真正的帝王。如今堡内展有从古至今的兵器军服,其中包括中世纪著名的托莱多钢剑的铸造演化过程。
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曾为古城题词:“踞山雄峙的托莱多,西班牙之荣,西班牙诸城之光。”
【责任编辑】王 凯 (高关中)
三文化熔炉
托莱多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是因为它那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该城地处西班牙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市建在山上,塔霍河在这里绕了个大弯,从三面把城池紧紧抱在怀里,构成天然护城河,仅北面需要城墙作为屏障。从传统的战略标准来看,托莱多真是一个虎踞龙盘、固若金汤的重镇,确有一番“京城气派”。公元前193年,罗马人征服此地后,将这里建为要塞。托莱多从此载入史册,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塔霍河上的阿尔坎塔拉桥就是在那时开始建造的。
西哥特人更是把托莱多作为王国的都城,并以此为中心统治整个伊比利亚半岛。589年,西哥特国王在托莱多皈依基督教,这在西班牙文化史上也是一件大事。若想了解西哥特时代的情况,可以参观这里的西哥特文化艺术博物馆。博物馆设在西哥特人始建的圣罗曼教堂里,馆内陈列有西哥特王冠的复制品(原物现存于马德里考古学博物馆)和许多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从712年起,摩尔人统治托莱多373年,这一时期还迁来大批犹太人。他们与基督徒和睦共处,使托莱多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富庶。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夺得此地,他下令保护当地的生活习惯、宗教和历史遗产,采取明智的宽容政策,允许已有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3种形态的文化并存共荣,这就是此地后来被称为“三文化城市”的由来。
13世纪下半叶,国王阿方索十世在此创立翻译学校,将大量阿拉伯学术和希腊哲学(当时在西欧已失传)作品译成拉丁文。这些著作又从托莱多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欧洲各国,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炬,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的托莱多成为第二个“雅典”,那里智星群集、百家争鸣,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城市建设也蓬勃发展,吸收了3种文化的精华。
16世纪上半叶,身兼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在位。他以托莱多为首都,号称“帝国之城”,并向欧洲各地和新大陆扩展领土。那个时代是托莱多最风光的时期。
1561年,菲利佩二世迁都马德里。从此,托莱多的城市规模不再扩大,得以保存中世纪的风貌,为今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据说若以每平方千米计算,托莱多城的古迹藏量堪为“全球之冠”。
走出火车站,隔着塔霍河眺望托莱多山城全景,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正如16世纪画家格列柯所描绘的那样。
古朴的石拱桥,石板铺成的坡道,雄伟的古城门……把游客一步步引向中古风貌的老城。走进城内,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砖砌民房和售卖手工艺品的古老店铺。行走在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窄街陡巷,整座小城处处洋溢着历经风霜的盎然古意。城堡、修道院、教堂、犹太寺院、阿拉伯城墙、贵族宅邸、中世纪庭院等古代建筑散布城中,灿若繁星。基督教艺术、阿拉伯艺术、犹太艺术等多种风格相互渗透,展现出托莱多多元文化的特征,吸引着游客细细欣赏。
大教堂与大宫堡
托莱多的大教堂和大宫堡,一个代表神权,一个代表王权。
先说大教堂。西班牙各省城几乎都有大教堂,但托莱多大教堂地位最高,因为这里是西班牙首席大主教的座堂,所以它也是最富有的一个教堂,装饰最为华丽,拥有珍宝无数,简直就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是托莱多作为西班牙宗教之都的象征。
13世纪初,教皇下达筹款训谕,新的大教堂终于在1226年举行了奠基礼,浩大的工程用了200多年,直到1493年才全部完工。这座教堂的初定风格是哥特式,但在漫长的建造过程中,又加入了阿拉伯穆德哈尔等风格,为教堂平添了绚丽的风采。
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教堂之一。内部由列柱隔为5个纵长大厅,周围还设有22个礼拜堂。750扇彩色玻璃窗把外界的光线引进大教堂内,洋溢着神与天堂的气氛。西立面是教堂正面,左右有两个塔楼,其中左侧的一个高92米,顶上安放着重18吨的大钟。
主厅中央为唱诗班席,由镀金银的栅栏围着。两排座椅均由坚硬的核桃木雕成,为西班牙木雕艺术之珍宝。特别是下排座席的椅背上,刻有54幅浮雕连环画,生动记载了光复战争中收复格拉纳达的历史场面。雕刻上的主要人物以及火器、甲胄等都有史可查,因此这些作品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大主教座席上方是文艺复兴名家贝鲁格特用一整块白石雕刻的“基督变容”的故事,为这个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唱诗班席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唱诗班席前方是大祭坛。祭坛后面的装饰屏由15组大型雕像及底座的许多小雕像构成,雕像上都涂有薄金,雕工精细卓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开大教堂,再来看大宫堡。大宫堡是由阿方索六世在罗马要塞遗址上修筑的城堡。城堡建在山冈上,居高临下,用来防御摩尔人反攻。卡洛斯一世把城堡改造为王宫,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师都参与了这项工程。可是宫堡建成后不久,都城就迁到马德里,此处人去楼空,王室成员只是偶尔来住住。
宫堡为长方形红屋顶建筑,四角均有一个方形尖顶塔楼,在此可以眺望托莱多全景。宫堡内部已看不出当年皇宫的金碧辉煌和奢华,但大理石阶梯却十分华丽,传说卡洛斯一世认为只有走上这样的石阶,才像一位真正的帝王。如今堡内展有从古至今的兵器军服,其中包括中世纪著名的托莱多钢剑的铸造演化过程。
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曾为古城题词:“踞山雄峙的托莱多,西班牙之荣,西班牙诸城之光。”
【责任编辑】王 凯 (高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