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话东丹(1)
由于时代和条件所限,我们对历史上许多古国和古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这其中就有东丹国。这一听起来如此陌生、却又真真切切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是如何建立的?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东丹国的神秘面纱。
东丹国的源起
提起东丹国,我们首先要讲一下国名“东丹”的含义以及由来。东丹国的含义是东部契丹国。从这一含义来看,其存在必然与辽朝契丹人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先看看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的情况,分析一下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渊源。
辽朝建立于916年,处于中原由盛唐转入内乱纷争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拐点上,是在中国北方建立起来的契丹族国家。在新兴的契丹族完成统一建国后,除了要选择策略来抗衡中原各割据王朝,还要面临周围各民族及其所建立政权的挑战。其中,尤以受到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极其强盛、由东北靺鞨族一部——粟末靺鞨所建立的渤海国的威胁最大。
渤海国建立于698年,当时正是盛唐武则天统治时期,发展到此时已经立国200余年,历15帝。渤海国的强大反映在渤海人自身的聪明才智的同时,还反映在其全面效法唐朝进行汉化,使中国东北边陲出现了一个文化灿烂、经济高度发达、以儒教为正统思想的渤海王国,号称“海东盛国”,领土包括今吉林省大部、黑龙江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沿海和朝鲜北部地区。
此时的渤海国对契丹这个新崛起的草原民族国家充满了警惕,在历史上两族之间就有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契丹民族曾因为渤海人背叛同盟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带着这种历史上的仇恨,契丹人对渤海国的征讨就更为迫切了。另一方面辽王朝意欲继续向西南发展,就需要消灭东北方向上强大的渤海国,以解除后顾之忧。历史上的仇恨加上现实的客观需要,辽朝对渤海国的征服就如箭在弦上。而此时的渤海国正经历内乱,国家实力大为消耗。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皇太子耶律倍及二子大元帅耶律德光从行,发兵突袭渤海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攻陷了渤海国的王都忽汗城,渤海国末代君主大諲撰穿素服、牵牛羊、率三百臣僚到契丹军前请降。这一段历史在《辽史》《契丹国志》《辽东行部志》中均有记载。
契丹在攻下渤海国王都之后,渤海国其他各府相继来降。在这种情势下,辽太祖并未选择直接吞并渤海国,而是立即“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大赦,改元天显”,以渤海国故地建东丹国,改原渤海国王城忽汗城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东丹国主,赐予其天子仪仗并建元甘露,926年就是东丹国甘露元年。接着任命以皇弟迭喇为左大相、原渤海国相为右大相、渤海国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族弟耶律羽之为右次相的统治机构,对渤海国故地、遗民进行管理和统治。通过对渤海国上层许以官爵厚禄的方式,形成了契丹族和渤海靺鞨族共同治理渤海国故地的格局。中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东丹国就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东丹王耶律倍
东丹国先后有两位国王,一位是上文我们提到的辽皇太子耶律倍,另一位是辽太祖之弟、耶律倍的叔父耶律安端。
历史上东丹国的重大事件大多发生在耶律倍时期,所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东丹国的国王。耶律倍,辽太祖长子、辽朝皇太子,自幼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他本人对汉文化推崇备至,倾心汉化。因此,在东丹国建国伊始,耶律倍就定下了继续推行原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国策,沿用“汉法”治理国家。
在政治法律方面,据《辽史》《契丹国志》记载,东丹国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高度的自治法权,如东丹国可以不奉辽朝正朔,自行建元称制,拥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司法权等。耶律倍凭此独立性,根据东丹国以渤海人为主体的国情,在东丹国中央确立了以渤海国中台省为主体的官制体系;在地方上设置郡县进行统治,其地方官吏有刺史和县令;在对外交流方面,东丹国也同样享有很高的自治权,史籍中记载了东丹国与中原各国的外交往来,甚至是与日本的交往……
东丹南迁
东丹国这种具有极大自主性的封国地位并没有维持太久,同年7月(926年),在东丹国延续渤海国汉制政策而使局势渐渐平稳之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病逝于西归辽上京的途中。本来贵为太子的耶律倍这时应该即位为辽朝皇帝的,但是这时太祖皇后述律氏并没有马上拥立新皇帝而是自己称制,直到次年(927年)才选出新皇帝登基。因为契丹国内部在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支持契丹祖制为根本的述律氏支持太祖第二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而倾心汉化的耶律倍则继续为东丹王。
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后,十分顾忌耶律倍这个最大的威胁。在耶律倍赴辽都城为父发丧期间,耶律德光就不断委派心腹去东丹国王都,甚至进入东丹王府探察耶律倍是否有谋反的迹象,并且直接干预东丹国的国政、僚属任免以及法律刑罚等。之后,在东丹王耶律倍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耶律德光决定把辽朝实际控制范围内的东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升为南京,令耶律倍迁东丹王都到此,史称“东丹南迁”。据近年发掘出土的《耶律羽之墓志》记载,迁都的确切时间应为辽天显四年(929年)。东丹王都从黑龙江宁城一带迁到了西南数百千米之外的辽宁辽阳地区,也就是说,东丹国的统治中心迁到了辽朝直接统治的范围之内。
这一迁徙不是小范围的,整个南迁工作历时一年之久。将原东丹国都天福城整体迁移到辽南京(以后的辽东京辽阳府)也引起了原渤海人大规模地反抗和逃亡。东丹南迁使得原东丹国境内群起骚然,这完全违背了耶律倍原来安定东丹国的政策,大量居民外逃到朝鲜、黑水女真以及后来形成的蒙古诸部内;原居留地的一部分渤海人建立安定国来重建渤海国统治;而一部分黑水女真人也趁机进入该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黑水女真就是日后成为契丹掘墓人的金女真人。可见,这次南迁对于后世历史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对于迁都徙民,强化对渤海国遗民的统治是主因,另外一层则是耶律德光对原太子耶律倍的防范,《辽史》毫不讳言地指出“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局之尽迁其民”。 (赵鉴鸿)
东丹国的源起
提起东丹国,我们首先要讲一下国名“东丹”的含义以及由来。东丹国的含义是东部契丹国。从这一含义来看,其存在必然与辽朝契丹人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先看看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的情况,分析一下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渊源。
辽朝建立于916年,处于中原由盛唐转入内乱纷争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拐点上,是在中国北方建立起来的契丹族国家。在新兴的契丹族完成统一建国后,除了要选择策略来抗衡中原各割据王朝,还要面临周围各民族及其所建立政权的挑战。其中,尤以受到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极其强盛、由东北靺鞨族一部——粟末靺鞨所建立的渤海国的威胁最大。
渤海国建立于698年,当时正是盛唐武则天统治时期,发展到此时已经立国200余年,历15帝。渤海国的强大反映在渤海人自身的聪明才智的同时,还反映在其全面效法唐朝进行汉化,使中国东北边陲出现了一个文化灿烂、经济高度发达、以儒教为正统思想的渤海王国,号称“海东盛国”,领土包括今吉林省大部、黑龙江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沿海和朝鲜北部地区。
此时的渤海国对契丹这个新崛起的草原民族国家充满了警惕,在历史上两族之间就有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契丹民族曾因为渤海人背叛同盟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带着这种历史上的仇恨,契丹人对渤海国的征讨就更为迫切了。另一方面辽王朝意欲继续向西南发展,就需要消灭东北方向上强大的渤海国,以解除后顾之忧。历史上的仇恨加上现实的客观需要,辽朝对渤海国的征服就如箭在弦上。而此时的渤海国正经历内乱,国家实力大为消耗。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皇太子耶律倍及二子大元帅耶律德光从行,发兵突袭渤海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攻陷了渤海国的王都忽汗城,渤海国末代君主大諲撰穿素服、牵牛羊、率三百臣僚到契丹军前请降。这一段历史在《辽史》《契丹国志》《辽东行部志》中均有记载。
契丹在攻下渤海国王都之后,渤海国其他各府相继来降。在这种情势下,辽太祖并未选择直接吞并渤海国,而是立即“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大赦,改元天显”,以渤海国故地建东丹国,改原渤海国王城忽汗城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东丹国主,赐予其天子仪仗并建元甘露,926年就是东丹国甘露元年。接着任命以皇弟迭喇为左大相、原渤海国相为右大相、渤海国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族弟耶律羽之为右次相的统治机构,对渤海国故地、遗民进行管理和统治。通过对渤海国上层许以官爵厚禄的方式,形成了契丹族和渤海靺鞨族共同治理渤海国故地的格局。中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东丹国就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东丹王耶律倍
东丹国先后有两位国王,一位是上文我们提到的辽皇太子耶律倍,另一位是辽太祖之弟、耶律倍的叔父耶律安端。
历史上东丹国的重大事件大多发生在耶律倍时期,所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东丹国的国王。耶律倍,辽太祖长子、辽朝皇太子,自幼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他本人对汉文化推崇备至,倾心汉化。因此,在东丹国建国伊始,耶律倍就定下了继续推行原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国策,沿用“汉法”治理国家。
在政治法律方面,据《辽史》《契丹国志》记载,东丹国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高度的自治法权,如东丹国可以不奉辽朝正朔,自行建元称制,拥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司法权等。耶律倍凭此独立性,根据东丹国以渤海人为主体的国情,在东丹国中央确立了以渤海国中台省为主体的官制体系;在地方上设置郡县进行统治,其地方官吏有刺史和县令;在对外交流方面,东丹国也同样享有很高的自治权,史籍中记载了东丹国与中原各国的外交往来,甚至是与日本的交往……
东丹南迁
东丹国这种具有极大自主性的封国地位并没有维持太久,同年7月(926年),在东丹国延续渤海国汉制政策而使局势渐渐平稳之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病逝于西归辽上京的途中。本来贵为太子的耶律倍这时应该即位为辽朝皇帝的,但是这时太祖皇后述律氏并没有马上拥立新皇帝而是自己称制,直到次年(927年)才选出新皇帝登基。因为契丹国内部在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支持契丹祖制为根本的述律氏支持太祖第二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而倾心汉化的耶律倍则继续为东丹王。
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后,十分顾忌耶律倍这个最大的威胁。在耶律倍赴辽都城为父发丧期间,耶律德光就不断委派心腹去东丹国王都,甚至进入东丹王府探察耶律倍是否有谋反的迹象,并且直接干预东丹国的国政、僚属任免以及法律刑罚等。之后,在东丹王耶律倍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耶律德光决定把辽朝实际控制范围内的东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升为南京,令耶律倍迁东丹王都到此,史称“东丹南迁”。据近年发掘出土的《耶律羽之墓志》记载,迁都的确切时间应为辽天显四年(929年)。东丹王都从黑龙江宁城一带迁到了西南数百千米之外的辽宁辽阳地区,也就是说,东丹国的统治中心迁到了辽朝直接统治的范围之内。
这一迁徙不是小范围的,整个南迁工作历时一年之久。将原东丹国都天福城整体迁移到辽南京(以后的辽东京辽阳府)也引起了原渤海人大规模地反抗和逃亡。东丹南迁使得原东丹国境内群起骚然,这完全违背了耶律倍原来安定东丹国的政策,大量居民外逃到朝鲜、黑水女真以及后来形成的蒙古诸部内;原居留地的一部分渤海人建立安定国来重建渤海国统治;而一部分黑水女真人也趁机进入该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黑水女真就是日后成为契丹掘墓人的金女真人。可见,这次南迁对于后世历史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对于迁都徙民,强化对渤海国遗民的统治是主因,另外一层则是耶律德光对原太子耶律倍的防范,《辽史》毫不讳言地指出“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局之尽迁其民”。 (赵鉴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