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713736
美国高原上的昔日王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4年第10期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荒凉的高原上,坐落着一条名为“查科”的峡谷。从850~1250年,这一自然环境恶劣的峡谷奇迹般地崛起为整个“四角地区”(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的交界地带)的宗教、贸易和政治中心。现在这里已被辟为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

    园中的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数以百万计的石板、石条、石块被垒砌成数层楼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园中还有一处城市仪式中心。

    高原上的建筑奇迹

    我们的车在通向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的荒凉的土路上颠簸着。沿路没有一座建筑,也没有人烟,枯黄的蒿草在寒风中铺向天际,视野中几乎没有一棵树。很难相信,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竟会诞生在这一荒芜的高原上。车带着满身泥浆终于驶入了查科峡谷,这里是查科文化的中心。虽然名为峡谷,但深度还不到百米,很是开敞。峡谷中不时有残垣断壁映入眼帘,这就是查科文化的标志之一——大型建筑遗址。此类建筑在这一地区超过150座,很多建筑彼此间并不远,考古学家认为它们并不是传统农业村落的住宅,可能是专为祭祀和贸易等活动建造的公共建筑。
, 百拇医药
    查科文化中最大的建筑遗址是位于峡谷西北部的普韦布洛伯尼托,这一西班牙语名称意为“美丽的城镇”,它是查科文化巅峰的象征,无声而有力地述说着这一文化曾经的辉煌。普韦布洛伯尼托始建于9世纪中期,在此后的300年间经过数次扩建。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呈一巨大的“D”字形,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共有近700间房屋、32个地穴和3个大地穴。我们来到了北面的外墙下,虽然只存残迹,但这相当于4层楼高的外墙依旧震撼人心。墙体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和石板砌成,看似凌乱,其实却颇有章法:较薄的石板被灵活地填充在较大的石块间,使得石块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门则修葺得极为规整,门框上部由原木横搭而成,其上又能继续堆砌石料;墙体下部最厚,往上逐渐收窄。查科人的娴熟建筑技法令人惊叹。

    我们穿过墙体的裂口,辗转来到普韦布洛伯尼托的东南部,这里还完整地保留了部分房屋。弯身穿过窄矮的小门,进入了一间查科人曾经居住过的屋子。屋内没有窗户,光线昏暗,但还是可以看到墙壁用灰浆涂抹过,看上去极像今天的水泥墙面,这就是当年的“室内装修”吧。仰头看,屋顶有一横卧的原木,约有腰粗,其上并排着数十根手臂粗细的原木,这间屋子的天花板也是二楼屋子的地板。这些木质结构历经近千年的风霜雨雪也未腐朽,为我们展示着查科人当年的生活和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就是通过这些保存完好的原木,采用比对年轮的办法,精确地确定了普韦布洛伯尼托各部分的建筑年代。查科峡谷以及邻近地区并不出产树木,这些建筑中的木材都是从数十乃至上百千米外的山区运来。
, 百拇医药
    来到普韦布洛伯尼托中部的广场上,数个庞大的圆形大地穴出现在眼前。它们深陷地下约1层楼的高度,直径最大者超过20米,宛如凝视天穹的巨眼。大地穴是查科人重要的祭祀和社交场所,结构精妙:其四周环绕着石砌的台阶,可以当作座椅;中部设有地炉,查科人还在地下铺有通风管道,管道的开口就在地炉前,用以提供新鲜空气。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地穴的屋顶早已崩塌,但从发现的一些规模较小的完整地穴中,可以看到由300多根原木水平交叠搭成的屋顶,由此可以想见大地穴屋顶的庞大规模。

    四通八达的贸易之都

    除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之外,查科文化的另一特征便是发达的道路系统,这在北美洲原住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仅在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范围内便有长达160千米的道路,若再加上通往外围聚落和资源产地的道路,目前已知的查科道路总长度超过了640千米,它们向东西南北四面辐射。

    这些道路并不是只供一两个人通行的小径,其宽度通常在8~12米,路沿用泥土和石砾堆砌成一道小脊,俨然是北美洲版的“秦驰道”。查科人显然对道路进行过规划并投入了大量劳力进行修筑和维护。不过对于没有发明车辆的查科文明来说,修筑如此“豪华”的道路究竟有何意义呢?这至今仍是一个谜。
, 百拇医药
    发达的道路系统自然也带来了商贸的繁荣。蓝绿色的绿松石在查科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古学家在查科峡谷中发掘出大量绿松石饰物和加工绿松石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查科峡谷及附近地区并不出产绿松石,这些绿松石的原石采于遥远的石矿,查科人将它们加工成串珠、项链和吊坠等饰物。普韦布洛伯尼托曾出土一只玉蛙,其眼睛和颈项上镶嵌着晶莹的绿松石,质朴却不失精妙。这些饰物还被运送到其他地区,最远可能抵达千里之外的墨西哥。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一个圆柱形的陶罐,灰白色的罐体上绘着黑色条纹图案,宛如道道闪电。“这种圆柱形的陶罐并不是查科文化中常见的类型,但在中美洲却很普遍”。如果说仅凭形似,就断定高原上的查科文化与地处热带的中美洲文化有过往来,似乎还有些牵强。2009年,人们将这些圆柱形陶罐中的残留物进行化学分析后,出人意料地检测出了可可碱,这是巧克力原料——可可的标志性化合物,而可可仅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梧桐科树木,连墨西哥北部都不能生长。无独有偶,在查科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红蓝金刚鹦鹉的遗骸。这一体长约80厘米的大型鹦鹉的分布区和可可的产地几乎重合,都来自湿润的美洲热带地区。查科人在这寒风凛冽的高原上用专门经过加温的房间饲养这些热带的鸟儿,是为了获取它们艳丽的羽毛,以供祭祀之用。除了“巧克力”和金刚鹦鹉,查科遗址中还出土了铜铃等查科人无法生产、但具有中美洲文化特征的物品。由此可见,两地虽然相隔遥远,但的确有过贸易往来。
, http://www.100md.com
    观天与水利

    和许多古代文明一样,查科人也精于观测天象,尤其对太阳的运行轨迹颇为重视,他们还专门设立了许多太阳“观测站”。在查科峡谷最东部坐落着一处名为维西西的遗址,这处遗址距其他遗址较远,平日里很少有游人光顾。就在维西西东部约800米的峡谷壁上,一处查科人开凿的石梯将人们引上了一处突出的石台,石台的岩壁上有一个白色的太阳符号,石台东南部,一根石柱拔地而起。天文学家发现,在冬至日站在太阳符号附近,会看到太阳从石柱顶部升起,这标志着太阳在一年中运行到了最南点;在这一天的黄昏时分,站在一块有岩画的平坦砾石上,人们可以看到太阳从西南方峡谷的“V”字形缺口中沉入地平线。由此看来,这处“观测站”是查科人专门用来标记冬至日这一天的日出和日落的,而且这里还兼有“日历”功能。站在白色太阳符号处,在每年冬至日前的第16天,太阳都会准时从石柱上方升起。查科的祭司可能曾用这处“观测站”来预测冬至日的到来,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祭祀活动。

    绝大多数的史前太阳观测都是靠标记日出或日落的位置,因为有地平线等参照物的辅助,观测较为容易。不过在查科峡谷中,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了一处罕见的标记冬至和夏至日正午时分的“观测站”。这一“观测站”位于查科峡谷中孤零零的法哈达丘顶部,几块石板看似毫无章法地靠岩壁而立,乍一看根本看不出人工痕迹。但就在被这些石板遮蔽的岩壁上,有一餐盘大小的螺旋状刻痕。每到夏至日正午,阳光穿过石板间的空隙,在螺旋中心不偏不倚地投下一条狭窄的光带;而在冬至日正午,阳光则紧贴螺旋两侧投下两条光带,让人不得不感叹查科人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深入认识。
, 百拇医药
    查科人主要以玉米、豆类和瓜类(南瓜、西葫芦等)这些具有浓郁美洲特色的作物为食。但查科峡谷地区常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20毫米,这里全年约一半的降水都是以夏季雷雨的形式快速洒落,来不及渗透到土壤深处的雨水在地表汇成汩汩径流,这便是查科人最为重要的农业水源。要想利用这来得急、去得快的地表径流进行农业生产,水利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查科人水利系统的源头便是一座座位于汇入查科峡谷的溪谷中的水坝,这些水坝由土石垒成。1967年夏季发掘出的一座水坝长达37米,厚6米,高度至少有2米。被水坝拦截的雨水随后流入引水渠中,通过水闸分流,再进入更小的水渠,最后流入查科人规整的网格状农田的上部,实现自流灌溉。如今这一水利系统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广泛分布的水渠网络,这些水渠平均宽约2.7米,深度在0.6~1.5米,大部分水渠是在地面挖掘而成,再铺以石板加固以减少渗透。考古学家用电脑模型对查科人用当地雨水径流灌溉的网格状农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理论上的最佳农田面积,这和查科人实际的农田大小几乎一致。

    令人遗憾的是,查科这一伟大文明在1140~1200年间便开始衰落。考古学家发现,到1140年时,查科地区便已经历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干旱。粮食歉收逐渐掏空了文明的躯体,拖垮了这一庞大的社会。饥寒交迫的查科人只好离开这一地区,查科文化就此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仅留无数遗址旧迹,供后人凭吊这一昔日王国的辉煌过往。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金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