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619
核与未来:毁灭还是新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百科知识》 2014年第11期
     无核时代能否到来?

    核武器的产生与核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必然性的产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见证了核武器的破坏力,也目睹了核武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深陷于政治泥潭的复杂。伴随着核能作为一项替代性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核问题也突破了单纯的政治军事界限而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与道德性问题,随之而来的争论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对零核时代的实际价值期待。

    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以来,拥有核武器与参与核武器开发的国家有增无减,伊朗核危机与朝鲜核危机均爆发于国际制度设立的集体规制之下,全球不断增加的核电反应堆和民用核辐射技术同样面临着滥用或其他事故性挑战,核问题的交叉性影响使人类在这个问题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困境。

    从国家层面的政治视角来看,尽管五个核大国在核裁军与军控上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价值层面的感召力很难让国家在利益面前进行现实性抉择,例如美国在“9.11事件”后已经开始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近年来持续频繁的国家核武器开发行为与核试验,可能进一步导致国家间的循环性恐慌,迫使更多国家开发核武器以获取自保,从而陷入新的安全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和平利用核能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大,由于体系要素的复杂性和核能技术通用性,国际社会必须充分考虑核能利用与核武器研发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漏洞。例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让社会力量开始重新审视核能作为替代性能源的两面性和负面冲击,核能发电事故所造成的深度灾难使其可利用性开始遭到质疑。两次核事故所带来的巨额经济代价和无可估量的潜在性、可能性损失亦从另一个侧面向全球展示了核子战争将带来的浩劫,这些曾一度引发全球性限制核武器的抗争性运动。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反核”早已被各类民间社会团体纳入目标体系之中,人们更多从生命、健康、友爱等普世性视角看待核能利用的现实性问题与实现无核时代的可能性。

    核技术的存在,从政治到经济与社会价值均面临着现实需求与道德支柱之间的矛盾,国家难以在被丛林法则规制的国际社会中放弃国家身份的象征与有力的战略武器,更令人类社会难以承受的则是种种核灾难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核大国集体核裁军共识的握手背后仍是捉摸不定的现实考量,裁军号召的象征性能否利用价值感召超越国际法律薄弱的约束力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坚信,未来人类的地球不会是核战争引爆的疆场。

    【责任编辑】林 京, 百拇医药(方鹿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