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桑巴国度(下)
虽然巴西的历史只有短短的500多年,然而,就在这几百年间,巴西接纳了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的大量移民,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大国,巴西因此也被称为“民族大熔炉”。这种民族融合也使得巴西文化具有多民族的特质。
欧洲的翻版与再造
巴西的主流文化根植于葡萄牙。巴西是葡萄牙人一手塑造的,他们在巴西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文明的移植与再造。
语言和宗教是葡萄牙人留给巴西最深的两个烙印。在整个南美洲大陆,只有巴西一国孤零零地说着葡萄牙语,这在它的南美兄弟中显得有些另类。葡萄牙语在巴西的植入展现出葡萄牙人的勃勃野心。一位知名葡萄牙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葡萄牙在欧洲衰落了,巴西是葡萄牙曾经辉煌的最好证明,葡萄牙语将永远不会消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天主教信徒。《巴西的第一场弥撒》是第一幅在巴黎艺术沙龙展出的巴西艺术家作品,这幅油画生动地描绘了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莱斯·卡布拉尔和部下抵达巴西大陆后举行的第一场天主教弥撒仪式。画中,葡萄牙人虔诚地跪在十字架前,低头默默祈祷,感谢上帝的赐予,而从未见过白人的巴西印第安人好奇地围着他们,对他们的宗教仪式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一场景是巴西300多年殖民历史的开端。在殖民时期,大批天主教传教士涌入巴西,并在殖民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为了使其归顺于葡萄牙,神父们致力于传教、归化、改宗,试图通过宗教同化印第安人,达到统治巴西的目的。
如今的巴西,从社会制度到学校教育,无不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力。巴西的法律中没有死刑,这主要源于天主教的教义,要去感化罪犯,而不是用死亡来复仇。巴西的教会学校、机场等公共场所都设有祈祷室,以满足教徒做祷告的需求。天主教堂的大量建设还推动了巴西建筑艺术的发展。栩栩如生的浮雕、精致华美的油画、五光十色的玻璃窗,将欧洲的巴洛克风格鲜活地传递开来。巴西的许多博物馆、歌剧院、政府大楼甚至居民住宅都沿袭这一建筑风格。巴西法定节假日之多,也有天主教的功劳,因为一半以上的假日属于宗教节日。其中,最引人瞩目、被誉为“世界上伟大的表演”——巴西狂欢节,就是天主教节日之一。
继葡萄牙人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也蜂拥进入巴西,其中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为主。他们的到来,使得巴西的欧洲文艺气息更为浓郁和丰富。
在被葡萄牙人发现之前,除了陶艺和岩画,巴西当地的印第安人没有创造出有影响力的艺术品。1816年,酷爱艺术的国王堂·若昂邀请了一批法国艺术家来到巴西,为当地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开辟了巴西与欧洲的“艺术外交之路”。这批优秀画家创作的水彩画、素描、雕塑等作品,是最早全面记录殖民地人民生活、巴西历史战争状况以及欧洲各种艺术风格的珍贵作品。
浓缩咖啡·烤肉·豆饭
巴西的饮食习惯深受欧洲移民者影响。
1727年,咖啡种子被引进巴西,欧洲人开始在巴西大规模种植、生产咖啡,咖啡成为19世纪推动巴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咖啡不仅活跃了巴西的经济,成为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而且,还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留给了现代巴西人。巴西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咖啡,他们最喜欢喝的是浓缩咖啡,一杯咖啡通常只有60毫升,巴西人将之称为“cafezinho”——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小小杯咖啡”,名副其实。
巴西的饮食餐具以刀叉为主。面食、披萨是餐桌上的“常客”,餐后的西式甜点不可缺少。发达的畜牧业使欧洲人的食肉精神很好地延续在巴西的饮食文化之中,巴西烤肉香溢四方。它以牛肉为主,鸡肉等肉食为辅。烤肉要用炭火烧烤,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能够将最纯正的肉味还原出来。烤肉被插在一根长半米左右的铁棍上,烧烤期间,厨师会不断旋转烤棍,并陆续刷上几次油,肉香瞬时扑鼻而来。最后,侍者一手拿着烤肉棍,一手挥舞着锋利的切刀,将烤肉一片片切在顾客盘中。这种独特的就餐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饮食有时候不仅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而且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一道道佳肴如同一个个故事,向人们娓娓诉说。
16世纪伊始,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统治以后,从非洲运入大量黑奴充当劳动力。他们在甘蔗地、咖啡园中夜以继日从事着最苦最累的体力劳动。为了与饥饿对抗,他们将主人舍弃的猪和牛的耳朵、尾巴、鼻子等,与赤豆一起煮着吃,这就是“豆饭”。即使豆饭使用的是主人不要的材料,黑奴们也只能在周末主人举办家庭聚餐或宴请贵宾之后,才有机会享用。因为,只有这些时候,才会有多余的肉被主人扔掉。
如今,豆饭经过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巴西最有名、被广泛消费的佳肴之一。它以赤豆、黑豆为底料,经过几个小时与肉和蔬菜的炖制,富含大量纤维、蛋白质等人体所需元素,所含热量却非常低,是儿童、老人、减肥人士的最佳选择。豆饭丰富了以欧洲饮食习惯为主的巴西人的餐桌,将非洲烹饪文化融入其中。
在那段黑暗时期,巴西黑奴们迫于生计创造了豆饭。为了纪念这段心酸的历史,在每周六,巴西大多数餐厅都会提供豆饭服务,提醒人们在享用美食时不忘创造者的艰辛和奴隶制的罪恶。
亚洲文化的微小缩影
宣布独立后,广阔无垠的巴西大陆只生活着500万~600万欧洲和非洲移民,还有几百万与世隔绝的印第安人。巴西面临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大片肥沃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废。在此背景下,巴西打开了移民的大门,接纳来自全世界的移民。除了广纳欧洲移民外,巴西还把目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亚洲,特别是中国。
中国移民是最早抵达巴西的亚洲移民。早在19世纪初,葡萄牙人就借用殖民澳门之便,用种种手段陆续掳走数千名中国人,到巴西从事茶叶种植、铁路建设、开矿等体力劳动。这些最初的中国移民并没有受到良好对待,加之思乡心切,很多人都自杀了。他们留给巴西的除了茶叶,并没有更多中国元素。
自1900年起,大批广东人及台湾人为躲避战乱和饥荒移居巴西,他们真正打开了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移民通道。这些移民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在陌生的大陆上艰难谋生。如今,在巴西生活着15万左右的中国移民。中国移民对巴西文化的影响远没有进入巴西的中国产品来得强烈,反倒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是在巴西最大的亚洲移民。 (浦元伊)
欧洲的翻版与再造
巴西的主流文化根植于葡萄牙。巴西是葡萄牙人一手塑造的,他们在巴西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文明的移植与再造。
语言和宗教是葡萄牙人留给巴西最深的两个烙印。在整个南美洲大陆,只有巴西一国孤零零地说着葡萄牙语,这在它的南美兄弟中显得有些另类。葡萄牙语在巴西的植入展现出葡萄牙人的勃勃野心。一位知名葡萄牙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葡萄牙在欧洲衰落了,巴西是葡萄牙曾经辉煌的最好证明,葡萄牙语将永远不会消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天主教信徒。《巴西的第一场弥撒》是第一幅在巴黎艺术沙龙展出的巴西艺术家作品,这幅油画生动地描绘了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莱斯·卡布拉尔和部下抵达巴西大陆后举行的第一场天主教弥撒仪式。画中,葡萄牙人虔诚地跪在十字架前,低头默默祈祷,感谢上帝的赐予,而从未见过白人的巴西印第安人好奇地围着他们,对他们的宗教仪式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一场景是巴西300多年殖民历史的开端。在殖民时期,大批天主教传教士涌入巴西,并在殖民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为了使其归顺于葡萄牙,神父们致力于传教、归化、改宗,试图通过宗教同化印第安人,达到统治巴西的目的。
如今的巴西,从社会制度到学校教育,无不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力。巴西的法律中没有死刑,这主要源于天主教的教义,要去感化罪犯,而不是用死亡来复仇。巴西的教会学校、机场等公共场所都设有祈祷室,以满足教徒做祷告的需求。天主教堂的大量建设还推动了巴西建筑艺术的发展。栩栩如生的浮雕、精致华美的油画、五光十色的玻璃窗,将欧洲的巴洛克风格鲜活地传递开来。巴西的许多博物馆、歌剧院、政府大楼甚至居民住宅都沿袭这一建筑风格。巴西法定节假日之多,也有天主教的功劳,因为一半以上的假日属于宗教节日。其中,最引人瞩目、被誉为“世界上伟大的表演”——巴西狂欢节,就是天主教节日之一。
继葡萄牙人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也蜂拥进入巴西,其中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为主。他们的到来,使得巴西的欧洲文艺气息更为浓郁和丰富。
在被葡萄牙人发现之前,除了陶艺和岩画,巴西当地的印第安人没有创造出有影响力的艺术品。1816年,酷爱艺术的国王堂·若昂邀请了一批法国艺术家来到巴西,为当地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开辟了巴西与欧洲的“艺术外交之路”。这批优秀画家创作的水彩画、素描、雕塑等作品,是最早全面记录殖民地人民生活、巴西历史战争状况以及欧洲各种艺术风格的珍贵作品。
浓缩咖啡·烤肉·豆饭
巴西的饮食习惯深受欧洲移民者影响。
1727年,咖啡种子被引进巴西,欧洲人开始在巴西大规模种植、生产咖啡,咖啡成为19世纪推动巴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咖啡不仅活跃了巴西的经济,成为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而且,还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留给了现代巴西人。巴西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咖啡,他们最喜欢喝的是浓缩咖啡,一杯咖啡通常只有60毫升,巴西人将之称为“cafezinho”——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小小杯咖啡”,名副其实。
巴西的饮食餐具以刀叉为主。面食、披萨是餐桌上的“常客”,餐后的西式甜点不可缺少。发达的畜牧业使欧洲人的食肉精神很好地延续在巴西的饮食文化之中,巴西烤肉香溢四方。它以牛肉为主,鸡肉等肉食为辅。烤肉要用炭火烧烤,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能够将最纯正的肉味还原出来。烤肉被插在一根长半米左右的铁棍上,烧烤期间,厨师会不断旋转烤棍,并陆续刷上几次油,肉香瞬时扑鼻而来。最后,侍者一手拿着烤肉棍,一手挥舞着锋利的切刀,将烤肉一片片切在顾客盘中。这种独特的就餐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饮食有时候不仅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而且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一道道佳肴如同一个个故事,向人们娓娓诉说。
16世纪伊始,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统治以后,从非洲运入大量黑奴充当劳动力。他们在甘蔗地、咖啡园中夜以继日从事着最苦最累的体力劳动。为了与饥饿对抗,他们将主人舍弃的猪和牛的耳朵、尾巴、鼻子等,与赤豆一起煮着吃,这就是“豆饭”。即使豆饭使用的是主人不要的材料,黑奴们也只能在周末主人举办家庭聚餐或宴请贵宾之后,才有机会享用。因为,只有这些时候,才会有多余的肉被主人扔掉。
如今,豆饭经过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巴西最有名、被广泛消费的佳肴之一。它以赤豆、黑豆为底料,经过几个小时与肉和蔬菜的炖制,富含大量纤维、蛋白质等人体所需元素,所含热量却非常低,是儿童、老人、减肥人士的最佳选择。豆饭丰富了以欧洲饮食习惯为主的巴西人的餐桌,将非洲烹饪文化融入其中。
在那段黑暗时期,巴西黑奴们迫于生计创造了豆饭。为了纪念这段心酸的历史,在每周六,巴西大多数餐厅都会提供豆饭服务,提醒人们在享用美食时不忘创造者的艰辛和奴隶制的罪恶。
亚洲文化的微小缩影
宣布独立后,广阔无垠的巴西大陆只生活着500万~600万欧洲和非洲移民,还有几百万与世隔绝的印第安人。巴西面临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大片肥沃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废。在此背景下,巴西打开了移民的大门,接纳来自全世界的移民。除了广纳欧洲移民外,巴西还把目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亚洲,特别是中国。
中国移民是最早抵达巴西的亚洲移民。早在19世纪初,葡萄牙人就借用殖民澳门之便,用种种手段陆续掳走数千名中国人,到巴西从事茶叶种植、铁路建设、开矿等体力劳动。这些最初的中国移民并没有受到良好对待,加之思乡心切,很多人都自杀了。他们留给巴西的除了茶叶,并没有更多中国元素。
自1900年起,大批广东人及台湾人为躲避战乱和饥荒移居巴西,他们真正打开了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移民通道。这些移民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在陌生的大陆上艰难谋生。如今,在巴西生活着15万左右的中国移民。中国移民对巴西文化的影响远没有进入巴西的中国产品来得强烈,反倒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是在巴西最大的亚洲移民。 (浦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