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绝伦的徽州砖雕(2)
清懿堂八字墙的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整幅砖墙通过象征性的图案装饰,诠释出清懿堂建筑的文化内涵。墙的下部设计为石质的须弥座,上部则为一对呈“八”字分开的砖雕花墙。从墙体的装饰看,墙体柱的上部采用仿照木坊、檐以及栏的结构,并设有神龛;墙体的边框采用了锦纹的纹饰,表达出“富贵不断头”的含义,寓意吉利绵长;上下角则雕刻如意纹,线条优美,空间处理恰当,表达出一种吉祥的寓意,寄托了徽州女性对远离家乡亲人的一种美好祝愿与牵挂;画面的中部采用了一些富含寓意的图案花纹,如“金枝玉叶”,象征女性尊贵身份,它以铜钱和树叶作为两边对称的装饰花纹。“金枝玉叶”的中间刻有一只小牛,低身匍匐于母牛身躯之下,画面诠释了“跪拜母恩”的典故,体现妇女哺育后代的伟大,更是在教化后人“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旁侧的“蝴蝶南瓜图”上刻有翩翩欲飞的蝴蝶,围绕在南瓜的两侧,整幅画面活灵活现,既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又暗示出“多子多福”的内涵。
除了与女性相关的典故和象征之外,八字墙上还有如“荷鹭图”“鸳鸯戏水图”之类的雕刻。明末清初,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崛起,深深影响了徽州以后的艺术发展,八字墙的画面就受到当时新安画派的影响,这些图案突破了传统的强调对称和变形的技法,使得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传统花鸟画。此外,花草树木在整个墙面上也被大面积地运用,它们被设置在锦纹的边上,贯穿墙面而起连接各画面和结构的纽带作用,这些图案线条曲折蜿蜒,尽显了女性柔美的特点。
清懿堂八字墙砖雕遵循徽州民间封建宗法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砖墙两侧的装饰十分细致,单面墙的装饰也按照对称法则进行设计,比如墙上枋砖刻的仿木元宝墩不仅要左右对称,重要的是一定要成双成对。这是由于徽州人排斥单数、凡事讲求双数的传统观念,在这种祈求吉祥的思想之下,徽州人认为对称代表了均衡,即平静祥和;偶数代表庄严、平衡、和谐的美感,特别是在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而存在的祠堂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对称有着和谐的感觉,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于是工匠们在这其中又追索出适度变化的设计手法。在清懿堂砖雕中,工匠们适当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形式的和谐统一。他们将整个画面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图案,以封闭的主题图案来展现清懿堂要传达给人们的典故和哲理,而利用植物蔓藤作为开放的图案,协调中和画面的单调之感。刚硬的直线边框与柔和的曲线、曲面相互结合,使得砖雕的图案构成不仅讲究线面的结合与节奏的韵律,还在造型上形成大小、方圆的对比,雕刻技法上形成深浅、疏密、繁简的对比变化,成就了这幅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周恺 董强)
除了与女性相关的典故和象征之外,八字墙上还有如“荷鹭图”“鸳鸯戏水图”之类的雕刻。明末清初,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崛起,深深影响了徽州以后的艺术发展,八字墙的画面就受到当时新安画派的影响,这些图案突破了传统的强调对称和变形的技法,使得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传统花鸟画。此外,花草树木在整个墙面上也被大面积地运用,它们被设置在锦纹的边上,贯穿墙面而起连接各画面和结构的纽带作用,这些图案线条曲折蜿蜒,尽显了女性柔美的特点。
清懿堂八字墙砖雕遵循徽州民间封建宗法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砖墙两侧的装饰十分细致,单面墙的装饰也按照对称法则进行设计,比如墙上枋砖刻的仿木元宝墩不仅要左右对称,重要的是一定要成双成对。这是由于徽州人排斥单数、凡事讲求双数的传统观念,在这种祈求吉祥的思想之下,徽州人认为对称代表了均衡,即平静祥和;偶数代表庄严、平衡、和谐的美感,特别是在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而存在的祠堂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对称有着和谐的感觉,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于是工匠们在这其中又追索出适度变化的设计手法。在清懿堂砖雕中,工匠们适当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形式的和谐统一。他们将整个画面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图案,以封闭的主题图案来展现清懿堂要传达给人们的典故和哲理,而利用植物蔓藤作为开放的图案,协调中和画面的单调之感。刚硬的直线边框与柔和的曲线、曲面相互结合,使得砖雕的图案构成不仅讲究线面的结合与节奏的韵律,还在造型上形成大小、方圆的对比,雕刻技法上形成深浅、疏密、繁简的对比变化,成就了这幅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周恺 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