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野象哪儿去了?
森林茂密,草长莺飞,成群的野象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往来……这既不是东南亚的风光,也不是非洲的景象,而是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
可是3000年后的今天,野象们全都不见了踪影,它们就像一群匆匆过客,从成都平原彻底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000年前的野象乐园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成都平原一带,更是“沃野千里、鸡犬相闻”,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不过,这个人人向往的“天府”,在3000年前却是野生大象的乐园。
事情还得从2001年2月的一天说起。这天上午,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建筑工地上,几台大型挖掘机正不知疲倦地挖掘着泥土。一名眼尖的工人突然发现泥土中有一根根骨头。大家停下来仔细一看,原来这些骨头是象牙。
农田下面竟然埋着象牙!工人们觉得十分好奇。随着挖掘的继续,越来越多的象牙重现天日,举世震惊的金沙遗址就这样被发掘出来。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东南,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它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遗址区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其中包括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1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考古专家从象牙和其他文物存在的时间推测,金沙古蜀王国所在的成都平原在3000年前曾是野象、犀牛等典型热带动物的乐园。那时,成都平原可不像今天这样种满了庄稼,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茂密繁盛的青草和随处可见的森林为野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它们在这块乐土上悠哉游哉地生活,幸福地生儿育女。
按理说,无忧无虑生活在“蜜罐”中的野象族群应该越来越大,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可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岁月的流逝,野象非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彻底退出了成都平原。
这些野象去了哪里呢?近年来,随着相关专家的探索和研究,野象失踪之谜慢慢浮出水面。
野象被人类毁灭了?
根据金沙遗址挖掘出的大量象牙,有人推测,因为人类无休止的贪欲,野象们集体“牺牲”了。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成都平原不但适合野象生存,也是人类生活的“温床”,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于是,人与野象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方面,当时金沙古蜀王国的人们喜欢用洁白的象牙祭祀,这导致人类滥捕滥杀野象,以获得珍贵的象牙;另一方面,大象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人们骑在大象上作战,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所以,人们争相驯化捕获的野象,并将其投入到战争中,导致许多野象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即使人类再怎么捕杀,也不可能将野象完全消灭。
瘟疫毁灭野象?
排除了人为的因素,有人提出了瘟疫说。
在人类或动物王国里,瘟疫都是十分可怕的杀手。特别是对喜欢群居的动物来说,当瘟疫袭来时,疾病在群体间传播,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因为野象是群居动物,平时总喜欢三五成群地扎堆生活,瘟疫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流传开来。于是,有人推测,在大约1000多年前,一场针对野象的瘟疫在象群中流传,无数野象被夺去生命;为了逃避瘟疫,活着的野象不得不逐渐退出成都平原,迁到了其他地方生活。
但瘟疫之说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科学考察发现,一个地方的瘟疫过去后,只要这里的气候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动物们还会回来生活,而且,族群数量也会逐渐恢复。比如,在今天的非洲大草原上,虽然时时有瘟疫发生,野象们仍生活得十分幸福。
洪水和地震造成的恶果?
有人从分析金沙古蜀王国灭亡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洪水灭国”之说。
目前,成都平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年降水日数约300天左右,可以说比较“温柔”;但据考证,几千年前的成都平原,年降水量比现在多得多,而且降水分布很不均匀,盛夏时节经常发生暴雨并造成洪涝灾害,特别是特大暴雨袭来时,成都平原转瞬便洪水滔滔。
专家们在清理金沙遗址的古河道时,发现沙砾层里有一些破碎的陶片和树干——这说明,当时确曾发生过大洪水,并推断古蜀王国是因洪水灭亡的。有人因此认为,由于当时尚未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旦盛夏暴雨来袭,岷江中的洪水就像野马般奔腾而下,给成都平原带来灭顶之灾;洪水在冲毁金沙古蜀王国的同时,野象也难逃厄运。
除了暴雨之说,还有人提出了地震灾难说。
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地,自古以来便是地震频发区。2008年,距离成都平原仅100多千米的汶川便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里氏8级大地震,导致山河变迁,并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有人推测,数千年前岷江河谷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直接导致许多生活在山林中的野象丧生;同时,地震还造成山体滑坡,阻断岷江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并最终导致崩坝,惊天动地的洪水直接冲向下游,在冲毁金沙古蜀王国的同时,也使野象彻底毁灭。
不过,无论是洪水说,还是地震说,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面积有10多万平方千米,而洪水和地震只是局部自然灾害,不可能将野象们“一网打尽”。
气候变化迫使野象南迁
在排除了上述种种推测之后,专家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当时的气候状况。通过分析金沙遗址土壤里植物留下的孢粉和种子,专家们得出距今3000年前成都平原的古气候状况:那时,成都平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约3℃左右,最热的时候,月平均气温达到了28.6℃;降水比现在更为频繁,气候更为温暖湿润,而且因为处于四川盆地内,平原上的风力通常较弱——这种高温、高湿、多雨、静风的天气,与现在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气候十分相似,可以说,这种气候正是亚洲野象最适宜的栖息气候。后来,由于成都平原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适宜野象生存,它们不得不举家南迁。
那么,成都平原的气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
据专家研究,成都平原的气候从西汉时期便开始发生变化;到东汉末期,年平均气温已降至与现在的气温接近的数值范围。随着气温下降,降水也相应减少。气候的改变使得野象的生存变得十分艰难,再加上都江堰修建起来后,人们在成都平原毁林开荒,开垦了大量农田,没有丰富的青草和树叶供应,野象的领地被迫一再向南方退缩。
气候变化之说,可以说揭开了成都平原野象失踪之谜;不过,成都平原的气候为何会发生显著变化?以后这种变化还会不会持续?这些谜题仍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揭开。
【责任编辑】赵 菲 (姜永育)
可是3000年后的今天,野象们全都不见了踪影,它们就像一群匆匆过客,从成都平原彻底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000年前的野象乐园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成都平原一带,更是“沃野千里、鸡犬相闻”,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不过,这个人人向往的“天府”,在3000年前却是野生大象的乐园。
事情还得从2001年2月的一天说起。这天上午,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建筑工地上,几台大型挖掘机正不知疲倦地挖掘着泥土。一名眼尖的工人突然发现泥土中有一根根骨头。大家停下来仔细一看,原来这些骨头是象牙。
农田下面竟然埋着象牙!工人们觉得十分好奇。随着挖掘的继续,越来越多的象牙重现天日,举世震惊的金沙遗址就这样被发掘出来。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东南,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它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遗址区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其中包括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1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考古专家从象牙和其他文物存在的时间推测,金沙古蜀王国所在的成都平原在3000年前曾是野象、犀牛等典型热带动物的乐园。那时,成都平原可不像今天这样种满了庄稼,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茂密繁盛的青草和随处可见的森林为野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它们在这块乐土上悠哉游哉地生活,幸福地生儿育女。
按理说,无忧无虑生活在“蜜罐”中的野象族群应该越来越大,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可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岁月的流逝,野象非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彻底退出了成都平原。
这些野象去了哪里呢?近年来,随着相关专家的探索和研究,野象失踪之谜慢慢浮出水面。
野象被人类毁灭了?
根据金沙遗址挖掘出的大量象牙,有人推测,因为人类无休止的贪欲,野象们集体“牺牲”了。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成都平原不但适合野象生存,也是人类生活的“温床”,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于是,人与野象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方面,当时金沙古蜀王国的人们喜欢用洁白的象牙祭祀,这导致人类滥捕滥杀野象,以获得珍贵的象牙;另一方面,大象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人们骑在大象上作战,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所以,人们争相驯化捕获的野象,并将其投入到战争中,导致许多野象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即使人类再怎么捕杀,也不可能将野象完全消灭。
瘟疫毁灭野象?
排除了人为的因素,有人提出了瘟疫说。
在人类或动物王国里,瘟疫都是十分可怕的杀手。特别是对喜欢群居的动物来说,当瘟疫袭来时,疾病在群体间传播,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因为野象是群居动物,平时总喜欢三五成群地扎堆生活,瘟疫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流传开来。于是,有人推测,在大约1000多年前,一场针对野象的瘟疫在象群中流传,无数野象被夺去生命;为了逃避瘟疫,活着的野象不得不逐渐退出成都平原,迁到了其他地方生活。
但瘟疫之说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科学考察发现,一个地方的瘟疫过去后,只要这里的气候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动物们还会回来生活,而且,族群数量也会逐渐恢复。比如,在今天的非洲大草原上,虽然时时有瘟疫发生,野象们仍生活得十分幸福。
洪水和地震造成的恶果?
有人从分析金沙古蜀王国灭亡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洪水灭国”之说。
目前,成都平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年降水日数约300天左右,可以说比较“温柔”;但据考证,几千年前的成都平原,年降水量比现在多得多,而且降水分布很不均匀,盛夏时节经常发生暴雨并造成洪涝灾害,特别是特大暴雨袭来时,成都平原转瞬便洪水滔滔。
专家们在清理金沙遗址的古河道时,发现沙砾层里有一些破碎的陶片和树干——这说明,当时确曾发生过大洪水,并推断古蜀王国是因洪水灭亡的。有人因此认为,由于当时尚未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旦盛夏暴雨来袭,岷江中的洪水就像野马般奔腾而下,给成都平原带来灭顶之灾;洪水在冲毁金沙古蜀王国的同时,野象也难逃厄运。
除了暴雨之说,还有人提出了地震灾难说。
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地,自古以来便是地震频发区。2008年,距离成都平原仅100多千米的汶川便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里氏8级大地震,导致山河变迁,并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有人推测,数千年前岷江河谷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直接导致许多生活在山林中的野象丧生;同时,地震还造成山体滑坡,阻断岷江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并最终导致崩坝,惊天动地的洪水直接冲向下游,在冲毁金沙古蜀王国的同时,也使野象彻底毁灭。
不过,无论是洪水说,还是地震说,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面积有10多万平方千米,而洪水和地震只是局部自然灾害,不可能将野象们“一网打尽”。
气候变化迫使野象南迁
在排除了上述种种推测之后,专家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当时的气候状况。通过分析金沙遗址土壤里植物留下的孢粉和种子,专家们得出距今3000年前成都平原的古气候状况:那时,成都平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约3℃左右,最热的时候,月平均气温达到了28.6℃;降水比现在更为频繁,气候更为温暖湿润,而且因为处于四川盆地内,平原上的风力通常较弱——这种高温、高湿、多雨、静风的天气,与现在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气候十分相似,可以说,这种气候正是亚洲野象最适宜的栖息气候。后来,由于成都平原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适宜野象生存,它们不得不举家南迁。
那么,成都平原的气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
据专家研究,成都平原的气候从西汉时期便开始发生变化;到东汉末期,年平均气温已降至与现在的气温接近的数值范围。随着气温下降,降水也相应减少。气候的改变使得野象的生存变得十分艰难,再加上都江堰修建起来后,人们在成都平原毁林开荒,开垦了大量农田,没有丰富的青草和树叶供应,野象的领地被迫一再向南方退缩。
气候变化之说,可以说揭开了成都平原野象失踪之谜;不过,成都平原的气候为何会发生显著变化?以后这种变化还会不会持续?这些谜题仍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揭开。
【责任编辑】赵 菲 (姜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