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19482
“万家灯火”中的中国故事(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百科知识》2015年第5期
     “省油灯”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呢?原来,“省油灯”多为陶瓷制品,其灯体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油池,下层为储水池(或水盘)。因此,“省油灯”又被称为“夹瓷盏”(夹层灯)。在夹层上留有一个小孔,人们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对于一般的油灯来说,当油灯被点燃以后,产生的热量就会通过热传递方式使燃油的温度升高,这样就加快了燃油的蒸发,因此增加了耗油量。“省油灯”的创新点就在于在夹层中加水降低了油温,从而达到了省油的目的。

    我们知道,液体的温度越高,其蒸发的速度就越快。“省油灯”利用夹层中的水来吸收燃油的热量,使燃油的温度不致升高。同时,陶瓷制“省油灯”要比金属制“省油灯”更节油,这是因为陶瓷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可以减少热的传递。

    “省油灯”作为一种方便节油的创新型照明用具,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据史料记载,“省油灯”在唐、宋两代极为普及,在民间应用长达数百年之久。难怪,《中国陶瓷史》在关于唐代邛窑的记载中,不惜用八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省油灯”,这足以说明“省油灯”的社会影响。

    走马飞虎,双喜临门

    我国唐代发明的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是我国民间彩灯的一种独特的形式。《燕京岁时记》在描述走马灯时写道:“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李约瑟博士对我国的走马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这是现代空气涡轮机的雏型。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来推动灯中心的转轴转动,并带动纸剪的人马转动。

    据史料记载,走马灯在宋代时就已较为盛行了。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还与走马灯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呢!相传,王安石23岁那年去京师汴梁赶考,途经一村庄时发现一户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是为女儿招婿使出的招数,这半副联语就是该户人家的小姐自己想出来的,意思是说谁能对上上联就与谁结为连理。

    王安石对这半副联语的构思极为欣赏,但使命在身,容不得多留,只好继续前行。在考场上,王安石早早地就交了卷。主考官见王安石交卷如此之快,便想试试他的才华。主考官指着衙前竖立的飞虎旗出句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接对上联。王安石不假思索地用那个大户人家门前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主考官惊奇不已,甚为高兴。

    王安石考完之后就星夜兼程赶到了那户人家的门前,用主考官出的“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来应对。该家小姐听到这个极其工整的联语,自然是喜出望外,连说对得太妙了,于是这门婚事就算定下了。就在成婚的那一天,王安石进士及第的消息传来,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啊!王安石连忙在红纸上写下了两个连体的“喜”字,并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璀璨古灯,文化瑰宝

    据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有了蜡烛,但一直到晋代才在全国得到普及。其实,蜡烛是用蜂蜡制成的中间有灯芯的柱状照明器具,一般需要配合烛台才能使用。

    烛灯和油灯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的是固体燃料,而后者使用的是液体燃料。不过,蜡烛在汉晋时期还为奢侈品,通常只有宫廷及官宦人家才能使用。到了明清时期,制作蜡烛的取材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植物油制造蜡烛技术的进步,使得蜡烛逐渐普及到社会底层。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古灯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材料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金属、陶瓷、玉石、木质灯具之外,像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也大规模应用于灯具制造。特别是由于古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使得古灯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漫漫长夜,而且也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元宵彩灯形式多样,花纹图案更是丰富多彩。“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描写的就是元宵夜灯月辉映的动人场景。元宵放灯是我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习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有的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成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有的根据民间故事编制成灯,如牛郎织女灯、二十四孝灯等。现在正是观赏元宵花灯的时节,各地的花灯工艺不同,灯式不一,但无一不展现“灯烧月下”的美景,充满对“春到人间”的期盼。

    【责任编辑】庞 云 (苏更林)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