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711890
精神疾病新认识(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8期
     NPAS1和NPAS3基因同时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中表达,它们能够控制转录因子,从而激活或关闭其他基因。研究人员将缺少这两种基因拷贝的小鼠配对,并观察它们后代的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缺乏NPAS1还是NPAS3基因,小鼠的行为都非常古怪,类似人的精神分裂症或自闭症。正常情况下,关在笼子里的小鼠会爬过去嗅闻其他小鼠,以表示友好和社交,但是发生基因突变的小鼠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基因突变小鼠在笼子里遇到它们的兄弟姐妹时会惊恐万状,狂奔着躲避其兄弟姐妹。

    尽管缺乏NPAS1和NPAS3基因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明确,但已经有一些可以解释的分子基础。在检测患精神分裂症小鼠的大脑时,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作reelin的蛋白质水平非常低。Reelin对胚胎期的大脑发育和之后的大脑细胞信号通道都非常重要。对死于精神分裂症的人的研究发现,其大脑中的reelin水平也很低。由于这两个基因在人类身上也有,可以推论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可能诱发人的精神分裂症。

    另外,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突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玛丽亚·卡拉伊戈认为,基因突变并非纯粹的遗传导致基因突变,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于自身基因突变,而不是遗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突变种类有40种,遗传和自身原因导致的基因突变基本上各占一半。
, http://www.100md.com
    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不仅发现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躁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和多动症5种精神疾病有共同的基因变异,如CACNA1C基因和CACNB2基因突变,同时也发现一些基因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而非仅限于与这5种精神疾病有关。

    受到过去许多世纪人口迁移的影响,芬兰北部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较高。研究人员通过对该地区人群的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脆性X综合征(一种包括智力缺陷和自闭症在内的病症)的比较研究发现,核糖核酸(RNA)结合蛋白TOP3β和FMRP是诱发这几种精神疾病的共同原因之一。患者的基因组中为TOP3β蛋白编码的基因有一个小缺失,而这种基因上的突变增加了认知缺陷和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

    TOP3β蛋白会与核糖核酸结合,也会与之分离,这一过程依赖于TOP3β与另一种核糖核酸结合蛋白FMRP的相互作用。为FMRP蛋白编码的基因会在脆性X综合征中发生突变,证明其与脆性X综合征有关联。而且,与FMRP相结合的核糖核酸中有许多也与TOP3β相结合,FMRP和TOP3β的突变相似,都会导致苍蝇和小鼠神经元突触发育不正常。这也是它们诱发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脆性X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中国台湾的研究人员也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有密切关系。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着由遗传、环境或者神经生物学等原因造成的共同易感性,这两种疾病有共同发生的高概率。癫痫患者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8倍,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癫痫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6倍。

    研究人员对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1999~2008年间被确诊的519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527名癫痫患者,并将患者组与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进行对比。主要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癫痫的发病率与风险,以及癫痫患者组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与风险。

    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癫痫的发病率为6.99/1000/年(每年每千人中有6.99人发病),而非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则为1.19/1000/年(每年每千人中有1.19人发病)。癫痫患者组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3.53/1000/年(每年每千人中有3.53人发病),而非癫痫对照组则为0.46/1000/年(每年每千人中有0.46人发病)。而且,男性癫痫患者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要比女性癫痫患者稍微高一些。
, 百拇医药
    当然,精神分裂症与癫痫的共同发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弄清。

    环境因素的影响

    精神疾病发生的原因当然并非只是遗传和基因突变,而是有很多外在的环境诱因。尽管基因和蛋白的甲基化,即表观遗传的生物学变化也可以视为外因(因为主要是后天环境变化诱发甲基化),但它们更多属于内因,即基因的突变。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很多环境因素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阿兰·布朗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孕妇外周血中指示孕产妇炎症的早期妊娠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升高可能增加新生儿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

    研究人员检测了777名精神分裂症新生儿母血中的C反应蛋白的存在情况,同时以777名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进行研究。母源性的C反应蛋白的水平可以通过对存档的孕产妇血清标本测定来进行评估。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发现,母源性的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与新生儿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母源性的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新生儿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也越高。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淆因素,如父母的精神疾病历史等因素后,这种正相关关系依然很明显。母源性C反应蛋白水平每增加1毫克/升,新生儿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就相应增加28%。

    以前的研究显示,炎症可以改变个体大脑的发育,从而诱发精神分裂症,而炎症的增加很多又是由感染引发的。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C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受损、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由此可以知道,母源性的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母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有炎症出现,因此可能增加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另一方面,气候和饮食习惯也可能诱发精神疾病。伊朗伊斯法罕大学医学院的艾思迈尔扎德研究小组近期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可能诱发人们患精神分裂症。维生素D缺失的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个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人)的两倍。
, 百拇医药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妄想和幻觉,由于该病在寒带气候和高纬度地区较为流行,而高寒地带人们比较缺乏维生素D,因此研究人员一直推测维生素D或许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艾思迈尔扎德研究小组对2804名成年志愿者的机体维生素D水平进行了检测,并评估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具体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的维生素D水平平均减少5.91纳克/毫升(血液)。而且,维生素D缺乏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个体的2.16倍,同时,6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都会出现维生素D缺失的状况。

    上述方方面面的发现也再次说明,精神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精神疾病是内因和外因叠加诱发的。

    【责任编辑】张田勘, 百拇医药(王小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