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711065
联合国走过的70年(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8期
     在实践上,面对诸多严重的国内危机,联合国介入与干预的效率与有效性仍显不足。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20世纪90年代初,索马里在巴雷政权倒台后陷入无政府状态下的无限内战局面。联合国随后对索马里展开的国际人道主义干预收效甚微,索马里甚至一度陷入更为混乱的政治局面,各派别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这一失败的干预案例引发了人们对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争论,包括对合法干预主体的界定以及干预行为本身无法避免大国利益博弈的困境。而索马里干预行动的失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1994年联合国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应急反应和干预导向,使联合国最终没能及时介入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干预并阻止屠杀行为的升级。其中,美英等国在屠杀事件中的拖沓与漠然使安理会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决断,这在另一个侧面上凸显了联合国干涉机制仍无法摆脱被大国操纵的事实,以及安理会本身缺乏应对国家内部突发性暴力冲突的客观决断机制。如今,联合国在北非国家动乱和乌克兰危机的处理中同样面临着执行力的挑战和参与角色的危机。在北非阿拉伯国家革命浪潮后,联合国参与了各国内部派别的斡旋和调停,并积极投入各项人道主义援助,然而,诸如叙利亚在内的部分国家并未执行相关决议以及遵守交战规则,使国内冲突持续升级,并形成大规模难民潮。近期日益严峻的乌克兰内部政治局势和人权状况也对联合国可能参与的维和行为和人道主义干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另外,随着冷战的结束,联合国的维和行为从最初的预防外交(国家间争端的调解)延伸至对国内暴力冲突的干预,亦在学理上对传统的主权原则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直指主权国家对于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排他性原则。
, http://www.100md.com
    与此同时,在冷战结束后的数十年,联合国不断受到来自世界各国关于其腐败问题与管理不善的批评。不少国家与社会团体、基金会甚至停止了对联合国及其所属专门机构的部分资金支持。其中,联合国在1995年起针对伊拉克执行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受到诸多媒体和调查机构有关腐败问题的指责,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阿塔·安南也一度陷入信任危机。在2005年10月“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案最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4500家参与该计划的有关公司中,超过半数的公司涉嫌为萨达姆政府提供了约18亿美元的回扣和石油附加费。这一腐败泛滥的现象,与联合国秘书处和安理会的监管不力不无关联。

    近年来,对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呼声也愈加高涨。诸多批评人士认为,现存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反映的仍是二战胜负的成果,今天,考虑到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部分国家对联合国行动参与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包括日本、德国、巴西在内的世界主要力量明确表达了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态度。部分改革提议者也表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适度扩大成员国范围,以进一步提升联合国的代表性与时代性。因而,另一种声音,“不具备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提法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安理会内部改革牵涉成员的广泛性、结构利益的复杂性以及诸多的历史性矛盾,使能具备共识性的改革方案一直难以形成。

    联合国已经走过70年,人类从二战的毁灭性打击中已逐渐恢复,并走出了对立的冷战格局。新时期的国际局势下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联合国,随着国际制度的有效性被不断检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未来的联合国能够在国际互动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责任编辑】林 京, http://www.100md.com(方鹿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