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2715754
以弗所——历史与大海相遇的地方(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10期
以弗所——历史与大海相遇的地方
以弗所——历史与大海相遇的地方

     在土耳其西南部,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城——以弗所,它以宏大的建筑规模和丰富的历史遗存蜚声世界,吸引着无数游客。

    “历史和大海相遇的地方”,当地的旅游小册子里就是这样介绍以弗所的。虽然以弗所如今离大海还有一段距离,但在2000多年前,以弗所是一个内陆港城市,地中海沿岸各国船只可以通过内陆河驶进以弗所,装卸货物并进行贸易。今天,在以弗所古城还能看到一条豪华的大路通向当年的港口,只是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昔日的港口早已经被淤泥堆起了一座座山丘,大海也逐渐退向了远方。

    尽管时光已经把以弗所碾磨成废墟,但整体而言,这里仍是地中海东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史残卷。通过以弗所,今天的人们仍可一窥2000年前亚洲第一大都会繁华奢靡的风采。

    建城传说

    关于以弗所建城的历史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古希腊王子安德罗克勒斯有一次问一位圣贤,他和从希腊阿尔戈斯来的移民该在何处创建一座新城。这位圣贤给了他们一条神秘的建议:去一条鱼和一头猪指引的地方居住。一天,安德罗克勒斯在爱琴海边看人烤鱼。突然有条鱼从火堆中跳了起来,身上还带着一块烧红的煤炭。煤炭落到了附近的树丛中,点燃了周边的灌木,惊动了里面的一头野猪。野猪慌忙逃命,安德罗克勒斯急起直追,一直追到卡伊斯透河边的皮翁山上。他在北坡追上了野猪,并将其射杀。那个地方是卡伊斯透河的入海口,依山傍海,郁郁葱葱。安德罗克勒斯明白,自己终于找对了地方,于是,一座城市在此拔地而起,这就是以弗所。
, 百拇医药
    如今,我们仍然能够在以弗所哈德良神庙的大门柱子上看到追赶野猪图案的雕刻。

    其实,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以弗所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迹象。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居住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西端爱琴海沿岸的爱奥尼亚人兴建了这座城市。爱奥尼亚人对希腊文化有过极大贡献,他们的《荷马史诗》被视为千古名篇。此外,爱奥尼亚人在哲学、地理、建筑、雕塑等方面也很杰出。考古发掘表明,爱奥尼亚人在首领安德罗克勒斯率领下,从希腊中部迁居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定都以弗所,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因城市位于卡伊斯透河入海口,凭借水上运输的便利,当地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城市也很快繁荣起来。

    繁华都市

    到了公元前6世纪,以弗所已经发展成了一座繁华的都市。希腊人登上历史舞台后,以弗所更是借助于便利的海上贸易,成为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城市。在希腊语中,以弗所被称为艾菲斯。波斯人垂涎它的富庶与繁荣,出兵占领了以弗所。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将其收复,纳入马其顿帝国的版图。这一时期是以弗所最为鼎盛之时,城市人口达到了22万人,是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
, 百拇医药
    古罗马人对以弗所喜爱有加,帝国的几位皇帝继续扩大城市规模,并将罗马帝国亚细亚省的省会设在了以弗所,罗马总督驻节在此。在当时,以弗所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

    当年,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其疆域包括现在的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所以,土耳其境内至今保存着大量古罗马建筑遗迹,以弗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迹之一。6世纪,以弗所通往爱琴海的河道严重淤塞,海上贸易中断,居民被迫迁至阿亚索鲁克山一带,通过陆地与周边地区开展贸易,城内变为宗教活动场所,建起了著名的圣约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曾专门视察过这座教堂。圆形露天大剧场

    不仅城市规模巨大,以弗所更是古罗马帝国的文化、宗教中心之一。虽经多次战争摧残,更兼港口淤积,导致经济衰落,以弗所慢慢被边缘化,然而,其昔日盛名长久地存留在世人心中。似乎是为此做见证,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其中35部以欧洲为背景地点,仅有两部——《错误的喜剧》和《泰尔亲王配里克利斯》选择了欧洲以外的城市,剧本的背景地点便是以弗所。
, 百拇医药
    公元17年的一次大地震将整个城市严重摧毁。其后,基督教文明在小亚细亚兴起,以弗所逐渐被改变了信仰的人们所遗弃,成为一座废墟。

    即便已成废墟,以弗所仍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不仅是地中海东岸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城市,而且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据点,在城市规模、历史、经济、对宗教的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少有出其右者。来自各国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130年,至今挖出的也仅是城市的一小部分,却已然精彩纷呈。

    圣徒遗迹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愤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一切良善、公义、诚实。”这是《新约·以弗所书》中的一段话。

    在《圣经》中,圣保罗曾两次到以弗所布道。据说,圣保罗来此布道时,因神迹奇事而声名大振。一些人把圣保罗的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人便即刻痊愈,很多人由此皈依了上帝。但也有人坚决不信圣保罗所传的道,散布谣言诽谤他。反对者中有一个叫底米丢的银匠,极力鼓动同业反对圣保罗。底米丢以制作“亚底米神”银龛为生,在圣保罗来以弗所之前,他生意兴隆,可是圣保罗劝导人们不要敬拜偶像,使底米丢的生意一落千丈。底米丢对圣保罗恨之入骨,他把同业者聚在一起,煽风点火。受到煽动的众人捉住了圣保罗的同行者该隐和亚里达古。圣保罗被迫离开布道3年的以弗所,并最终被囚禁于罗马。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以弗所书》。

    《以弗所书》因地中海沿岸的这座城市以弗所而得名,被认为是《新约》思想的最高峰。以弗所这座城市,不仅圣保罗曾多次在这里传道,基督教12圣徒之一的圣约翰也在此终老。据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死后移居以弗所,并在此安享晚年。, 百拇医药(赵美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