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上的“菜园”
最近,国际空间站上的“菜园”喜获丰收,6名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科学家把这一阶段性的成功视为人类距离飞向火星又近了一步。
太空蔬菜味道怎样?
几十年来,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机构一直在太空中试验种植农作物,但种出的作物不会马上给航天员们食用,而是被送回地球进行检测,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如今,航天员们终于能实时实地地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了。
8月10日这天,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谢尔·林德格伦成为第一批“试吃者”。他们先把橄榄油和香醋倒在生菜叶子上调味,然后进行品尝,并大赞“味道好极了”。他们形容太空生菜的味道有着芝麻菜的香味。美国宇航局则评价说:“这是个人的一小口,却是人类的一片大叶子。”
目前航天员种植的蔬果除了生菜还有西红柿、草莓等,他们还将拓展自己的种植范围,可包括各种各样的蔬果。在空间站上种植蔬菜,首先有助航天员解决饮食平衡问题。鉴于航天员在太空中免疫力会下降,因此需要新鲜蔬菜来补充营养物质,如果不是新鲜的蔬菜就无法起到类似的效果;再者,植物种植也会改善空间站内的二氧化碳水平,并配合空气净化器过滤空间站上的异味;此外,还有助于研究探讨太空种植的方法。在微重力环境下种植蔬菜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空间辐射可造成蔬菜变异,收获的种子有好有坏,必须选择优良品种以保障不断获得丰收。
, http://www.100md.com
如何培育太空蔬菜?
这些太空蔬菜的种子由“龙”号货运飞船送入空间站,由轨道科技公司与肯尼迪航天中心合作开发的“素食者”植物种植系统培育,该套系统使用的能量比传统的植物照明系统要少60%。
空间站上的“菜园”其实是由一个个蔬菜“盒子”组成的,盒子可以折叠,也可以拉伸。航天员们先将蔬菜种子撒在由土壤和化肥组成的垫层上,用于生根发芽。由于在太空不能给蔬菜浇水,所以垫层底部设有特殊的灌溉系统。每个蔬菜“盒子”都安装了红绿蓝三色的LED灯来促进蔬菜成长。因为在空间站上每隔1.5个小时就看到一次日出日落,阳光照射不足,且方向也未必合适,所以太空蔬菜的生长要以灯光照射为主,这样才能保障其光合作用的需要。
此次试吃的这些太空生菜,其种子是在7月8日被“激活”的,共生长了33天。航天员吃掉一半,其余一半留下冷冻,待返回地球后供科学家研究。
, 百拇医药
未来“会飞的农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就开展了将植物种子搭载卫星上天遨游并返回地面的实验。由于美苏两国农业增产的压力较小,因此,太空育种技术更多地被用于解决空间站里航天员的食品自给问题,也就是说要将空间站变成未来的“会飞的农场”。
目前,根据载人航天的需要,美俄等国正在致力于探索空间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使将来的载人宇宙飞船飞向火星时能够解决航天员们的食品供应问题。受到运载火箭推力和经济性的限制,载人宇宙飞船前往火星一般选择霍曼轨道飞行,大约耗时259天。即便是火箭技术不断发展以后,用推力更大的火箭进行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中途飞行时间虽可缩短,但抵达火星也得6个多月。由此可见,解决航天员们从地球到火星往返途中食品供应问题的重要性。
如果宇宙飞船中途种植的蔬菜和粮食能有剩余,尚够航天员们在火星上停留期间食用,或者着陆舱登陆火星后其舱内环境仍可种植农作物和收获主副食品,那就不必一次携带过多的食物,占据宝贵的飞船空间,也不用另发货运飞船给航天员提供食品补给了。
太空农业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多、可耕地资源紧张的国家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我国曾用可以回收的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进行过多次太空育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实质就是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基因变异过程,再经地面四代选优种植并通过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将植物种子上市推广,有效提高作物产量。这与自然变异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加快了变异速度。太空育种仅是将植物DNA打乱重排,并没有导入其他外来基因,这是太空育种与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区别。, 百拇医药(尹怀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