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67661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5期
     人们之所以插柳、戴柳,民国浙江《德清县新志》给出一种解释:“相传元人入主中土,防汉族严,编十家供养一蒙人以监之。汉人约于此日起义屠杀之,以柳为号焉。”如前所述,插柳、戴柳习俗唐宋时就已出现,此说不足为信。在古人看来,柳有辟邪之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又有延寿之功效,谚云“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

    娱乐与食俗

    除了祭祖和插柳,清明节又有一些娱乐活动,并有一些特定的食俗。

    清明这一天人们要放风筝,因此清明节也称“风筝节”。据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在古人看来,放风筝有益儿童健康:“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观,以泄内热。”

    清明这一天也踏青、荡秋千。南宋吴惟信《苏真堤清明即事》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述了古人踏青时的情景。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女子清明这一天多有秋千之戏。古人认为,女子荡秋千既可“摆疥”(除疾),也可“释闺怨”。

    寒食节以冷食为节俗,自古就有一些特定的食俗。《邺中记》中有“寒食三日作醴酪”的记述,醴酪就是大麦粥。《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一直到隋唐时,大麦粥仍是寒食节的节俗食品。

    后世清明节的特色食品——“馓子”,其实也是古人寒食所食之物。馓子为油炸的环形面食,古时称“寒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故名寒具……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馓子也。”据清同治浙江《丽水县志》记载:“清明节,煮蓬叶为汁,和米粉为粔籹,谓之‘青蓬点心’,又名‘寒食果’,必献其先,盖禁火之遗意也。”粔籹指的就是馓子。

    在山西,清明节上坟祭祖,人们要祭献“子福”。子福是一种面制品,里面裹上枣、豆、核桃等,上面盘上两条面蛇,正中心放一个鸡蛋,用蒸笼蒸熟即成。人们上坟祭祖时献上,祭后全家人食用。按当地的风俗,子福只能凉着吃、干着吃,严禁蒸、溜以后吃。据说吃了蒸、溜后的子福,家里的支柱就软了。如据清嘉庆山西《介休县志》记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其中的“面饼”就是子福。除了祭祖用子福,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娘家还要送给女儿、女婿一对子福,女儿抱着子福到婆家祭祖、认祖宗。

    在浙江,传说致蚕生病的邪祟叫“青娘”,它躲在螺蛳壳内,因此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螺蛳。人们吃螺蛳时以针挑食,名“挑青”,谓能明目;把吃剩下的蛳螺壳撒到屋上,谓之“撒青”,也谓之“赶白虎”,谓能祛蚕祟;祭扫祖茔时,也要以螺蛳撒到墓上,谓能繁盛子孙。除了吃螺蛳,清明节还要包粽子,人们吃粽子,祭祖也用粽子。在江浙一些地方,人们还用米粉和艾汁制作青团子,称“清明团”。清明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清明团的制作技艺最为上乘的当属浙江东部台州的黄岩地区,黄岩当地清明节前后食用清明团的传统,有上千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王 凯 (刘汉杰)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