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2)
真相:鸡蛋确实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但人体对它的吸收率不可能达到100%。消化与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吸收率如何,既跟食物本身的属性有关,又因人而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吸收情况。无论消化与吸收状况如何好,总会有一部分食物变成残渣,进入结肠。结肠是消化道末端最后一个具有吸收能力的器官,它一方面通过黏膜吸收食物残渣中的部分水分;另一方面,通过细菌对食物残渣进行发酵。肠黏膜也好,肠道细菌也罢,跟人体所有的组织一样,是有新旧交替的,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大量的死亡细菌、钙镁等盐类,共同组成了粪便。所以,“吃蛋清,无大便”是不可能的。
7.盐吃多了长雀斑?
流言:有人借医生的话称,食盐吃多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不利于皮肤的保水,且造成面色暗黄和长雀斑。这是真的吗?
真相: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仪器。不管是细胞,还是细胞内的酶类等,都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比如稳定的渗透压。这种较为稳定的环境被称为稳态。为了实现稳态,生物进化出了有效的调控系统。假如食用的盐过多,就会激活调控系统。吃盐多,并不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
雀斑主要受遗传影响,也跟日照有关。所以,高钠饮食虽有很多危害,但雀斑这个“黑锅”,人家真不背。
8.“声波驱蚊”APP靠谱吗?
流言:如今出现了一种“声波驱蚊”APP,开发者称该驱蚊器模拟雄蚊飞行时振动翅膀所发出声音的频率来吓走已经受孕并且不想重复受孕的雌蚊,进而达到驱蚊效果。
真相:这得从蚊子的习性说起。大部分种类的蚊子在破蛹后的几天内会组成一个雄蚊军团——想必夏日常到湖边转悠的人都见过这样的繁殖群体。雌蚊个体会被大群雄蚊翅膀发出的声音所吸引,进入群体中寻找配偶。包括蚊子在内的所有雌性昆虫的生殖器官中有一个叫作受精囊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一次正常的交配后受精囊内储存的精子足够其一生所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种类的雌蚊都会拒绝多次交配。所以,“已经受孕的雌蚊因为不想重复受孕,便会竭力回避雄蚊”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因此,驱蚊还要使用老法子:蚊帐、蚊香、驱蚊水,方法虽然老套、简陋、麻烦,然而有效。
9.个头大的草莓往往打了激素?
流言:近来有关识别“激素草莓”的文章风靡一时。文章称,那些大个头的草莓多是打了激素的。这是真的吗?
真相:专家对此解释说,有一种“大个头”杂交选育草莓——“幸香”,本身就是“大个头”,根本不是“打激素”催成的。
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表示,网上盛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法”并不科学。他解释说,激素是植物体内本身就存在的,如果其自身激素量不足,可以适量人为增加,以调整其生长状态。然而,注入激素是有严格要求的,过量注入会导致水果卖相和口感变差,影响商业价值,果农一般不会这么干。所谓空心草莓,其实是“大果型”草莓品种的特性,这也跟施肥有关,温度过高,肥水过大,也容易造成空心。而长相奇怪的草莓大多是因为大棚里温度和湿度不良,蜜蜂量不够,授粉不均造成的。
10.郁金香真的有毒?
来源:近来,“郁金香有毒”的说法随着郁金香盛花期的到来在网络上悄然热传。郁金香真的有毒吗?
真相: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专家刘夙介绍说,郁金香所含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两类:凝集素和郁金香素。它们都是不能挥发的。只要不是长时间与郁金香(特别是植株有伤口的郁金香)有直接的皮肤接触,就不会中毒。曾有报道称,极个别敏感体质的人在郁金香花棚中待过之后引发了鼻炎和结膜炎,这可能是郁金香分泌的某种挥发物质所致。只有在皮肤有损伤,又正好接触到郁金香汁液,有毒物质进入伤口且达到一定量级,才会引起中毒。因此,只要在注意不让小孩、老人和宠物误食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安心尝试种植郁金香。
【文稿】柏 珂
【责任编辑】赵 菲
(以上内容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科技生活》周刊、蝌蚪五线谱、《百科知识》杂志、《新民晚报》以及《北京晚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