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870750
白鹿原汉文帝“顶妻背母”之地(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1期
     南陵与薄太后

    由于“地高土厚”,白鹿原也成为适宜修筑帝王及其陪葬陵墓的“风水宝地”。

    在西汉,因为薄太后南陵、汉文帝霸陵、窦皇后窦陵更使得白鹿原成为著名的古代陵寝所在地。

    白鹿原上,三座汉陵绵延毗连,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当地,素有汉文帝(霸陵)“顶妻(窦皇后陵)背母(薄太后南陵)”之说。

    汉薄太后南陵位于西安东南白鹿原上,即今灞桥区狄寨街道鲍旗(当为“薄姬”之谐音)寨村西北800米处,又名薄姬冢,当地俗称“簸箕冢”。

    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太尉周勃发动兵变,铲除吕氏一族,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是为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被尊为皇太后,虽然她没当过一天皇后。

    薄太后身居尊位,却从不擅作威福。对于那些股肱大臣,格外尊重和爱护。一次,文帝轻信谗言,疑心绛侯周勃谋反,将其逮捕治罪。薄太后闻知此事大怒,她摘下冒絮(一种头巾)扔向文帝,说:“绛侯当年身上挂着皇帝玉玺,统率着朝廷禁军,他不在那时谋反,如今退居一个小小的绛县,反而会谋反吗?”文帝自知有亏,连忙派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周勃。

    文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73年),便开始修筑南陵。因为吕后已与刘邦合葬长陵,文帝只好为其母“特自起陵”。因薄太后陵墓在文帝霸陵之南,所以称“南陵”。薄太后在文帝死后两年,即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逝世,遗诏葬于南陵,以便“左望”其夫高祖的长陵,“右望”其子文帝的霸陵。

    南陵北距霸陵4500米,其封土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73米,顶部东西长40米,南北长55米,封土高24米。

    考古工作者曾在南陵陵园西墙外发掘出20座陪葬坑。这些陪葬坑呈南北向排列,共三排,南面两排各7座,北面一排6座。它们一般是口大底小的长方形竖穴坑。坑的大小和深浅,因随葬品的不同而各异;坑内或以条砖砌筑框栏,或置陶棺、木椁等。

    从已发掘的陪葬坑来看,陪葬品有动物、陶俑、陶罐等。从骨骼辨认,动物有犀牛、大熊猫和马,还有羊和狗等,大熊猫和犀牛作为陪葬品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南陵所殉之犀,经鉴定,属于爪哇独角犀,与唐高祖李渊献陵司马道上的巨大石犀为同一种属,其产地应在我国南部地区,如九真、日南等郡(辖境相当今越南部分地区)。这些犀牛,应该是当地统治者进贡给汉朝皇帝、饲养于上林苑中的动物。

    霸陵与“天葬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在灞河西岸,“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灞河,亦称灞水,其原名为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改名滋水为灞水,以宣扬其“霸业”。

    霸陵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东北隅,襟山带水。因山势如凤凰展翅,当地人称之为“凤凰嘴”。这是汉文帝生前为自己选择的一块陵园。据史载,文帝前元九年(公元前171年)始筑霸陵,并在原芷阳县(秦属)的芷阳乡建置了霸陵邑。霸陵邑在霸陵以北。魏晋时期,改汉霸陵县为霸城县。

    汉文帝在位的23年间,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注重节俭,使得“海内殷富”,为汉初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汉文帝也被誉为“文景之治”的奠基者。

    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于未央宫,葬霸陵。在厚葬成风的秦汉时代,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只在白鹿原头“斩原为冢,凿崖为墓,因山为陵”,因而当地群众有“天葬汉文帝”的说法。至今,当地尚有村名“莫陵庙”。

    文帝治霸陵“因山为陵”,除了力求节俭之外,更是为了陵墓安全,防止陵墓被盗。该陵的建制亦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如唐陵大多数“因山为陵”或“依山为陵”。

    尽管霸陵“不起坟”,但“稠种柏树”于墓上,筑陵园围于其中。据文献记载,霸陵“周围三百丈”。

    “窦陵”与窦皇后

    白鹿原西北端有巨冢隆起,远望势如山阜,这就是西汉窦皇后陵,也称窦太后陵。

    窦皇后原为服侍吕后的宫女,后被阴差阳错地派到代国,给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当妃子。汉文帝登基后,窦妃所生长子刘启被立为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按照薄太后的意见,文帝封窦妃为皇后。

    文帝死后,刘启继承帝位,尊其母为太后。窦太后深受汉文帝“无为而治”老庄学说的影响,爱好黄帝、老子言论。景帝和太子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以及外戚窦氏等人都不得不读黄老之书,尊奉其学说。朝廷上下受其影响,施政只总大纲,不务苛繁。她身居尊位达四五十年,襄夫助子,共同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去世,葬阳陵(在今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村)。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窦太后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逝世,与文帝合葬霸陵,从文帝霸陵开始,皇帝与皇后的陵墓不在同一个陵园,而是各筑一座陵园;但这样相邻的两座陵园,仍有“同茔”的性质,即所谓“同茔不同穴”。

    窦皇后陵在霸陵东南1900米,为平地起冢,形如覆斗;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近似正方形;底部东西长137米,南北长143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35米;封土高19.5米,因地势高峻,更显巍峨。

    在窦皇后陵陵园西墙以西1000米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陪葬坑,并发掘了其中的47座。这些陪葬坑分布集中,呈东西向规则地排列为8行,每行少则1座,多则11座。坑内或置陶棺,或筑砖栏,也有的只有土坑而已。坑内出土了陶俑、陶罐、禽兽遗骨和谷物等。

    这里出土的陶俑全是彩绘女侍俑,身敷白色“胎衣”,毛发漆黑,面色绛黄,服装呈红、黄、褐色。陶俑或立或坐,立者拥物,坐者抚琴。女陶俑体态端庄,衣着艳丽,应是宫廷侍女的形象。这些女侍俑或许象征着窦皇后的生前侍女。

    这一批陪葬坑应是汉武帝当年隆重殡葬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时所建。

    长篇小说《白鹿原》于20世纪90年代轰动文坛,也让白鹿原这个地方越来越为今人所知。但白鹿原在历史上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历史上以白鹿为县名也只有两次,但是由于它在古城长安旁边,自古以来的传说与历史就像这个黄土台原一样厚重。

    【责任编辑】赵 菲 (封五昌)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