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870747
沙面百年古街看风云(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1期
     此外,位于沙面南街60号的英国圣公会基督教堂也属同类风格建筑。这三座建筑皆符合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追求雄伟、严谨,体形规整,稳定典雅;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基座,以古典柱式和各种组合形式为建筑主体,加以细部装饰。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流行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由于折衷主义建筑往往在其他风格上加入巴洛克装饰,故也被称为新巴洛克式。

    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在沙面比比皆是。漫步沙面,最容易发现的就是白天鹅宾馆对面的沙面大街59号,那里原来是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这所洋行当年曾作为四大企业之一垄断了华南地区的石油和煤油市场。后来,这里也曾作为德国领事馆。

    位于沙面南街44号和46号的原英国领事馆(含东座与西座),其正立面采用曲面;东立面首层采用拱券门廊,上层为柱式外廊;南立面采用巨柱,上下两层为不同形式的外廊;西立面以实墙为主,加上装饰性外挑阳台和柱式,三个立面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其坡屋顶采用中国琉璃筒瓦、勾头滴水齐备并有起翘的翼角,瓦的铺砌方式也与中国传统大屋顶类似,体现出英国建筑追求东方情调的浪漫色彩。

    券廊式建筑的特点是平面简单,立面是连续的拱廊组合,形式简洁,线脚明朗,而无其他装饰。这种建筑形式是西方建筑传入东南亚后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产生的,故俗称殖民地式。

    沙面的浪漫主义风格建筑不多,露德天主教圣母堂是沙面唯一的典型浪漫主义建筑,它位于沙面大街14号,正面分为上中下三段式,墙面上有数不清的垂直线条,门和窗都是向上的尖券状,顶上是一个重重叠叠的尖顶,这些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特点。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建筑潮流。沙面一街16~20号,为“国际式风格”的平屋顶多层单元住宅,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这种趋于实用性价值的建筑风格,不仅丰富了沙面建筑群文化,而且体现了沙面的文化包容力。

    位于沙面南街50号的瑞记洋行是华南第一幢钢筋混凝土建筑,其建筑正面直到二楼由花岗岩构成,外墙为砖和混凝土,其他部分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建筑曾装有广州第一部电梯。有学者更称之为“华南地区第一幢真正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粤海关俱乐部。1859年,英国人在沙面东桥口北侧建起一幢海关宿舍楼,专供外籍关员及其家属居住。随着洋人关员的增多,他们决定把原宿舍楼拆卸扩建新楼。1904年夏天,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在设计竞标中获胜,成功创作了这座美丽的“沙面红楼”(现在沙面大街2、4、6号)。红楼高3层,全楼大小房间41间,另有储物地窖;由于外墙全用红砖砌筑,故人们习惯称其为“红楼”。整个红楼造型独特,色调鲜明,建造精致,屋顶为合金波纹瓦,建筑的两侧耸立着两个圆锥形尖塔,像童话中的城堡。它是沙面建筑群中的精品。而它的设计者——帕内,其后佳作不断,事业蒸蒸日上,被誉为“建筑师中的建筑师”。1914年,帕内在澳大利亚为自己设计了一栋小楼,并命名为“沙面”,借此缅怀在广州沙面的美好岁月。

    “怡和”与“太古”

    租界时代的沙面是洋行的集中地。所谓洋行就是外国在中国的大公司或大商行的统称。小小一个沙面租界有洋行数十家之多,其中,英国占了十多家,最有名的老字号是“怡和”与“太古”。今天尚存的英商怡和洋行仍沿用旧日的字号。西濠二马路的怡和大街就是该行当年的所在地。

    怡和洋行的创办人是英国人查顿(港译渣甸)和马地臣(港译勿地臣),因此怡和洋行的英文名称是“查顿马地臣有限公司”。

    查顿原是东印度公司轮船上的医生,后任广州英商会主席。马地臣是个鸦片商,他于1818年来广州从事鸦片走私活动。二人于1828年加入英国人莫克尼亚克在广州开设的莫克尼亚克洋行。1832年,莫氏回国,马地臣与查顿利用他们与怡和行主伍绍荣的特殊关系,将莫克尼亚克洋行改为怡和洋行。到1843年,怡和洋行由广州迁往香港。后来在沙面南街50~52号设分支机构。

    怡和洋行的创办人马地臣从海盗起家,在中国沿海一带靠走私鸦片而暴富,后来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又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60年还被清政府任命为粤海新关新设立的黄埔分关副税务司。洋人当上了中国的官,堪称奇迹。

    时至今日,“怡和”在香港仍是英资的老大哥。

    日本人内藤英雄曾在其著作《广东志》中提到:“英国侵华,怡和洋行担负着的使命与英国侵略印度时东印度公司所担负着的相同。”

    太古洋行设在沙面南街50号。房子用红砖砌结,立柱与横阵是米黄色,与其他地方的太古洋行办公大楼建筑式样相同。

    太古洋行的名字是个从译音产生的专有名词。据说,太古洋行最初在中国做生意时,其大班是个西方女子,而其他洋行的大班多是男性。中国商人对此也感特异,便把这洋行称为“大姑行”。“大姑”是中国人特别是广州人对妇女的尊称。由于太古洋行的英文名是由两个姓氏组合起来的,洋人也感到译为汉语繁复而拗口。如按中国人的习惯呼“大姑洋行”,未免太俗气,便利用其谐音称为“太古”,并拼写成英文TAIKOO。在该洋行的产品包装上或其下属机构同样使用这一名称。

    太古老板的后代,在今天成了香港十大富豪之一的“施怀雅家族”。

    返璞归真路

    广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沙面是广州现存最完整、最典型、价值最高的历史文化街区。

    1946年,国民政府正式收回沙面租界。1949年,广州解放后,沙面遗留建筑部分给单位使用,大部分安排居民入住。居民数量暴增为租界时期的3倍。

    由于沙面原有建筑大多是为银行或洋行设计,房间空阔,格局并不适合居住。为了住进更多的人,居民在楼内打隔断,搭阁楼,楼外和楼顶加建房屋。壁炉被认为不符合岭南生活需要,拆除改为壁柜,铸铁壁炉架一律卖废铁。更有许多人拆墙、拆门、拆窗,将外廊封闭为房屋……由于长期超负荷使用,沙面部分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已成危房,破旧不堪。

    1996年,沙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广州沙面建筑群保护规划》出台。此规划确定沙面建筑群的保护范围为整个沙面岛,其中包括同一时期内所形成的街巷布局、河涌、树木等。这是全国首例对文物保护建筑群进行的单项规划。沙面的保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保护及其之后的“卸妆”令沙面文物建筑终于露出真容,成为广州旅游的热门街区,被餐饮等服务行业看好。然而,关于保护和利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是在保护中利用,还是在利用中保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责任编辑】赵 菲 (沙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