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2)
7.智齿不疼就不用拔?
流言:大部分人都会长智齿,智齿可引发炎症和不适,但也有一些人的智齿从来没“惹过事”。许多人认为,长了智齿,不疼就不用拔。
真相:智齿,指的是第三颗磨牙,生长在牙槽骨最里面。大多数人会在16~25岁时萌出智齿。即使智齿暂时不疼,也不要大意,它可能引发多种问题。阻生的智齿可导致食物塞入缝隙,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深处,难以有效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龋齿,周围的软组织可能因此发炎,智齿周围还容易形成囊肿或肿瘤。
有的人暂时没有炎症反应,但智齿的存在是巨大的健康隐患,可能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出现感染,形成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口底多间隙蜂窝组织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特别对一些孕期女性,更有可能造成意外发生。
因此,是否拔智齿需要拍牙片进行判断。如果出现 智齿不易清洁、发生严重蛀牙或者可能威胁到邻牙以及顶在邻牙上,智齿对面没有对咬牙等情况,最好拔除。
8.食盐加碘是绝密的“灭华I3050工程”?
流言:微信圈里疯传,全世界公认碘化钾的安全性远远大于碘酸钾,后者的毒性比前者大10倍。中国碘盐强化使用碘酸钾,是国际反华势力的一个大阴谋——“灭华I3050工程”。
真相:碘强化一般通过碘盐来实现,碘化钾或碘酸钾是最常见的碘剂。碘化钾的溶解性好,可以雾化后喷在干燥的盐上,但它化学性质不太稳定,极易氧化并失效。要想避免碘流失,需要盐的纯度高于99.5%,水分低于0.1%,同时添加稳定剂和干燥剂。
相比之下,碘酸钾对盐的纯度要求不高,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且不需要稳定剂和干燥剂。其溶解度虽然不如碘化钾,但溶解度并不影响碘强化。此外,尽管碘化钾的价格比碘酸钾便宜,但如果考虑到碘的流失,其综合费用其实更高;而且,由于碘的流失程度参差不齐,使用磺化钾的食盐的补碘量也不易把握。
美国的碘盐确实使用碘化钾,但印度、印尼、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则使用碘酸钾。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根据多国经验总结,认为每天摄入0.2~0.4毫克碘是合适的,不超过1毫克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即使按目前全球最大的使用量推算,通过碘酸钾摄入的碘也不会超过适宜量。
9.饮用高锰钢电水壶烧开的水会损害记忆力?
流言:日前有消息称,55.6%的电水壶样品及22.2%的榨汁机、豆浆机使用高锰钢,其锰含量在10%左右。专家称,食品容器加热后,会把容器里面的锰溶出来。锰摄入超过一定标准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导致记忆力衰退。
真相:只有材质中铬含量超过18%、镍含量超过8%的不锈钢,才能真正“不锈”。不锈钢产品的安全性在于用料合规。由于镍的价格是锰的10倍,某些不锈钢产品厂家便有意减少铬含量或用锰代替镍。这有可能使不锈钢表面铬的氧化保护膜极易被破坏,从而导致金属超量析出。
其实,说到锰中毒,与其盯着“高锰钢”水壶,不如关注大气污染。为了防范铅污染,汽油中的抗爆剂——四乙基铅逐渐被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所取代;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锰随汽车尾气排到大气中,被人们吸入。
10. 再也不用担心胆固醇的摄入了?
流言:美国农业部在2015年膳食指南中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真相:这的确是真的。人体每天大概需要1000毫克的胆固醇,其中饮食摄入约占20%~30%,其余则通过肝脏自主合成。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偏高或偏低都不好,可能预示着肝脏有问题或身体存在其他健康风险。正常饮食下,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少于人体所需,其余则需要人体另外合成。因此,通过“少吃胆固醇而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不可取。引发人体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基因、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等。从饮食角度来讲,单纯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更关注饮食的总量和比例。
【责任编辑】赵 菲
流言:大部分人都会长智齿,智齿可引发炎症和不适,但也有一些人的智齿从来没“惹过事”。许多人认为,长了智齿,不疼就不用拔。
真相:智齿,指的是第三颗磨牙,生长在牙槽骨最里面。大多数人会在16~25岁时萌出智齿。即使智齿暂时不疼,也不要大意,它可能引发多种问题。阻生的智齿可导致食物塞入缝隙,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深处,难以有效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龋齿,周围的软组织可能因此发炎,智齿周围还容易形成囊肿或肿瘤。
有的人暂时没有炎症反应,但智齿的存在是巨大的健康隐患,可能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出现感染,形成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口底多间隙蜂窝组织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特别对一些孕期女性,更有可能造成意外发生。
因此,是否拔智齿需要拍牙片进行判断。如果出现 智齿不易清洁、发生严重蛀牙或者可能威胁到邻牙以及顶在邻牙上,智齿对面没有对咬牙等情况,最好拔除。
8.食盐加碘是绝密的“灭华I3050工程”?
流言:微信圈里疯传,全世界公认碘化钾的安全性远远大于碘酸钾,后者的毒性比前者大10倍。中国碘盐强化使用碘酸钾,是国际反华势力的一个大阴谋——“灭华I3050工程”。
真相:碘强化一般通过碘盐来实现,碘化钾或碘酸钾是最常见的碘剂。碘化钾的溶解性好,可以雾化后喷在干燥的盐上,但它化学性质不太稳定,极易氧化并失效。要想避免碘流失,需要盐的纯度高于99.5%,水分低于0.1%,同时添加稳定剂和干燥剂。
相比之下,碘酸钾对盐的纯度要求不高,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且不需要稳定剂和干燥剂。其溶解度虽然不如碘化钾,但溶解度并不影响碘强化。此外,尽管碘化钾的价格比碘酸钾便宜,但如果考虑到碘的流失,其综合费用其实更高;而且,由于碘的流失程度参差不齐,使用磺化钾的食盐的补碘量也不易把握。
美国的碘盐确实使用碘化钾,但印度、印尼、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则使用碘酸钾。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根据多国经验总结,认为每天摄入0.2~0.4毫克碘是合适的,不超过1毫克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即使按目前全球最大的使用量推算,通过碘酸钾摄入的碘也不会超过适宜量。
9.饮用高锰钢电水壶烧开的水会损害记忆力?
流言:日前有消息称,55.6%的电水壶样品及22.2%的榨汁机、豆浆机使用高锰钢,其锰含量在10%左右。专家称,食品容器加热后,会把容器里面的锰溶出来。锰摄入超过一定标准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导致记忆力衰退。
真相:只有材质中铬含量超过18%、镍含量超过8%的不锈钢,才能真正“不锈”。不锈钢产品的安全性在于用料合规。由于镍的价格是锰的10倍,某些不锈钢产品厂家便有意减少铬含量或用锰代替镍。这有可能使不锈钢表面铬的氧化保护膜极易被破坏,从而导致金属超量析出。
其实,说到锰中毒,与其盯着“高锰钢”水壶,不如关注大气污染。为了防范铅污染,汽油中的抗爆剂——四乙基铅逐渐被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所取代;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锰随汽车尾气排到大气中,被人们吸入。
10. 再也不用担心胆固醇的摄入了?
流言:美国农业部在2015年膳食指南中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真相:这的确是真的。人体每天大概需要1000毫克的胆固醇,其中饮食摄入约占20%~30%,其余则通过肝脏自主合成。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偏高或偏低都不好,可能预示着肝脏有问题或身体存在其他健康风险。正常饮食下,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少于人体所需,其余则需要人体另外合成。因此,通过“少吃胆固醇而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不可取。引发人体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基因、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等。从饮食角度来讲,单纯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更关注饮食的总量和比例。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