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867285
乔家路沪上老城厢最后一块“里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3期
     王一亭乐善好施,凡属慈善之事,不分国籍,无不全力助之。吴昌硕称其:“以慈善事业引为己任,绘图乞赈,夙夜彷徨,不辞辛苦,于是四方之灾黎得以存活者无算。”1911年,王一亭兼任国民政府赈救委员会委员,组织与联系沪上慈善事业多至百余起。他本人创办了多家慈善机构。每届冬令,还筹设庇寒所,收养流民,历久不倦。1919年,豫、鄂、皖、苏、浙五省遭大水灾,上海国际救济会及慈善团体联合会推选王一亭为会长。其后的十余年中,王一亭陆续捐募赈款逾一亿元白银,救助了15个省的灾民。时人曾评价王一亭:“古谊可则,处世谦恭,居心正直,高山景仰。”

    梓园原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进士周金然构筑的中式园林——宜园,内有假山、凉亭、荷花池等,并设置乐山堂、吟诗月满楼、寒香阁、快雪时晴、琴台、归云岫、宜亭等诸多胜景,显示出清代园林艺术的风情。乾隆年间,归乔光烈所有。咸丰年间,又归富商郁氏,改名借园。清末民初时,成了王一亭的家,他在这里一直住到1938年。因园中有棵百年古梓树,便改名梓园。王一亭还将自己的新住宅建于其侧。他在梓园里饲养了诸多鸟类,供其绘画写生之用。

    1922年,应王一亭的邀请,著名物理学家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和夫人来到中国,曾在梓园作短暂停留。

    70余年前,侵沪日军铁蹄踏入梓园,乐山堂、寒香阁、琴台、宜亭、假山等玉碎一片,精美的清代园林毁于战火。小园从此春色不再,原址只残存气派的门楼、两层塔式洋房和有着高大飞檐的佛阁,还有门楼下一棵倾斜而孤单的夹竹桃和边上的一棵梓树。

    如今,走过那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梓园沿街两层西式骑门楼上的罗马柱浮雕、穹形的门窗、大门门楣上面苍劲的“梓园”两字——据说,那是吴昌硕的手笔。在房子的西侧,依稀可以看见当时的长廊,与门口的牌楼相连在一起。经过长廊,进入园内,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塔式洋楼出现在眼前。在洋楼的后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两层佛阁,风格融合中西,十分罕见。佛阁内,仍然保留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浮雕横梁。佛阁后,是一排五开间宽敞古雅的明代中式平房书斋,有着大大的斜坡屋顶、高高的廊柱、雕花的落地门窗。这排平房过去是王一亭的客厅、书房、画室和举办各种雅集之处,吴昌硕、张大千等画坛名流曾常聚会于此。

    梓园最风光的日子应该是1936年12月的一天。那天,蔡元培、梅兰芳、吴铁城、刘海粟、戴季陶、张静江、黄金荣、杜月笙等各界名流都来到梓园,为王一亭祝贺七十大寿。

    “徐一角”与九间楼

    在老城厢内,明代就有“潘半城,徐一角”之说。所谓“徐一角”,是指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成名之后,未改门庭,依然偏居城内一角,也即是今日地处乔家路上的九间楼。

    徐光启故居在乔家路234至246号,这一排楼房原来共有上下各九间屋,故俗称九间楼。九间楼是徐光启诞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建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是目前上海市区保存的唯一明代民间楼房。明代所建徐宅,原有百余间,今天残存的仅是当年徐宅最后一进——“后乐堂”的一部分。

    徐光启信奉天主教后,回故居经过南京时,特邀意大利人郭居静来沪传教。郭氏刚到上海时,就寓居于九间楼。翌年,徐光启在宅旁建第一天主堂,委任郭氏主持堂务。从此,老城厢便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天主教的发源地。其后,徐光启辞官归故里,便寓居在九间楼里,写出了《农政全书》。

    “八一三”时,九间楼遭遇日寇轰炸,被毁两间。后屡经修葺,现仅存上下各七间,但人们仍称其为九间楼。

    九间楼为木构架结构两层建筑,小青瓦双坡出檐屋顶,一层设有坡檐。建筑正面为木板墙壁和门窗。解放初期,九间楼内尚有明代古井三口及房内斗拱等饰物。因房屋屡经修缮,已失原貌;但明代楠木梁柱依然完好,柱础、斗拱、雀替亦是明代旧物,节点的斗拱和部分梁与栿上的卷水云花纹尚存,宽厚的楼板也是明代遗物。

    1956年文物普查时,居住在这幢楼里的徐氏后人将徐家珍藏的徐光启绢质画像及明代崇祯皇帝赏赐给徐光启的“诰命”两件文物捐献给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由于九间楼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1月7日,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九间楼被列为上海市纪念地点,在其故居前立了一块写有“明光启故居”的石碑,以纪念徐光启在早期科学事业上的贡献。

    “郁半城”与“宜稼堂”

    乔家路与巡道街相交处的乔家路77号,曾是老城厢大名鼎鼎的沙船世家、清代船王郁松年在150年前造的“宜稼堂”。

    家资巨万的郁松年(号泰峰)于清咸丰五年(1855)把上海县南半城加固修葺,并加高3尺;因此,人称“郁半城”。

    郁泰峰老宅始建于清道光初年,为“三进九庭心”式的创新建制。其宅坐北朝南,坐落于乔家浜北岸(今乔家路77号),前为一排六开间上下两层的大门楼,底层中间两大间为出入通道,称“墙门间”,内置“肃静”“回避”硬牌。其楼并排六间大间为灯楼,每间有六扇花格明壳窗,中间都挂一盏大红灯笼。入夜,六灯齐放,将宅前的乔家浜水映得通红。

    穿过墙门间,便是沿门。其木制的门槛特别高,人们进出,需先将上层木槛卸下。门后为第一进,东西为两层楼厢房。当年,东厢房为郁泰峰的外书房,内悬“肆雅书庐”匾额。厢楼北正中,为宽大高爽的正方形大厅,厅中四根柱子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大厅屏门上方的横枋上雕有立体感很强的戏文图案,正中雕有镂空花纹,嵌有八卦图案。此处原悬有一块“田耕堂”匾额。正梁上原悬有一个金色蟠龙龛,龛内珍藏着清咸丰皇帝赐封郁泰峰“从二品顶戴”的圣旨。此龛正对面,原悬有一块钦赐“功襄保赤”匾额。大厅后面为第二进内宅,其格局呈五开间代东西两层楼厢房。前原有沿门,门楣上镌刻着“竹苞松茂”四字,今沿门已废。此进楼上楼下共14间房,当年名闻大江南北的“宜稼堂”藏书楼就设在这一进的客堂楼上。再往后为第三进,建筑格局同第二进。原客堂楼上悬有“述训堂”匾额。第二、三进楼与楼之间都是相通的,在建筑上叫走马楼,即在二三进楼房的小天井上都建有连接后进的过道,便于郁氏家眷互相走动,不必上下楼梯穿庭过院。前三进的东西厢楼共有六幢,为便于采光通风,每幢厢楼都设有一个从底层到二层的小天井,共计六个,加上三进的三个大天井,总计为九个,故称为“三进九庭心”,表现了江南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在该住宅的三进房屋间,各建有甬道通向宅旁的备弄,备弄一头通向“墙门间”,另一头通向宅后。原来在此宅的东西两侧还建有东厅,郁家举行喜庆婚丧时,为宾客休息场所。东厅前有小戏台,东厅后有小假山、书斋,当年为郁泰峰与文人雅士谈诗论艺之处,如今已荡然无存。

    郁泰峰“三进九庭心”住宅,在当时的上海可以说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豪宅。进出这座豪宅的,不是高官巨贾,就是文人雅士。

    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将女儿续弦给郁泰峰之子时,那场盛况空前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办的。清廷高官李鸿章、左宗棠也前来贺喜。

    到“宜稼堂”藏书楼寻觅珍本的名流士绅也很多,除李鸿章是常客外,丁汝昌等也曾前往看书、借书。之后,上海名士王韬等人成为该堂的座上客。这座住宅还掩护、培养过革命志士。当年,邹韬奋为躲避特务搜捕,秘密来此躲藏;郁氏后裔郁鸿顺也从这座住宅投身革命,后成为东北新闻界领导人;郁氏后裔郁树铨在这座住宅中为共产党地下组织印制宣传文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名郁钟正)乃郁家第六代子孙。

    充满传奇色彩的郁宅为墙门重重、结构紧凑的典型清代住宅建筑,如今虽房屋陈旧,但水石地面、木雕斗拱、水磨石门框、石柱、石刻门脚、砖雕门楣等犹在,从中不难想象昔日的风华。

    【责任编辑】赵 菲 (惜珍)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