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952294
宫廷医者(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7期
     特殊的医者群体

    御医与太医有一定的区别,御医有些供职于太医院,也有些是来自于地方举荐的名医。“御”字表示对帝王的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汉语里这样的词汇很多,如御旨、御览等;故御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皇帝、妃嫔、皇子等皇室成员。《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这些天潢贵胄大多锦衣玉食、四体不勤,又多尔虞我诈、劳心思虑,因此他们的病情相较于普通人多少有些差别,作为御医须格外用心。

    在特殊时期或危机时刻(如皇亲国戚、国家重臣生命垂危之际),御医也会被任命去医治重疾,甚至有时皇帝也可能把御医赠予功勋卓著的大臣贴身治疗,期限不等。如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曾连连解围边疆吃紧战事,救国于危难之中,由于其阵前督战腕部受重伤,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治疗,后来还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他的治疗和保健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御用之医并不代表身份也随之高贵,御医们为王公大臣治病,还得处处谨慎。针灸一法尤为典型,由于伤及发肤,断不敢轻易为皇族使用,若遇流血之法,甚至可能伤及性命。明代盛寅欲用破血之剂医治东宫妃月经不通,先是被怒斥而不用,后又将其锁于禁中。随着皇权的加强,这种治病之难愈加凸显。在皇权达到顶峰的清朝,御医为帝后治病几乎毫无尊严可言。如御医们在为慈禧太后诊病时就须先行一跪三叩首之大礼,膝行至几前诊脉,战战兢兢。统治者们如此师心自用、恐怖威压,使御医们的医治水平也大打折扣。

    诊疗中的“男女大防”

    旧时医术常为家传,且多传男不传女,故当时行医之人多为男性。由于儒家伦理中“授受不亲”观念的束缚,男医生在为女性患者诊治时有诸多的麻烦和不便,因此,历代医者一直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小儿;宁治十小儿,不治一妇人”的说法。特别是皇帝后宫的妃嫔女眷,身为男性的太医尤其不得轻易接触。历朝历代都有规范后宫女人就医行为的规矩,即使病得再重,也不能私下里随意请男性太医入宫诊病。即便太医被允许进入后宫看病,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六月,命礼臣议宫廷制度时特别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目的是为“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因此妃嫔生病只能根据病情让医生开具药方,即所谓“以证取药”。

    宫闱之外的民间女性同样受当时礼教的禁锢。女子生病特别是患了妇科疾病往往羞于启齿或语焉不详,有的病人甚至宁死也不愿意公开病情。元明善的《节妇》中,记载了一位乳房生疮溃烂的寡妇马氏,她说“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从而拒绝治疗,以致命丧黄泉。除了这种极端状况,一般情况下女性诊病时会用纱巾或扇子“蔽面”。明代名医李梴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中提到了为女患者看病的注意事项:如果为妇女诊病,需要先向病人家属询问症状和饮食习惯;若病重则在床前隔着纱帐就诊,不重则在闺房门外隔着幕布诊治,并且必须用薄纱将手盖住;如遇到寡妇和未婚女子要更加谨慎。他还特别指出,遇到女病人家庭困难,医生要“自袖薄纱”。

    在传统时代,太医系统是否有效,不仅关乎皇室公卿的生老病死,甚至有时也关系到王朝的稳定和兴衰。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太医们的处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终日小心翼翼,有时却只换来满腹辛酸。此外,在医官群体内部,相互嫉妒排挤、结党营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太医们虽表面光彩、荣受天眷,但终究也有说不出的苦楚。

    【责任编辑】王 凯 (杨晓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