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952151
崖壁上的敦煌(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7期
崖壁上的敦煌

     清代光绪年间编纂的《宁明州志》中记云:“花山距(州)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和各学科专家曾多次对左江流域的岩画进行过科学考察,人们在左江两岸新发现了多处画址,搜集了不少新材料,访问、记录了许多有关左江岩画的民间传说,还组织专门人员临摹了各画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充分调查记录了左江花山岩画的保存现状,并对其周边的考古遗址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花山岩画都画了些什么?

    左江花山岩画画面内容丰富,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缩影,真实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从具体图像上来讲,画面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人物、器物和动物等三大类。

    人物图像是左江岩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占全部图像的80%以上。每处岩画均以人物图像为主,其形态主要有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的性别特征并不明显,大部分有头饰,且形式多样;侧身人像面向左或向右,手脚向同一侧伸展。其中一部分有头饰,但不如正身人像复杂。部分人像可以看出性别,但大部分图像性别特征并不明显。

    与人物图像伴生、能够辨明器物种类的图像,主要有剑、环首刀、钟等。刀剑多斜佩于正身人像腰间,个别的则拿在手上。钟大多成组悬挂于架上,个别独放。钟架置于正身人或侧身人像的行列中。

    动物图像可分为兽类和飞禽两大类。兽类图像数量较多,均为侧身,大部分位于形体高大的正身人像脚下,个别位于正身人像旁侧或头顶上。其姿态基本作奔跑状和站立状,有的写实性较浓,有的则简化、图案化。大多数兽类身无饰线,一些有毛刺状饰线。兽头向左或向右,如上方正身人像腰佩刀剑,则兽头与刀剑首同在一侧。对于这些形象所代表的动物,大部分当为狗,可能还有别的动物,至于具体是何种动物,因其形态特征不甚明显,尚难以确定。飞禽类图像数量很少,且多已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故而很难辨认。

    圆形符号数量较多,仅次于人物图像,而且形式多样。除了少数属于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外,大部分应当为铜鼓。在左江岩画绘制时期,铜鼓已经产生,其在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将这些图像释为铜鼓当无疑义。

    除了以上内容,在左江岩画中,还有一些未完成的图像,它们为学者分析岩画的制作技法提供了线索。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崖壁上绘制这些图案呢?各时期人像特点

    有学者认为,不少岩画画面为众多侧身人围绕着一个形象高大的正身人,正身人像下方有犬类图像,高度格式化的人物动作形态和画面格局表明,岩画内容当与祭祀和崇拜有关。

    还有学者从图像中有环首刀这种兵器和铜鼓作为战鼓来推断,画面可能反映的是战争前祈求胜利的场面。

    另有学者根据岩画普遍绘制在江水转弯处这种特殊位置,认为岩画可能是作为路标或者用以标示势力范围。

    当地民俗文化研究者认为,花山岩画反映的是稻作生产和人们为生产而举行的宗教祭祀仪式场面。人们通过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表达对太阳、月亮、铜鼓、田地、青蛙、生殖、鬼神等的崇拜,以祈求稻作丰收和种族繁衍。

    有学者表示:“左江流域的天空、山川、河流三者组成的空间是一个复制的小宇宙,它是骆越先民朴素的世界三分模式宇宙的展现。载有岩画的山体是宇宙的中心,是一个三界的交合处,也是三界最易沟通的地方。这一地区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生’的希望,也可以轻易把人们带向‘地狱之门’。这种能够给人们带来生死的强大能量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神界,描绘在山体上的岩画则是先民期望在圣地与神灵沟通获得神力的表现方式。骆越先民渴望与神界保持联系,并因此而获得生命永生、生产繁衍的力量。”

    花山岩画绘于什么年代?

    据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及画面内容与当地考古出土遗物装饰形象等的比对,人们推测左江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大致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后经历了700多年。

    除了分析绝对年代,考古学家还分析出了岩画的相对年代。在花山岩画中,正身人像是画面中的主体图像,尽管姿态千篇一律,但其具体形态还是有若干变化和差异。考古学家据此最终推测花山岩画由四个发展阶段构成,各阶段的人像图案有很明显的差别:

    第一期相当于战国早中期,是开创期,有较浓厚的写实意味,图像种类不多。正身人像圆头细颈,身体有两种形态:一种呈粗柱形,胸与腰同宽;一种为宽胸细腰,似倒三角形。

    第二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鼎盛期,是岩画地点、图像种类和数量最多的阶段,但图像的写实意味已变淡,开始具备图案化的某些特征。其正身人像头颈不分,连成一个粗短或粗长的长方形,身体同样有两种形态。

    第三期为西汉中晚期,仍然处于鼎盛阶段,因而保持了第二期的诸多特点,但岩画地点、图像种类及数量已有所减少,似乎开始从发展巅峰下滑,而且图像更为图案化。正身人像头颈不分,连成一个长方形,身体细长,上下同宽较少,多为宽胸、细弧腰、侈胯,整体构图严谨工整。

    第四期为东汉时期,已趋衰落,故而岩画地点、图像种类及数量大为缩减,图形高度简化和图案化,完全丧失了第一时期的写实意味,而且前三期图像所表现的浓烈、庄重的气氛也大为减退。正身人像高度简化,身体各部均以同样纤细的线条绘制而成。

    花山岩画是谁画的?

    近半个世纪的民族史研究成果让学者们对花山岩画的制作族属有相对统一的看法。左江流域与其北的右江流域以及东部的南宁盆地,自古以来是壮民族的聚集区域,壮族认为是他们的祖先骆越人创作了岩画,岩画所表现的也是早期壮族的历史画面。 (房堃 张亚莎)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