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碳”和“炭”(2)
“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也从侧面说明原料来源主要成分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即碳酸钙的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这也是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粉骨碎身浑不怕”是指将白色块状的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白色粉末状的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钙(颜色为白色),属于化学变化。建筑工业上常利用石灰浆体的硬化,也就是用这个反应来砌砖砌墙、粉刷墙体;化学上也经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里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的形成也是因为发生了这个反应。
焰火与卖炭翁
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木炭、硝和硫磺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从其名称中的“药”字可见一斑。在火药中加入发光剂或发色剂,就可以制成瑰丽多彩的焰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爆竹”的化学原料就是火药;隋炀帝也有诗描写焰火,如“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之句……可见唐宋时期,中国古人就在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了火药的使用方法。
不光是由炭制成的火药,炭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的开头四句,就描写了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伐薪烧炭”是树木燃烧过程,有新物质木炭生成,是化学变化;“满面尘灰烟火色”说的是树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这是一个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两鬓苍苍十指黑”说明了木炭是黑色的。白居易在《和自劝二首》一诗中写道:“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此处的麸炭就是桴炭,是轻而易燃的木炭。再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云:“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成语“雪中送炭”就来源于此诗,指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
今天,随着电、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使在农村,木炭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随着生态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用木炭差不多成了污染环境的代名词。木炭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只能留在文献中,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
【责任编辑】张小萌 (王洪鹏)
焰火与卖炭翁
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木炭、硝和硫磺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从其名称中的“药”字可见一斑。在火药中加入发光剂或发色剂,就可以制成瑰丽多彩的焰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爆竹”的化学原料就是火药;隋炀帝也有诗描写焰火,如“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之句……可见唐宋时期,中国古人就在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了火药的使用方法。
不光是由炭制成的火药,炭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的开头四句,就描写了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伐薪烧炭”是树木燃烧过程,有新物质木炭生成,是化学变化;“满面尘灰烟火色”说的是树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这是一个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两鬓苍苍十指黑”说明了木炭是黑色的。白居易在《和自劝二首》一诗中写道:“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此处的麸炭就是桴炭,是轻而易燃的木炭。再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云:“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成语“雪中送炭”就来源于此诗,指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
今天,随着电、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使在农村,木炭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随着生态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用木炭差不多成了污染环境的代名词。木炭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只能留在文献中,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
【责任编辑】张小萌 (王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