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949954
盐“道”西沱(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8期
盐“道”西沱

     西沱,一座古风古韵犹存的小镇,位于长江南岸的腹心——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作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同时入选的周庄、乌镇早已名扬四海,而西沱却鲜有人知,如今门可罗雀。早年前,“重庆映像·巴渝新十二景”进行大众票选,在票选如火如荼进行期间,古镇排名暂居第一的西沱,留下的却是大众的不解以及“默默无闻”的评价。一个“默默无闻”,就将这自古以来的深水良港、巴盐古道的起点站草草带过,令人感触顿生。其实,旧时的西沱并不似这般寂寞。“北抵江岸,忠万交邻西界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都邑也,置塘汛,且设巡检驻之”,清乾隆时期《石柱厅志》上是这样记载的,只言片语就早已勾勒出它熙熙攘攘、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更有后人如此描绘西沱的百卉千葩:“巴盐古道通川鄂,云梯水埠连川江;千船万帆朝龙眼,三教九流汇乡场;会馆寺院戏楼闹,店铺客栈力夫忙;火龙入江夜喧嚣,灯火云梯架天上。”

    时过境迁,奈何繁华笙歌皆落尽,惊艳了岁月,却斑驳了自己。西沱的从容与沧桑,就让盐娓娓道来。

    “川盐济楚”商贾集

    一代文豪苏轼曾云:“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可见,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如此,盐的行销制度格外严苛。在封建社会,盐的行销制度称作“禁榷”,“禁”,止也;“榷”,则为独木桥,也就是此类商品实施专卖制度,产区所产的盐仅限于在某一区域实现行销,不容变通。

    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骤变,川盐的行销范围也因势扩而充之。首次“川盐济楚”发生在清咸丰三年(185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太平军定都南京后,阻断了淮盐的行销通道,导致淮盐一时无法运至湘鄂地区。淮盐供应量的锐减,造成了楚岸无盐可食的局面,由此也拉开了“川盐济楚”的序幕。与川盐一样,淮盐也是由产地命名,是指产自淮河南北两岸的海盐,长久以来独占楚岸市场。楚岸,指的是湖南、湖北以及周边州县地区,地域广阔人丁旺,却素不产盐,所食之盐皆靠外援。如此一来,淮盐的供应不畅同时也牵扯住盐课的税收,因此,户部议准:“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销。”清政府饬令“川盐济楚”。在此之后,抗日战争爆发,相继沦陷的沿海一带,其各大海盐生产设备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使得食盐的供给与运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川盐挑起了供应军需的重担,再次济楚,解了楚岸的燃眉之急。

    这济楚的川盐不仅解了楚岸的急,迈出了巴盐古道的第一步,同时还为西沱的繁盛助了一臂之力。说起这巴盐古道与西沱,盐总是它们之间最密切的联系和最直接的纽带,因此,也就不得不提它们与盐之间不解的缘分了。一说是因为古时三峡航道的险滩较密集,极容易发生翻船,而食盐又易溶于水,故盐商遂弃水运改陆运,在西沱镇汇集周县济楚的盐,由此地出发,经巴盐古道运达楚岸。《华阳国志·巴志》上载道:“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以产盐而闻名的监、涂两区域正隶属于忠县(旧临江县),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的西沱古镇,咫尺处便是忠县,充分印证了这一说法。还有一说,从西沱济楚的盐并不完全都来自西沱周县,也有长江上游的盐商用船将盐运送至此,再从西沱出发至楚岸。虽众说纷纭,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沱古镇因“川盐济楚”成为了巴盐古道的起始处。

    乘着盐的东风,丝绸、蜀绣等特产货物也在此地进行流通,于是,西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商贾云集地、货物中转站。一时,走卒小贩、富商巨贾都流连于西沱,此处便是一派商铺林立、寺立庙起的蓬勃景象,虽未及“参差十万人家”,但也“商如流水贾如龙”。西沱,自古便繁华。

    江天一色云梯街

    若“川盐济楚”为旧时人来人往的西沱添了砖加了瓦,那云梯街则是推了波又助了澜,为巴盐古道的盛景添了一笔浓墨重彩。云梯街,始建于汉末,全盛于清中叶,是西沱的场镇,同时也是中国第五大古道——巴盐古道的起点。它西起长江岸边,依山取势,爬上了方斗山山脊,蜿蜿蜒蜒。异于长江沿岸其他建筑,云梯街街道的建制并未采用与江河并行的常例,而是全程垂直于等高线,被誉为“长江沿岸最古老的奇特建筑明珠”。云梯街长约2500米(三峡枢纽工程蓄水后,淹没了其近五分之一的街道),坐百余梯台,拥千余梯步。雾气弥漫时,站在长江岸边仰望,江声呜咽不止,会产生一种云梯街直插云天的错觉,仿佛由此就可以通向天庭仙境,也因此得名“通天街”。

    云梯街整体街道皆由三尺青石板铺就,百余个转折梯台如洒落的音符般穿插于其间,抑扬顿挫。千步云梯的两侧是土家族与汉族传统建筑的结晶,既建“吊脚丝檐转角楼”,也造“青砖小瓦马头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两侧的建筑高不过两层,大多都采用了“前店后院”的布局,功能齐备,同时又不失宗法伦理。刻着年轮的木板房,黛瓦粉墙,所有参差不齐的建筑看似连成一片,每一户却有着明显却不突兀的分割,自成一合院。打开泛黄的木板门,堂屋后是负责采光的天井,在天井里,分布着引水池子和洗衣槽子,两侧便是刻着雕花的厢房,再往后则是里屋。在房后,大多都圈了一小块地养猪养鸡,勤快的还利用边角余料种了花果蔬菜,前店热火朝天的商贸氛围丝毫没有掩盖住后院浓厚的生活气息与难得的惬意。

    无盐不解淡 千步云梯的起步处,便是下盐店,如今仅存回廊、正厅等遗构。之所以取名为“下盐店”,并非单单依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还得以官办与民办的区别。当年的西沱古镇有两家颇负盛名的盐店,一个是位于山巅的官办盐店,另一个则是位于山麓的民办盐店,当地的老百姓分别以“上盐店”“下盐店”来进行区分。下盐店是由清代举人杨氏修建,除封火墙采用砖石材料外,其余建筑均利用木构,且一概使用楠木等珍贵木材。在云梯街100余家商号中,下盐店的生意颇为兴隆。政治形势动荡下的清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将与盐相关的收入作为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清代行盐的专卖制度是专商世袭卖引法,也即把食盐行与销的特权通过盐引卖给特定的商贾,禁止一切的私有销售,而特定商贾的选择则是依赖世袭制。在专商世袭卖引制度里,官府可以不收盐不运盐,主要靠授予盐引来获取巨大利润。所谓盐引,又称“盐钞”,商贾若要在白花花的盐里赚取白花花的银子,事前必须在官府获取盐引,否则将无法分到一杯“盐羹”。看似略松动的食盐专卖制度,其实是“无盐不解淡”。 (胡慧灵)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