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真的可以通过电击戒除吗?(1)
什么是失控的温室效应?
为何金星会温室效应失控,而地球却暂时得以幸免?这其实与它们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简单说就是,金星距离太阳近,而地球位于宜居带内。恒星宜居带的内缘被认为是温室效应失控的“防线”。被失控的温室效应接管的行星,其吸收的太阳热量会多于自身散发出去的热量,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整个星球将变得过热,直接导致全球性的地表水蒸发。水蒸气充斥在大气中,而水蒸气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这意味着它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热辐射,使热量富集,又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由此循环下去,水分完全蒸干后的行星将变得炽热,让生命难以为继,就像现在的金星一样。
近来,杨永信事件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7年前他开创的“电击治疗法”——对青少年进行电击以治疗网瘾被媒体曝光后,被卫生部紧急叫停。然而,这期间全国类似的网瘾戒治中心仍在招生。为什么这类网瘾戒治还会有市场?一些家长说,卫生部和外界并不理解他们的“绝望”和“无助”。在他们看来,“电击治疗法”并没有什么不安全,且效果非常好。那么电击对网瘾治疗到底有效吗?本文将尝试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网络成瘾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网瘾不是精神疾病,属于一种心理行为障碍。网络成瘾通常被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成瘾者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其实网络成瘾和其他成瘾行为一样,其本质是对奖赏的条件反射。比如,动物表演就是靠饲养员给食物奖赏来完成,动物每次做出正确的反应,都能得到一点食物,食物就是他们的奖赏。只要有奖赏,动物就会一直做下去,人类刷朋友圈、打游戏也一样。除了食物、水这类自然奖赏,大脑还会对新奇事物乐此不疲,这在进化意义上具有生存与繁衍价值。每次获取新的信息(如朋友圈内容)或刺激(打通关游戏),大脑就会产生一些分泌物——多巴胺等,使人感到愉悦,这就是人们的奖赏,人会对这种愉悦感上瘾,从而一直想上网。这是大脑的弱点。
但是这些也只能说明人会因为网络带来的愉悦感喜欢上网,从而增加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但是为何有些人会形成一种非常强的依赖,生活中除了上网别的都不想做,好像上网就如同呼吸、吃饭一样重要呢?这跟大脑的可塑性有关。长期从事某项活动或者服用一些化学物品会使得大脑特定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和联结发生改变,这就是大脑的可塑性。所以在长时间的上网之后可能会使得大脑神经元发生一些变化,使得上网行为成瘾,形成生理依赖。大脑神经元发生的一些变化中“长时程抑制能力”是关键,这个能力促使神经元在特定刺激影响下降低活性。通俗解释就是,我们刚看见烟花时特别兴奋,相关神经元也很兴奋,活性很高,但是,当我们看了一小时烟花后,我们就没那么兴奋了,神经元也不会保持原先的兴
奋状态,活性会降低(一直保持高活性会很累)。长时程抑制能力让我们不会对反复出现的同一事物一直保持兴奋,但是当行为泛滥成瘾时,长时程抑制能力就遭到了破坏。
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就证实了这一点。一个法国研究团队发现,对可卡因的成瘾导致了大鼠脑神经元突触(神经元之间实现交流的区域)永久性失去长时程抑制的能力。当突触缺乏长时程抑制之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僵化死板,难以抑制。不过研究也发现,短期的可卡因服用并未改变鼠脑的长时程抑制能力。这些服用者仍具备生物自适应性来抵抗药物的作用,并在8周之后促使长时程抑制能力恢复到了正常水平。长时程抑制能力下降导致网络行为带来的兴奋感一直很强烈,神经元活性无法降低而形成一种生理上的需求和依赖,这就是网络成瘾之后上网行为变得难以抑制的一个原因。当然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大脑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还未达到严重的成瘾程度,是可以修复的。
为什么有的人成瘾,有的人不会?
对于网瘾的成因,各派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被众多学者所接受的,还是网络用户的个人特质以及外在环境综合作用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网络成瘾的形成,是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的综合产物。
生理因素
人会对网络的新奇产生愉悦感,但是每个人产生的神经元兴奋是不同的。有的人对网络的新奇体验特别兴奋就比较容易成瘾。当然,人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即使网络带来很强的愉悦感,也可以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这主要依赖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那是我们整合信息、控制情绪、解决问题的中枢。通常认为自控力与这个区域密切相关。
当主管情绪、语言、运动的脑区随时都在接收来自环境和躯体的信号,它们会自动生出各种冲动,而最高决策部门——额叶负责把大部分冲动压下:不,你不能再吃了!你不能再玩了!别刷微博了,别聊微信了!额叶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青少年额叶发展就不完全,所以行事比较冲动,这也是大部分网络成瘾者是青少年的一个原因。同时成瘾也会造成前额叶灰质和白质发生改变,导致冲动控制能力降低,网络行为更难控制且别的不良行为也变得难以控制。
心理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大多数网络成瘾的人在性格上倾向于内向孤僻、敏感、脆弱,心理上易焦虑、依赖性强、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当然性格的养成跟环境、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
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关系导致网络成为成瘾者唯一的情感出口。研究者总结了几个网络成瘾社会方面的原因:
1. 对失衡的家庭关系的逃避和无声抗议;
2. 人际关系不理想,因此将交流对象转向网络;
3. 成绩不良,因此转向网络的虚拟世界;
4. 在网上寻求认同和尊重。
其中生理方面——额叶皮层发展不够完全这一原因成为后来治疗网瘾的“电击治疗法”的科学基础。但是杨永信的“电击治疗法”为什么被禁止?目前科学上对“电击治疗”的结论是什么? (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