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诺奖(3)
如果当年萨兹能分享这份诺贝尔奖,恐怕不仅表达世界对真正奉献者的感激,还有利于纠正导师“掠夺”学生的“封建领主”之风;但诺贝尔奖却站在了相反的一面。
1974年的“No贝尔”奖
科学史上还有一桩著名公案。1967年7月,剑桥大学博士生贝尔协助导师休伊士建成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卡文迪许射电望远镜并进行巡天扫描。凭着女子特有的细心,她每天从29米长的记录纸带中大海捞针,发现了周期为1.3373秒的脉冲电波。休伊士起初认为是人为干扰,媒体猜测是科幻作品中“小绿人”从外太空发来的联络信号。贝尔接着又从不同方向找到了3个类似的射电源,天文学界终于认定这就是奥本海默等人预言的大恒星塌缩产物中子星。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正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向两个相反方向强烈辐射的电波。
中子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天文发现之一,极大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成为黑洞存在和爱因斯坦重力理论的新证据。1974年,休伊士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中子星的真正发现者贝尔却被排除在外。天文学界一度舆论大哗,有人讽刺1974年诺贝尔奖是“No贝尔”奖。著名天文学家霍伊尔拍案而起,公开斥责休伊士的“剽窃”和诺贝尔奖的失误,想不到此举带来了严重后果。1983年,霍伊尔的密切合作者富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理由是研究“核反应对宇宙化学物质形成的作用”。众所周知,霍伊尔才是这一领域的带头人,最早提出重元素在恒星内部合成的理论。诺贝尔奖单单授予“老二”富勒却排除“老大”霍伊尔,未免过于用心良苦和睚眦必报。富勒为此写信给霍伊尔深表不安。
年年岁岁,诺贝尔奖在书写历史,同时也无可逃避地接受着历史的检验。1976年诺贝尔基金会公开了50多年的档案后,更多的内幕大白于天下。谁都不会说诺贝尔奖是“竖子几登青史”,但大都会同意“英雄半在红尘”。乔瑟琳·贝尔
诺贝尔奖资深评委拉格维斯特承认,“经常让一些明显够格的候选人落榜,这是诺贝尔奖的一大特性”。与其细数诺贝尔奖的缺失和纰漏,毋宁反省对诺贝尔奖的期望和定位。诺贝尔奖并非社会的公权和公器,而是私人的基金和组织;并非神的仲裁和昭示,而是人的判断和选择。让诺贝尔奖回归到恰如其分的位置,卸掉“公平正义”“替天行道”的不能承受之重,世界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挑剔和指责了。
【责任编辑】庞 云 (赵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