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诺奖(1)
对于世界上许多顶级科学家来说,每年10月都会经历一个心旌摇曳、神不守舍的时光。这种折磨和煎熬被称为“诺贝尔臆想症”和“诺贝尔狂躁症”。有人会“年年失望年年望”,直到望穿秋水、抱憾终生。也有人能“忽闻佳音如天籁”,从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
把握十足的问鼎者
没有谁比爱因斯坦对诺贝尔奖更信心百倍和把握十足了。1919年2月14日,爱因斯坦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正式离婚,彼此签订的协议书上便明确规定,日后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归米列娃所有。到了1922年,虽然在重重阻碍下相对论仍然没有得到承认,但爱因斯坦却靠着发现光电效应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121572瑞典克朗的奖金,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10年的工资。1923年,米列娃用这笔巨款在苏黎世买了3处房子用来居住和出租。幸亏诺贝尔奖没有“闪了”爱因斯坦,让他言而有信并体面地弥补了离婚的歉疚。
印度科学家拉曼对诺贝尔奖的急不可待和志在必得也是一段佳话。1921年9月,在乘轮船从英国返回孟买途中,他对一望无际的“深蓝”陷入沉思。按照瑞利的解释,大气对光的散射使天空呈现蓝色,而大海的蓝色则是对天空颜色的返照。拉曼对此深表怀疑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分光仪和三棱镜进行简单观测,回到印度后全力投入到可见光散射的研究。1922年,康普顿发现X射线散射后波长改变,拉曼颇受启发并认为可见光同样会具有这一属性。1928年2月28日,拉曼的团队最终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发现可见光在散射后,约千万分之一的入射光子会发生非弹性碰撞,和介质分子进行能量交换而改变波长。这便是著名的拉曼效应。每种物质都有独特的拉曼散射谱线,称为“宇宙的指纹”。拉曼效应是对光的量子属性又一个生动证明。
拉曼深知自己发现的重大价值,并期望年内就立竿见影获得诺贝尔奖。当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理查森时拉曼备感失落。眼看1929年诺贝尔桂冠又落到德布罗意头上,拉曼已经沉不住气。到了1930年7月,拉曼不管三七二十一,断然预定了两张赴斯德哥尔摩的船票,决意和妻子一起去领奖,拉曼这次贸然跑到瑞典居然没有扑空,而是逮个正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人、亚洲人和非白种人,拉曼在1930年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热泪长流,赢得四座动容。
忍气吞声的失落者
因为获得诺贝尔奖喜极而泣的科学家大有人在,因为落选而怆然泪下者却鲜有记载。钱德拉塞卡就曾经描述过物理学大师玻恩受到诺贝尔奖不公正待遇后的苍凉心境。1933年,一批科学界明星访问卡文迪许实验室,当卢瑟福带着阿斯顿、狄拉克、海森伯等“新科诺贝尔状元”雄姿英发步入演讲厅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玻恩在台下一边流泪一边喃喃自语说:“我应该在其中,我应该在其中。”玻恩承受了多年的心理折磨,最终在21年后熬到了荣获诺贝尔奖的一天。
美国著名化学家路易斯的遭际就更让人洒一掬同情之泪了。我们使用的科学术语“光子”便是刘易斯1926年命名的。他的最大贡献是首创原子价的电子理论和对化学热力学的研究。1916年的论文阐述了共价键和电子对的概念,成为朗缪尔和鲍林发展化学键理论的基础;1923年提出酸和碱的定义及属性;1933年首次分离出重水并观察对活体的影响;路易斯甚至在相对论领域也有造诣和建树。他35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但却一次次希望成空,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大人物”。
1900年,25岁的路易斯负笈万里,到德国莱比锡和哥廷根师从奥斯特瓦尔德和能斯特,因为少不更事批评了能斯特的理论而招致终生嫉恨。能斯特本人曾被阿伦尼乌斯打入冷宫20年才得到诺贝尔奖,但却丝毫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悟,而是唆使他的好友帕尔玛尔在诺贝尔奖评委会中三番五次封杀路易斯。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路易斯的竞争对手朗缪尔,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路易斯的学生尤里,表彰他发现和分离了重氢。此后,路易斯的学生乔克、西博格、利比、卡尔文分别于1949年、1951年、1960年、196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恩师的路易斯却年复一年望奖兴叹。
晚年的路易斯备受抑郁症的折磨。1946年3月23日,路易斯参加学校职工俱乐部午宴,此后精神沮丧地打了几圈桥牌便走进实验室,一小时后传出他的死讯。对外的说法是实验事故导致氰化氢中毒,而更多人相信路易斯死于自杀,因为那天午宴的贵宾正是老对手朗缪尔,并且路易斯从来不在星期六去实验室。如果诺贝尔天上有灵,不知会对这位化学界同行的凄凉际遇作何感想。
拍案而起的抗争者
有些刚肠烈性的科学家就不那么克己复礼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森,深深刺激了美国化学家查戈夫。是他继承艾弗里的研究,发现DNA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量一致,鸟嘌呤和胞嘧啶数量一致,称为查戈夫第一法则,打破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1952年,查戈夫在剑桥参加会议时把自己的碱基配对原理毫无保留地告诉沃森和克里克,为DNA双螺旋结构建模产生了重大影响。查戈夫本来已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渐怀偏见,被诺贝尔奖排除后更加失望和逆反,他愤然退出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并且向科学界四处写信分发冤单,掀起一场经久不息的风波。
敢于对诺贝尔奖冲冠一怒并放手一搏的科学家要数美国医生达马迪安了。核磁共振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一大革命。由于人体的70%是水,其中氢原子在强磁场内受到射频电波的激发会产生核磁共振信号,通过计算机图像重构就能对人体组织进行探测。1969年,达马迪安在小鼠实验中最早发现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核磁共振信号有明显差异。1971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并于1974年获得核磁共振的第一个专利。1977年7月3日,达马迪安用手工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用于人体的核磁共振仪“坚强”号,因为自己体重过大无法钻进设备而请苗条的学生明科夫代劳,获得第一幅人类全身的核磁共振图像。这台设备如今陈列在史密森尼博物馆。1988年,达马迪安获得美国国家技术与创新奖,1989年进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200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莱梅尔逊终生成就奖。 (赵致真)
把握十足的问鼎者
没有谁比爱因斯坦对诺贝尔奖更信心百倍和把握十足了。1919年2月14日,爱因斯坦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正式离婚,彼此签订的协议书上便明确规定,日后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归米列娃所有。到了1922年,虽然在重重阻碍下相对论仍然没有得到承认,但爱因斯坦却靠着发现光电效应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121572瑞典克朗的奖金,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10年的工资。1923年,米列娃用这笔巨款在苏黎世买了3处房子用来居住和出租。幸亏诺贝尔奖没有“闪了”爱因斯坦,让他言而有信并体面地弥补了离婚的歉疚。
印度科学家拉曼对诺贝尔奖的急不可待和志在必得也是一段佳话。1921年9月,在乘轮船从英国返回孟买途中,他对一望无际的“深蓝”陷入沉思。按照瑞利的解释,大气对光的散射使天空呈现蓝色,而大海的蓝色则是对天空颜色的返照。拉曼对此深表怀疑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分光仪和三棱镜进行简单观测,回到印度后全力投入到可见光散射的研究。1922年,康普顿发现X射线散射后波长改变,拉曼颇受启发并认为可见光同样会具有这一属性。1928年2月28日,拉曼的团队最终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发现可见光在散射后,约千万分之一的入射光子会发生非弹性碰撞,和介质分子进行能量交换而改变波长。这便是著名的拉曼效应。每种物质都有独特的拉曼散射谱线,称为“宇宙的指纹”。拉曼效应是对光的量子属性又一个生动证明。
拉曼深知自己发现的重大价值,并期望年内就立竿见影获得诺贝尔奖。当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理查森时拉曼备感失落。眼看1929年诺贝尔桂冠又落到德布罗意头上,拉曼已经沉不住气。到了1930年7月,拉曼不管三七二十一,断然预定了两张赴斯德哥尔摩的船票,决意和妻子一起去领奖,拉曼这次贸然跑到瑞典居然没有扑空,而是逮个正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人、亚洲人和非白种人,拉曼在1930年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热泪长流,赢得四座动容。
忍气吞声的失落者
因为获得诺贝尔奖喜极而泣的科学家大有人在,因为落选而怆然泪下者却鲜有记载。钱德拉塞卡就曾经描述过物理学大师玻恩受到诺贝尔奖不公正待遇后的苍凉心境。1933年,一批科学界明星访问卡文迪许实验室,当卢瑟福带着阿斯顿、狄拉克、海森伯等“新科诺贝尔状元”雄姿英发步入演讲厅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玻恩在台下一边流泪一边喃喃自语说:“我应该在其中,我应该在其中。”玻恩承受了多年的心理折磨,最终在21年后熬到了荣获诺贝尔奖的一天。
美国著名化学家路易斯的遭际就更让人洒一掬同情之泪了。我们使用的科学术语“光子”便是刘易斯1926年命名的。他的最大贡献是首创原子价的电子理论和对化学热力学的研究。1916年的论文阐述了共价键和电子对的概念,成为朗缪尔和鲍林发展化学键理论的基础;1923年提出酸和碱的定义及属性;1933年首次分离出重水并观察对活体的影响;路易斯甚至在相对论领域也有造诣和建树。他35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但却一次次希望成空,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大人物”。
1900年,25岁的路易斯负笈万里,到德国莱比锡和哥廷根师从奥斯特瓦尔德和能斯特,因为少不更事批评了能斯特的理论而招致终生嫉恨。能斯特本人曾被阿伦尼乌斯打入冷宫20年才得到诺贝尔奖,但却丝毫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悟,而是唆使他的好友帕尔玛尔在诺贝尔奖评委会中三番五次封杀路易斯。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路易斯的竞争对手朗缪尔,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路易斯的学生尤里,表彰他发现和分离了重氢。此后,路易斯的学生乔克、西博格、利比、卡尔文分别于1949年、1951年、1960年、196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恩师的路易斯却年复一年望奖兴叹。
晚年的路易斯备受抑郁症的折磨。1946年3月23日,路易斯参加学校职工俱乐部午宴,此后精神沮丧地打了几圈桥牌便走进实验室,一小时后传出他的死讯。对外的说法是实验事故导致氰化氢中毒,而更多人相信路易斯死于自杀,因为那天午宴的贵宾正是老对手朗缪尔,并且路易斯从来不在星期六去实验室。如果诺贝尔天上有灵,不知会对这位化学界同行的凄凉际遇作何感想。
拍案而起的抗争者
有些刚肠烈性的科学家就不那么克己复礼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森,深深刺激了美国化学家查戈夫。是他继承艾弗里的研究,发现DNA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量一致,鸟嘌呤和胞嘧啶数量一致,称为查戈夫第一法则,打破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1952年,查戈夫在剑桥参加会议时把自己的碱基配对原理毫无保留地告诉沃森和克里克,为DNA双螺旋结构建模产生了重大影响。查戈夫本来已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渐怀偏见,被诺贝尔奖排除后更加失望和逆反,他愤然退出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并且向科学界四处写信分发冤单,掀起一场经久不息的风波。
敢于对诺贝尔奖冲冠一怒并放手一搏的科学家要数美国医生达马迪安了。核磁共振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一大革命。由于人体的70%是水,其中氢原子在强磁场内受到射频电波的激发会产生核磁共振信号,通过计算机图像重构就能对人体组织进行探测。1969年,达马迪安在小鼠实验中最早发现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核磁共振信号有明显差异。1971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并于1974年获得核磁共振的第一个专利。1977年7月3日,达马迪安用手工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用于人体的核磁共振仪“坚强”号,因为自己体重过大无法钻进设备而请苗条的学生明科夫代劳,获得第一幅人类全身的核磁共振图像。这台设备如今陈列在史密森尼博物馆。1988年,达马迪安获得美国国家技术与创新奖,1989年进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200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莱梅尔逊终生成就奖。 (赵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