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始乳 大寒来(2)
闽南地区民众除尘
做尾牙。在福建、台湾等地,每月初二、十六要祭祀厝神(家居之神)和土地神,称“做牙”。其中,腊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故称“做尾牙”,也称“做尾诣”。这天各家要祭神,商家还要设宴款待伙计。白斩鸡为宴席上必上的一道菜,据说鸡头对准谁,表示来年那个人将被辞工不用,因此对伙计们来说,做尾牙也称“吃担心酒”。在四川西昌等地,此俗称为“倒牙”:“(腊月)十六日,名‘倒牙’。民俗俭约,常食无肉,每月二日、十六日酒肉丰腆,祭神后牙沾其润,通名‘牙祭’。正月二日,则曰‘起牙’。倒牙后,街市乃售铺张新年各物。”
除尘。进入腊月后,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要打扫房舍屋宇,除旧布新。据顾禄《清嘉录》记述:“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房子除尘,人也要沐浴。北京谚语说“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清人赵怀玉有《洗啾唧词》,在其小序中说:“常俗腊月二十七夜浴,谓洗啾唧,祓除之意也。”“啾唧”实乃“久疾”之谐音。
, 百拇医药
封年。旧俗,每至除夕前几天,各行业停工歇业,称为“封年”。其中,衙署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商号关门歇业称为“封门”;粮行将斗口用红纸封上,称“封斗”;裁缝用红绳将剪刀缠在一起,称“封剪”;井栏上贴上红纸条,三五日内不汲水,称“封井”;梨园戏馆停止演出称“封台”,等等。《燕京岁时记》记载了朝廷封印的情形:“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日,各院部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故每当封印已毕,万骑齐发,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居楼,均无隙地矣。印封之后,乞丐无赖攫货于市肆之间,毫无顾忌,盖谓官不办事也。亦恶俗也。”接玉皇
照田蚕。也称烧田蚕、照天财、烧田财,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传统祈年习俗。宋代诗人范成大有《照田蚕行》诗:“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据清《永州府志》记载:“村落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祀丝谷,谓之‘照田蚕’。”苏州则叫“照田财”:村农以长竿燃灯插田间,云祈有秋,焰高者稔,谓之“照田财”。
, 百拇医药
乱岁日。古人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之后,到除夕的这一时段是无神监管的日子,民间称其为“乱岁日”。“乱岁日”里百无禁忌,有“诸神上天,嫁娶无忌”之说。《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廿五日至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多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民国山西《武乡县志》说:“武俗娶亲,正、七、二、八,至六、腊,皆论利月。惟自十二月二十四日及除日,阴阳家以为百神登天,时无禁忌,名曰‘赶乱岁’。故一切嫁娶,凡早有妨碍者,至此皆不论利月,亦不另择吉日云。”照田蚕
大寒节气之末是传统的除夕。除夕又称“除日”“岁除”“大年夜”“除夕夜”,俗呼大年三十,本指年末最后一夜,也指年末最后一天。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以来,到东汉时除夕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节日了。此时除夕的主要习俗是防鬼进家:“岁终事毕,驱逐疫鬼,因以送陈、迎新、纳吉也。”唐宋以后,除夕节俗渐趋丰满,形成了换桃符、春联,祭天地、祖先,吃团圆饭,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全家围炉守岁等一些仪式化内容。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里,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释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待新一年的到来。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
做尾牙。在福建、台湾等地,每月初二、十六要祭祀厝神(家居之神)和土地神,称“做牙”。其中,腊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故称“做尾牙”,也称“做尾诣”。这天各家要祭神,商家还要设宴款待伙计。白斩鸡为宴席上必上的一道菜,据说鸡头对准谁,表示来年那个人将被辞工不用,因此对伙计们来说,做尾牙也称“吃担心酒”。在四川西昌等地,此俗称为“倒牙”:“(腊月)十六日,名‘倒牙’。民俗俭约,常食无肉,每月二日、十六日酒肉丰腆,祭神后牙沾其润,通名‘牙祭’。正月二日,则曰‘起牙’。倒牙后,街市乃售铺张新年各物。”
除尘。进入腊月后,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要打扫房舍屋宇,除旧布新。据顾禄《清嘉录》记述:“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房子除尘,人也要沐浴。北京谚语说“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清人赵怀玉有《洗啾唧词》,在其小序中说:“常俗腊月二十七夜浴,谓洗啾唧,祓除之意也。”“啾唧”实乃“久疾”之谐音。
, 百拇医药
封年。旧俗,每至除夕前几天,各行业停工歇业,称为“封年”。其中,衙署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商号关门歇业称为“封门”;粮行将斗口用红纸封上,称“封斗”;裁缝用红绳将剪刀缠在一起,称“封剪”;井栏上贴上红纸条,三五日内不汲水,称“封井”;梨园戏馆停止演出称“封台”,等等。《燕京岁时记》记载了朝廷封印的情形:“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日,各院部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故每当封印已毕,万骑齐发,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居楼,均无隙地矣。印封之后,乞丐无赖攫货于市肆之间,毫无顾忌,盖谓官不办事也。亦恶俗也。”接玉皇
照田蚕。也称烧田蚕、照天财、烧田财,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传统祈年习俗。宋代诗人范成大有《照田蚕行》诗:“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据清《永州府志》记载:“村落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祀丝谷,谓之‘照田蚕’。”苏州则叫“照田财”:村农以长竿燃灯插田间,云祈有秋,焰高者稔,谓之“照田财”。
, 百拇医药
乱岁日。古人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之后,到除夕的这一时段是无神监管的日子,民间称其为“乱岁日”。“乱岁日”里百无禁忌,有“诸神上天,嫁娶无忌”之说。《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廿五日至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多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民国山西《武乡县志》说:“武俗娶亲,正、七、二、八,至六、腊,皆论利月。惟自十二月二十四日及除日,阴阳家以为百神登天,时无禁忌,名曰‘赶乱岁’。故一切嫁娶,凡早有妨碍者,至此皆不论利月,亦不另择吉日云。”照田蚕
大寒节气之末是传统的除夕。除夕又称“除日”“岁除”“大年夜”“除夕夜”,俗呼大年三十,本指年末最后一夜,也指年末最后一天。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以来,到东汉时除夕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节日了。此时除夕的主要习俗是防鬼进家:“岁终事毕,驱逐疫鬼,因以送陈、迎新、纳吉也。”唐宋以后,除夕节俗渐趋丰满,形成了换桃符、春联,祭天地、祖先,吃团圆饭,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全家围炉守岁等一些仪式化内容。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里,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释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待新一年的到来。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