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012050
演出场所的好声音从何而来?(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2期
演出场所的好声音从何而来?

     哈勃望远镜的先进巡天照相机拍摄的蟹状星云,其中心潜藏一颗脉冲星,每秒钟旋转30次,产生惊人的磁场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仅北京市一年内各类演出场次达2.4万场,观众人数超过1035万人次。交响音乐会、明星演唱会、音乐剧、话剧……各种室内、室外演出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也对演出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舞台美术,对观众影响最大的就是声音设备了,然而,声音不是有个好的调音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演出场所要营造出好声音可是门复杂的学问。

    那么,什么是好的演出场所声音质量?怎样获得好的演出场所的声音效果呢?

    音量到底应该多大?

    演出场所的音量应控制在七八十分贝左右,当前常见的问题是音量开得太大。一些音响工作人员或怕观众听不见,或想声音传得远些以招揽观众,或为炫耀音响设备的威力,甚至赶时髦追求强声音的刺激,而把声音开得极大。

    一些剧场音量开得大,人们说话也必須提高音量,使剧场内嘈杂,此时音响工作人员就越要加大喇叭的音量,人们说话不得不更大声,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剧场越来越嘈杂。相反,如果喇叭放轻声些,观众自然会安静些,人们会专心关注节目的内容,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演出剧场音量如果开得太大,人们得到的不是享受,而是忍受,而且还会给人们造成不可逆转的身心损伤。长期在音响环境下工作的音乐人和剧场工作人员以及机器旁的工人、商店叫卖喇叭下的店员很容易发生听力损伤,真的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听力。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关于“噪音测试”的软件,用它可随时测出我们所处环境的声音分贝数。

    音量的分布要均匀

    从舞台发出的声音要能均匀地到达剧场的每个角落,不能有的地方声音大,有的地方声音小。常见的问题是只在台前对着观众摆两个大音箱,为让后面的观众听清,靠近音箱的前

    排观众必须忍受“巨响”。解决办法是,采用多个小音量音箱安置在剧场各处以求声音分布均匀。另外,还要加强声音的扩散,如影剧院、音乐厅往往采用不规则、不光滑、凹凸不平的墙面,使声音产生漫反射,让声音均匀扩散到整个剧场。

    除了注重观众需求,还必须照顾到舞台上的演员能听到声音,但又要防止“啸叫”。音箱只对着观众,台上的演员听不到音乐声无法演唱和舞蹈,演员便要求加大音量,音量加大又使台下观众震耳欲聋;若把音箱对着演员又会使音箱扩大的声音又进入舞台上的话筒,形成正反馈引起“啸叫”。另外,歌唱演员在室内剧场播放伴奏带演唱时,会出现与伴奏音乐合不上拍的情况。这是因为台上没有针对演员的返送音箱,演员听到的伴奏音乐是从扬声器向剧场播出后又从剧场后墙反射回来的,因而其歌声比伴奏音乐要迟,而演员感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有“时间差”时,想赶上去却又无法找准“时间差”的大小,总觉得不合拍,使演唱情绪遭到破坏,甚至使演唱失败。为此,必须在舞台上放置对着演员的小音量的返送音箱,让演员听见但又不能让声音进入话筒引起“啸叫”,这需要反复调试。

    如何避免音色失真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和各泛音的不同强弱

    决定的。在剧场中,不应形成对某些频率声音的加强或削弱,造成声音的“染色”或“褪色”现象。所谓合奏效应好,就是高音、中音、低音乐器,高、中、低音的男声和女声,频带窄的语音声和频带宽的音乐声都得到均衡的声响,以避免音色的“失真”。

    音箱或喇叭要放在大而坚实的基座上。基座太软,如放在地毯上,会把某些频率的声音吸收掉;基座小或不坚实,则可能在某些频率上引起共振。音箱放置的最佳位置也要反复试验,往往把音箱稍稍挪动一下,音质就有明显改变。

    另外,由于人耳对低频声的感受比高频声弱,当音量调小之后,会有一部分低音听不到,这时要调整音调旋钮增强低音,才能恢复丰富悦耳的声音。

    剧场里不能有明显的回声现象

    如果演出中在舞台上放一枪,由于回声的缘故,台下某些地方听到的是两响,甚至是三四响,这样的音响效果将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剧场内部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尤其是在特大的剧场里,观众听到从舞台前传来的直达声与从墙壁传来的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反射声与直达声“脱节”而“连”不起来,就会出现台上放一枪而台下听到多声枪响和讲话唱歌有重复声音的现象。为此,房间内部结构应减少反射,加强漫反射和吸收,以避免明显的回声现象,避免造成听不到声音的“死点”以及声音会聚的“焦点”。另外,为防止平行墙面之间连续反射而形成“颤动回声”,剧场内部应避免平行的墙面。上海大剧院

    “余音缭绕”的交混回响

    一个声音在建筑物内发出后,往往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来回反射数百次,经历很长时间才消失,所谓余音缭绕。屋子越大、越空,墙壁越光滑、越硬,声音就越不容易消失,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这种现象叫作交混回响。

    声音发出后,在室内空间传播到声强减弱至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所经过的时间,叫作交混回响时间。如果室内的交混回响时间太长,将会使声音嗡嗡嗡地模糊不清,给人以嘈杂浑浊的感觉。如听人演讲,当一句话的前一个音节在厅内往返传播尚未消失时,后一个音节又发出来了,前后音节混在一起,就听不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演讲人往往提高嗓音,或是音响师把音量开得更大,然而这会使回声更强,声音更含混不清。要使声音清晰可辨,最好是把窗子打开,让声音散逸出去;还可以铺地毯或在墙上挂壁毯、帐幔等细软多孔吸声能力强的材料,把声音吸收掉。此外,穿在人们身上的柔软布料或棉衣,也是很好的吸音材料,所以剧场里坐满人时,声音来回反射的时间也会缩短。 (丁时祺)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