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火堆”
“跳入来,新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也无虑;跳过东,粮食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这是春节期间,潮汕人在“跳火堆”时吟诵的一首民谣。实际上,每逢春节,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跳火堆”的民俗活动。人们一个接一个欢快地从红彤彤的火堆上跳过,寓意驱邪避灾,新的一年生活红火吉祥。
“跳火堆”习俗
“跳火堆”通常都是在春节期间举行。在闽南地区,一些地方一定要在除夕夜“跳火堆”进门,人们认为只有跳过了火堆,才能驱邪避灾。傍晚时分,家人准备好一大捆稻草,在家门口点燃,就在火势最旺的时候,家中的男人逐一从火堆上跳过进门。如果家里有小男孩,也要由大人抱着跳过去。至于那些外出未归的男人,则必须由在家的兄弟替跳。“跳火堆”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女人自然也愿意参与,不过不像男人那样跳,女人跳时是从门口往门外的方向跳。跳完之后,大家等着火堆熄灭,女人拿一片瓦盛上一些灰烬,一边向屋里跑,一边念着“平安健康”“发财兴旺”等吉祥语。到了屋里,把瓦片放在床底下,等到来年再换新灰。
广东普宁地区是在正月十六这天“跳火堆”。当地称正月十六为圣人节,为了纪念关帝老爷。当天下午,村中所有人都会在自家门前摆好各色供品,等待“圣人爷”的到来。“圣人爷”的轿子到哪家门口,哪家就要燃放鞭炮,进行虔诚的祭拜;然后将家门口准备好的稻草堆点燃,让村里“跳火堆”的队伍依次跳过。“跳火堆”队伍成员都是村里的男孩,领头的男孩手中拿一张草席,随后的男孩们举灯笼、拿香炉、敲锣打鼓或举旗。男孩们手举“关老爷”武轿从各家各户的火堆上跳过,有时跳得火花四溅,场面有些惊险,但人们相信有神灵保护,“跳火堆”不会受伤,偶尔被火苗烧掉一点头发,特别是额前的头发,大家也不会在意。“跳火堆”队伍跳过之后,人们才开始跳。以前普宁地区不允许女孩参加这个活动,现在女孩也可以参加。“跳火堆”的时候,有人还会把家里的被子、褥子、枕头之类的东西拿出来一起跳过火堆,意为图个吉利,保佑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广东梅州地区每年正月十二举行“跳火堆”活动。在这个地方,这项活动已经沿袭了上百年,非常受欢迎。春节刚过,人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起准备工作,有人负责鼓乐队,有人负责烟花队,有人准备稻草,有人准备竹竿,有人负责后勤保障,等等。那些新添男丁的家庭,一定要参与进来,既是感恩,也是祈福。到了正月十二这天,人们在村口宽敞的水泥坪上摆好一堆堆的稻草。晚上8点左右,随着鼓乐队奏起优美的旋律,“跳火堆”活动正式开始。“跳火堆”仪式之前是“游老爷”,人们抬着“三山国王”神像,在火把队、鼓乐队的簇拥下穿行于村里的大街小巷,接受人们虔诚的祭拜。“游老爷”完成后,进入活动的高潮。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听到一阵大喝,抬着“三山国王”神像的小伙子们快速冲向火堆,在熊熊大火的上方腾空跃起,动作干净利落,博得阵阵掌声。紧接着是擎灯笼的队伍,只见他们在一段加速跑后,用手中的竹竿往火堆上轻轻一点,整个身体凌空而起,飞跃而过,动作敏捷優美。接着是第二堆、第三堆……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这句话说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习俗——燎疳。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新通志平凉县志记载,此地正月二十三夕,“剪纸人刺孔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人跳跃,已而焚纸人,曰燎疳”。燎疳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活动,男女老少都要参与。正月二十三的早晨,小伙子们就结伴上山去割毛竹、割蒿草,为晚上做准备。割回来的毛竹、蒿草要竖起来,形状像个小山,在底下留一个点火的火口。傍晚时分,人们开始逐家点火,火燃烧起来,人们把对联、门神像扔进火里焚化。这时小孩子围着火堆跑圈圈,谁也不愿意把自己手里的“疳娃娃”先扔进火里。待火势稍弱,年轻的男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燎疳,他们你追我赶,纵身一跃,跳过红红的火堆。女人和孩子们只能等火势弱了下去,再从火堆上面跳过去。无论男女老少,从火堆上跳过时,嘴里都要大喊“正月二十三,臊气带上天”,据说燎疳是为了燎去一年中人们身上所有的臊气和霉运,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家燎完,大家就会转到下一家,直到家家都燎完。等到大火熄灭,人们要用铁锨把灰烬高高扬起,看空中飘散的火花,预测今年的庄稼是否丰收。在扬火花的同时,旁边观看的人们要附和着说“小麦花”“洋芋花”“豌豆花”之类的吉言。
有些地方在“跳火堆”之前,先要拿着火把在家里转一圈,每一个角落都不能落下;再
跑到大门外,依次点燃每个草堆,并快速将火把送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寓意送走晦气。
火的崇拜
“跳火堆”习俗的起源虽无从考证,但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跳火堆”习俗的出现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在远古时期,火在初民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无论是在早期的原始狩猎时代,还是进入农耕时代,火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人们借助火的力量增强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存概率;另一方面,火又能在顷刻间毁灭一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初民感到万分恐惧。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加之人类的认识能力又十分有限,上古初民便按照“万物有灵”的思维,认为火像人一样具有灵性,于是便产生火灵观念,在此基础上又产生火神观念。火灵不同于火神,火灵是凶恶的,会给人带来灾难,甚至是剥夺人的生命,出于恐惧,人们举行仪式,为了驱赶它、送走它,希望它永远消亡;而火神不同,火神是善良的,代表着光明、洁净,人们祭祀火神,希望得到护佑。
“跳火堆”也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的希冀,希望通过“跳火堆”达到“疗百病”的目的。“跳火堆”的时候,人们可以活动筋骨、加强锻炼,融洽邻里之间的关系;同时火可以杀掉一些病菌,就如同民间的拔火罐一样。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人们非常愿意参加这一活动,在传统社会的火崇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包含着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祈盼,人们也相信火是避恶驱邪的镇物,会消灾解难、保佑人们。
火烧蒲州
人们崇拜火,相传很久以前蒲州这个地方民风顽劣,有杀人放火的,有做贼抢亲的,有不孝顺父母的,结果惹恼了玉皇大帝,决定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晚上放火烧掉蒲州城。为了避免冤枉好人,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调查。
太白金星来到蒲州城,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美貌的年轻女子。天色渐晚,她去敲一户人家的门,请求留宿。这家人看她是一个女子,孤孤单单,非常可怜,就让她住下来,还给她做了很多好吃的。太白金星一看,这是户好人家,不能被连累,于是他就把玉皇大帝要火烧蒲州的事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自家门前点起火堆,就可保全家平安。太白金星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泄露天机,就回了天庭。
这家人心地善良,想着自己能逃过劫难,也不能让亲戚邻居遭殃,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元宵节的晚上家家门前火光冲天,太白金星也辨识不出哪家是好人,就向玉皇大帝谎报蒲州城已经烧了。从此以后,每年元宵节晚上,家家门前都会燃放火堆。
火是特定的春节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未来关系的思索。中国人喜欢在春节期间“跳火堆”、燎疳,让红彤彤的火焰为自己、为家人驱邪避灾,也向火神祈福,护佑一年顺遂安康。
【责任编辑】王 凯 (邵凤丽)
“跳火堆”习俗
“跳火堆”通常都是在春节期间举行。在闽南地区,一些地方一定要在除夕夜“跳火堆”进门,人们认为只有跳过了火堆,才能驱邪避灾。傍晚时分,家人准备好一大捆稻草,在家门口点燃,就在火势最旺的时候,家中的男人逐一从火堆上跳过进门。如果家里有小男孩,也要由大人抱着跳过去。至于那些外出未归的男人,则必须由在家的兄弟替跳。“跳火堆”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女人自然也愿意参与,不过不像男人那样跳,女人跳时是从门口往门外的方向跳。跳完之后,大家等着火堆熄灭,女人拿一片瓦盛上一些灰烬,一边向屋里跑,一边念着“平安健康”“发财兴旺”等吉祥语。到了屋里,把瓦片放在床底下,等到来年再换新灰。
广东普宁地区是在正月十六这天“跳火堆”。当地称正月十六为圣人节,为了纪念关帝老爷。当天下午,村中所有人都会在自家门前摆好各色供品,等待“圣人爷”的到来。“圣人爷”的轿子到哪家门口,哪家就要燃放鞭炮,进行虔诚的祭拜;然后将家门口准备好的稻草堆点燃,让村里“跳火堆”的队伍依次跳过。“跳火堆”队伍成员都是村里的男孩,领头的男孩手中拿一张草席,随后的男孩们举灯笼、拿香炉、敲锣打鼓或举旗。男孩们手举“关老爷”武轿从各家各户的火堆上跳过,有时跳得火花四溅,场面有些惊险,但人们相信有神灵保护,“跳火堆”不会受伤,偶尔被火苗烧掉一点头发,特别是额前的头发,大家也不会在意。“跳火堆”队伍跳过之后,人们才开始跳。以前普宁地区不允许女孩参加这个活动,现在女孩也可以参加。“跳火堆”的时候,有人还会把家里的被子、褥子、枕头之类的东西拿出来一起跳过火堆,意为图个吉利,保佑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广东梅州地区每年正月十二举行“跳火堆”活动。在这个地方,这项活动已经沿袭了上百年,非常受欢迎。春节刚过,人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起准备工作,有人负责鼓乐队,有人负责烟花队,有人准备稻草,有人准备竹竿,有人负责后勤保障,等等。那些新添男丁的家庭,一定要参与进来,既是感恩,也是祈福。到了正月十二这天,人们在村口宽敞的水泥坪上摆好一堆堆的稻草。晚上8点左右,随着鼓乐队奏起优美的旋律,“跳火堆”活动正式开始。“跳火堆”仪式之前是“游老爷”,人们抬着“三山国王”神像,在火把队、鼓乐队的簇拥下穿行于村里的大街小巷,接受人们虔诚的祭拜。“游老爷”完成后,进入活动的高潮。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听到一阵大喝,抬着“三山国王”神像的小伙子们快速冲向火堆,在熊熊大火的上方腾空跃起,动作干净利落,博得阵阵掌声。紧接着是擎灯笼的队伍,只见他们在一段加速跑后,用手中的竹竿往火堆上轻轻一点,整个身体凌空而起,飞跃而过,动作敏捷優美。接着是第二堆、第三堆……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这句话说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习俗——燎疳。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新通志平凉县志记载,此地正月二十三夕,“剪纸人刺孔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人跳跃,已而焚纸人,曰燎疳”。燎疳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活动,男女老少都要参与。正月二十三的早晨,小伙子们就结伴上山去割毛竹、割蒿草,为晚上做准备。割回来的毛竹、蒿草要竖起来,形状像个小山,在底下留一个点火的火口。傍晚时分,人们开始逐家点火,火燃烧起来,人们把对联、门神像扔进火里焚化。这时小孩子围着火堆跑圈圈,谁也不愿意把自己手里的“疳娃娃”先扔进火里。待火势稍弱,年轻的男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燎疳,他们你追我赶,纵身一跃,跳过红红的火堆。女人和孩子们只能等火势弱了下去,再从火堆上面跳过去。无论男女老少,从火堆上跳过时,嘴里都要大喊“正月二十三,臊气带上天”,据说燎疳是为了燎去一年中人们身上所有的臊气和霉运,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家燎完,大家就会转到下一家,直到家家都燎完。等到大火熄灭,人们要用铁锨把灰烬高高扬起,看空中飘散的火花,预测今年的庄稼是否丰收。在扬火花的同时,旁边观看的人们要附和着说“小麦花”“洋芋花”“豌豆花”之类的吉言。
有些地方在“跳火堆”之前,先要拿着火把在家里转一圈,每一个角落都不能落下;再
跑到大门外,依次点燃每个草堆,并快速将火把送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寓意送走晦气。
火的崇拜
“跳火堆”习俗的起源虽无从考证,但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跳火堆”习俗的出现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在远古时期,火在初民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无论是在早期的原始狩猎时代,还是进入农耕时代,火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人们借助火的力量增强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存概率;另一方面,火又能在顷刻间毁灭一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初民感到万分恐惧。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加之人类的认识能力又十分有限,上古初民便按照“万物有灵”的思维,认为火像人一样具有灵性,于是便产生火灵观念,在此基础上又产生火神观念。火灵不同于火神,火灵是凶恶的,会给人带来灾难,甚至是剥夺人的生命,出于恐惧,人们举行仪式,为了驱赶它、送走它,希望它永远消亡;而火神不同,火神是善良的,代表着光明、洁净,人们祭祀火神,希望得到护佑。
“跳火堆”也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的希冀,希望通过“跳火堆”达到“疗百病”的目的。“跳火堆”的时候,人们可以活动筋骨、加强锻炼,融洽邻里之间的关系;同时火可以杀掉一些病菌,就如同民间的拔火罐一样。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人们非常愿意参加这一活动,在传统社会的火崇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包含着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祈盼,人们也相信火是避恶驱邪的镇物,会消灾解难、保佑人们。
火烧蒲州
人们崇拜火,相传很久以前蒲州这个地方民风顽劣,有杀人放火的,有做贼抢亲的,有不孝顺父母的,结果惹恼了玉皇大帝,决定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晚上放火烧掉蒲州城。为了避免冤枉好人,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调查。
太白金星来到蒲州城,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美貌的年轻女子。天色渐晚,她去敲一户人家的门,请求留宿。这家人看她是一个女子,孤孤单单,非常可怜,就让她住下来,还给她做了很多好吃的。太白金星一看,这是户好人家,不能被连累,于是他就把玉皇大帝要火烧蒲州的事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自家门前点起火堆,就可保全家平安。太白金星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泄露天机,就回了天庭。
这家人心地善良,想着自己能逃过劫难,也不能让亲戚邻居遭殃,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元宵节的晚上家家门前火光冲天,太白金星也辨识不出哪家是好人,就向玉皇大帝谎报蒲州城已经烧了。从此以后,每年元宵节晚上,家家门前都会燃放火堆。
火是特定的春节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未来关系的思索。中国人喜欢在春节期间“跳火堆”、燎疳,让红彤彤的火焰为自己、为家人驱邪避灾,也向火神祈福,护佑一年顺遂安康。
【责任编辑】王 凯 (邵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