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莫大意
冬季降雪或有积雪的时候,人们在欣赏雪景时,不要忽视雪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人在雪中漫步,宜戴上帽子和口罩(或围上围中),避免雪花直接落到脸部或落到头发里,从而确保头部、鼻子、耳朵和颈部不会因雪而遭受寒冻。雪花落到脸部或颈部,人体是有冷反应的,所以比较容易注意防范。但雪花落到头发上,人体并没有太多的知觉,时间一长,或从室外进入室内,雪花容易渗透到头皮上,导致头部受寒气侵袭。“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会聚于头部,所以不能受寒,在漫飞的雪花中行走,必须打伞或戴上帽子。
雪中行走,更要注意安全。应选择穿雪地防滑棉鞋、旅游鞋或球鞋,不宜穿皮鞋及硬塑料底的鞋子,鞋底要软硬适中,鞋后跟以2厘米左右为宜,从而确保行走时重心的稳定。鞋底沟纹要多而深,鞋帮最好高一点,这样既有利于防滑,又能保暖。如果鞋子的防滑效果一般,可以准备两根绳子,分别绑到鞋子上面(最好绕两圈后在脚腕处固定好),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鞋底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奇佳。
雪天开车看风景一般不提倡。驾驶员在雪天行驶时,起步和行驶过程中都要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应稳住油门匀速行驶,车辆要减速时应采用换低挡的方法,使用发动机制动。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稳住方向盘,慢转慢回。同时,要尽量避免在雪地上泊车,因为你很难使它重新启动。
更多的时候,人们还是在雪后天晴之时欣赏雪景。这时候,需要预防雪盲症。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从而引起角膜损伤。研究表明,刚下的新雪对阳光的反射有可能达到95%,当人眼看向雪面时,几乎可以认为是直接用肉眼看向太阳,其中的危害可想而知。眼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长时间受紫外线的刺激会坏死、脱落,继而造成眼角膜浑浊,视物模糊。即便是滑雪场上的旧雪滑道,当阳光中的30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经雪体反射到眼睛后,也有可能導致雪盲症,具体症状是畏光、流泪、奇痒、刺痛、水肿、异物感等。
预防雪盲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物理隔断”,也就是在雪地行走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也可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
雪后天晴看风景,还要预防“雪后寒”天气。下雪之时,冷空气势力强,暖湿空气被上抬成云,像给近地层盖了一层被子一样,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失,所以人们感觉不怎么冷。雪后的晴天,本身就是冷气团控制的产物,而融雪的过程中,雪由固态向液态转化,又需要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化雪时,气温肯定较低,这就是通常说的“雪后寒”。
在“雪后寒”天气下,首先要穿得暖和,穿得科学。在一定的范围内,一件接一件地加穿衣服。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以皮装、羽绒衣的保暖效果最佳。其次要吃得合理,用食物御寒,宜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蛋禽类、肉类等食品;也要多吃些含钙、含铁的食物,如海带、牛奶、豆制品、紫菜、虾、动物血、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从而提高肌体的御寒能力。
【责任编辑】张田勘
人在雪景中 (霍寿喜)
人在雪中漫步,宜戴上帽子和口罩(或围上围中),避免雪花直接落到脸部或落到头发里,从而确保头部、鼻子、耳朵和颈部不会因雪而遭受寒冻。雪花落到脸部或颈部,人体是有冷反应的,所以比较容易注意防范。但雪花落到头发上,人体并没有太多的知觉,时间一长,或从室外进入室内,雪花容易渗透到头皮上,导致头部受寒气侵袭。“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会聚于头部,所以不能受寒,在漫飞的雪花中行走,必须打伞或戴上帽子。
雪中行走,更要注意安全。应选择穿雪地防滑棉鞋、旅游鞋或球鞋,不宜穿皮鞋及硬塑料底的鞋子,鞋底要软硬适中,鞋后跟以2厘米左右为宜,从而确保行走时重心的稳定。鞋底沟纹要多而深,鞋帮最好高一点,这样既有利于防滑,又能保暖。如果鞋子的防滑效果一般,可以准备两根绳子,分别绑到鞋子上面(最好绕两圈后在脚腕处固定好),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鞋底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奇佳。
雪天开车看风景一般不提倡。驾驶员在雪天行驶时,起步和行驶过程中都要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应稳住油门匀速行驶,车辆要减速时应采用换低挡的方法,使用发动机制动。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稳住方向盘,慢转慢回。同时,要尽量避免在雪地上泊车,因为你很难使它重新启动。
更多的时候,人们还是在雪后天晴之时欣赏雪景。这时候,需要预防雪盲症。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从而引起角膜损伤。研究表明,刚下的新雪对阳光的反射有可能达到95%,当人眼看向雪面时,几乎可以认为是直接用肉眼看向太阳,其中的危害可想而知。眼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长时间受紫外线的刺激会坏死、脱落,继而造成眼角膜浑浊,视物模糊。即便是滑雪场上的旧雪滑道,当阳光中的30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经雪体反射到眼睛后,也有可能導致雪盲症,具体症状是畏光、流泪、奇痒、刺痛、水肿、异物感等。
预防雪盲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物理隔断”,也就是在雪地行走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也可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
雪后天晴看风景,还要预防“雪后寒”天气。下雪之时,冷空气势力强,暖湿空气被上抬成云,像给近地层盖了一层被子一样,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失,所以人们感觉不怎么冷。雪后的晴天,本身就是冷气团控制的产物,而融雪的过程中,雪由固态向液态转化,又需要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化雪时,气温肯定较低,这就是通常说的“雪后寒”。
在“雪后寒”天气下,首先要穿得暖和,穿得科学。在一定的范围内,一件接一件地加穿衣服。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以皮装、羽绒衣的保暖效果最佳。其次要吃得合理,用食物御寒,宜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蛋禽类、肉类等食品;也要多吃些含钙、含铁的食物,如海带、牛奶、豆制品、紫菜、虾、动物血、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从而提高肌体的御寒能力。
【责任编辑】张田勘
人在雪景中 (霍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