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000930
电磁频谱:信息化战争的“中枢神经”(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6期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电磁频谱将成为战场上的“中枢神经”。网络电磁空间以自然存在的电磁能为承载体,以人造网络为平台,以信息控制为手段,通过信息传输充斥于陆海空天实体空间,并依托电磁指令传递无形信息,来控制联合作战体系高效运行。因此,信息化战争欲谋制信息权,必先谋制电磁权。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为此,设置“战场迷雾”,使战场对己方“单向透明”,使对手“信息制盲”,成为破敌作战体系重要的战争形式。电磁频谱管理以探测、监测为手段感知电磁作战空间,成为料敌如神的“慧眼”,使电磁空间对己方“透明”,进而夺取战争制电磁权和制信息权。反之,如不能感知电磁空间,作战体系就将成为“聋子”和“瞎子”,只能被动挨打而无反击之力。

    信息化战争中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是各作战要素必须能够融合相辅、整体共生。然而,各作战要素往往分属不同领域不同部门,难以兼顾各方需求,电磁频谱管理正是以电磁检测为手段,对己方用频设备和系统可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避免相互干扰抵消,从而确保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在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军没有很好地解决电磁频率使用问题,结果导致舰毁人亡。可见,用频设备并不是越多越强大,如果不能电磁兼容,甚至会相互抵消作战性能。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核心是把各种作战要素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以频谱识别、频率分配等为手段,盘活体系传输网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正是凭借强大的电磁频谱管理能力,确保了美英联军不同体制电子设备的相互兼容,使近2万部电台构成的无线电网络正常使用,为赢得战场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军事强国对电磁频谱管理一直是高度重视,并相继制定出战略规划指导发展。法国、德国和荷兰先后发布了电磁频谱管理发展战略规划,以确保国家电磁空间安全运行,并努力成为电磁空间领域第一梯队的国家。美俄更是雄心勃勃,欲力拔头筹。

    相关链接

    电磁频谱的新技术

    相对于自然地理空间,电磁空间可以说是技术的集合体。因此,这一领域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势如破竹。

    频谱水印技术,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水印概念最早于1993年提出,并在后来应用到频谱识别领域。通常,静态频谱分配管理可导致频谱资源“紧缺”的假象,而认知无线电与电磁频谱管理相结合,就会发现“频谱空穴”,并加以充分利用,可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和质量。

    信息栅格技术堪称力量“倍增器”。信息栅格技术应用能够在网络资源环境上构造动态的虚拟组织,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协作,使战场电磁空间感知能力實现几何级增长。

    此外,还有动态频谱接入技术、超宽带技术等都在被发展应用到电磁频谱管理领域。与电磁空间的风起云涌之势相对应,目前各军事强国在电磁频谱领域的高技术竞争,可谓剑拔弩张,日趋白热化。

    【责任编辑】张小萌 (颜慧 石志申)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