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051537
迁徙路线:鸟儿的“高速公路”(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0期
迁徙路线:鸟儿的“高速公路”

     另一种鸣禽红眼莺雀秋季从美国东部遷往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时需要面临飞行路线的选择:或者直接跨越海域辽阔的墨西哥湾,或者靠近大陆沿着得克萨斯海岸飞到墨西哥,再往南飞。横跨海湾的飞行距离短,但是可能会因为不能及时补充能量,在到达委内瑞拉之前就坠入大海了。考虑到这种风险,只有脂肪丰富的个体倾向于连续飞行1000千米,直接飞越墨西哥湾,而脂肪储存少的个体则不会冒这个风险,而选择另一条线路。

    不过,体型比红眼莺雀还小的白颊林莺,却在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如果它们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横跨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这样有助于它们在远距离的迁徙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

    欧洲-非洲迁徙区

    从欧洲向非洲迁徙的候鸟一直是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从20世纪初到现在已有6000万只鸟被做过环志标记,其中100多万只得到成功回收。这些鸟类迁徙的距离各不相同,如丘鹬只越过地中海,飞行二三百千米就到达目的地;而流苏鹬要穿过东欧、西亚,飞行至少12000千米才能到达中非的越冬地。鸣声圆润的黑顶林莺属于鸣禽中夜莺的一员,分布于全欧洲,其中东欧的种群在秋季会飞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并继续越过地中海抵达东非;西欧的种群则遵循传统路线迁徙到西班牙,有些会在那里越冬,另一些则跨海进入非洲,在摩洛哥或西非越冬。

    埃莉氏隼是一种小型猛禽,它们也沿着海岸线从非洲北部向非洲东南部迁徙。不过,它们又是迁徙大潮中训练有素的杀手,常在海岸线的空中整齐地排列成一行,截击其他迁徙候鸟中较为疲惫的个体。

    被人们环志数量最多的鸟类是家燕,因此它们迁徙的奇妙旅程也被精确地绘制。例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金)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而在第二年飞回英国的,只剩下20%左右。

    由于生活在欧洲的鸟类在繁殖区与越冬期之间的迁徙路径较为分散,因此其迁徙路径也很宽,这种情况被称为宽面迁徙。一种小型鸣禽——庭园林莺就属于典型的宽面迁徙方式。剑鸻则是蛙跃式迁徙方式的一个经典范例。这种迁徙方式是指同种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种群在迁徙中会超过其低海拔/低纬度地区的种群。剑鸻在俄罗斯繁殖的种群迁徙时会超过其在丹麦繁殖的种群,而到达更靠南的越冬地。还有一些鸟类采用的是漏斗状迁徙。这种模式类似窄面迁徙,但在迁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的迁徙途径如同漏斗一样聚合在一起。例如,欧洲白鹳主要从北欧往东南,飞向小亚细亚,然后沿着尼罗河迁往南非;另一条路线则朝向西南,经过西班牙,越过中非,到达南非。它们在迁徙中主要依靠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高空滑翔运动,花费很少的能量就能进行长距离迁徙,因此它们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迁徙的时间大多在白天天气最热的时候,每天迁徙的距离可达一二百千米。在进行鼓翼飞翔时两翅扇动较慢,显得从容不迫,并常常和滑翔交替进行,飞行高度可达1600~3600米。从欧洲繁殖地迁往南非越冬地,最远的迁徙距离往返可达20000千米以上。在德国曾经跟踪记录了一只25岁的欧洲白鹳,在一生中总计迁徙距离约有50万千米。

    同上述的硫磺鹀一样,夜间飞行的白喉莺也是按照星空来辨识飞行路线的。它也是喜欢歌唱的一种夜莺,每年秋天都要经过巴尔干半岛,飞越地中海,到北非尼罗河上游的温暖地区去过冬。科学家曾把它们放到天象馆的人造星空中进行实验观测,结果发现白喉莺能根据人造星空的不同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飞行路线,其卓越的导航本领使科学家惊叹不已。

    许多候鸟在适应长距离迁徙的进化过程中,躯体结构会与其作为留鸟的“亲戚”产生一些差异,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迁徙鸟类的鸟翼的形状比留鸟长而尖。

    有些夏天广泛地散布在一个巨大的范围之内的鸟类,到了冬天仍然会沿着传统的路线迁徙回到它们起源的地区。例如,生活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东部的鸣禽先要飞到欧洲,然后再和那里的鸣禽一起飞回非洲,并不计较比它们的欧洲同类多飞行了很长的距离。

    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到东、西西伯利亚极地苔原地带繁殖的大约700万的鸻鹬类也有很多选择东大西洋路线,前往延伸到非洲西海岸直至南非的越冬地。其中,位于德国、荷兰和丹麦三国之间,面积达8000平方千米的瓦登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鸻鹬类中途“驿站”。不过,这里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高强度、非可持续利用的工业化扇贝渔业正在将鸻鹬类从高质量的觅食区域逼迫到低质量的觅食地,特别是导致以扇贝为主要食物的砺鹬种群急剧下降。

    目前,已知迁飞距离最长的纪录保持者是北极燕鸥,每年要在北极和南极之间往返一次。它们把巢筑在北极附近,然后向南飞往南极洲,去享受“第二个夏天”,并换羽、育肥,那里有很丰富的食物(如磷虾)供它们食用。北极燕鸥南迁的主要路径有两条:繁殖于北极靠近大西洋水域的种群南迁时作东大西洋路线的飞行,而营巢于北极靠近太平洋北部的种群则作大西洋-美洲路线的飞行,至今尚不清楚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种群的分界线在哪里。这种候鸟每年飞行至少35000千米的距离,而这个迁徙“达人”家族中的“极端分子”,甚至每年要迁飞50000千米的距离!

    亚洲-大洋洲迁徙区

    利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大部分鸟类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我国东北和华北一带以及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繁殖,还有部分种群的繁殖地远达美国的阿拉斯加。迁徙时它们向南经东亚、东南亚直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包括在我国越冬的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鸿雁、豆雁、苍鹭、花脸鸭、苍鹰、红嘴鸥、长耳鸮、白腰朱顶雀、黄喉鹀以及数十种鸻鹬类等各种鸟类。在这个横跨20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地理范围内,选择这一路线迁徙的鸻鹬类就达700万只,其中有的种类仅利用部分该迁徙路线,如黑腹滨鹬和环颈鸻到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越冬;而在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的广大苔原地带繁殖的斑尾塍鹬和大滨鹬则利用整个迁徙路线,到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越冬,单程行程大约为13000千米。 (余夫)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