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3045093
王家归来不看院(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3期
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归来不看院

     如今,虽无法完全恢复王家大院当年五瑞兽雄踞的气势,但众多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实属罕见。老一辈建筑学权威郑孝燮题词“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百来不厌,百看不厌,预祝更上一层楼”;知名学者王鲁湘则感叹“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三雕”艺术

    王家大院庞大的建筑群中,镶嵌着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并称“三雕”。这些雕饰典雅美观、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品位。

    “三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运用各种象征、谐音、隐喻、禁忌的手法,在文人、画家、雕刻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中国传统的吉祥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石水舟、传说典故、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镂于木、或刻于石,定格成一幅幅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希望、或勉励自身、或训诫后辈的完美画卷。同时,用以呈现清代的建筑装饰风格,将儒释道思想与汉民族民俗文化融为一体,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凝瑞居

    砖雕费工少、造价低,运用广泛,在王家大院的影壁、屋脊、墙身和墀头等处可以看到许多吉祥图案、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的艺术精品。如廊心砖雕“鹿鹤同春”,将鹿与鹤的互动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与“六合”谐音,寓意天上地下、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六合之内春光共浴。影壁砖雕“岁寒三友”凸显对高尚人格的追求;砖雕“五蝠捧寿”,正中是“五蝠”大圆盘,左是石与鹤,右为松与鹿,以蝠、鹤、鹿为题材,象征吉祥纳福;高家崖敦厚宅门前的大型砖雕照壁“狮子滚绣球”,将大小三头狮子嬉戏相乐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寓意“狮子滚绣球,好事不断头”,顶部雕有道家人物,背面为四季花卉,配以公鸡、鸳鸯、鹌鹑、喜鹊,寓意“功名富贵”“鸳鸯贵子”“安居乐业”“喜上眉梢”。

    木雕彰显了我国清代的木刻艺术,主要在王家大院的窗棂、挂落、雀替、翼拱、垂花门檐、垂莲柱、悬鱼上可见。如正厅大门门楣上的木雕,用雕、嵌、描、绘等多种技法将喜鹊闹春的场景表达出来;木雕窗棂“四蝠齐来”,刻画了四只蝙蝠捧着一个大福洞,寓意四面八方的福气都从洞中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鱼穿莲”图纹的木刻窗棂寓意民间“鱼穿莲,十七十八儿女全”来企盼早生贵子、夫妻和谐、家庭和睦;院内许多书本或折扇状的门窗雕刻,寄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追求。

    石雕是我国古老而高雅的建筑艺术,在王家大院的拴马桩、上马石、抱鼓石、墙基石、望柱、柱础、栏杆、踏跺、门窗套等上面可以看到活灵活现的各种图案,它们既传达了艺术美感,又展现了王家财富。如正堂楼梯石柱柱头上的猴子寓意“辈辈封侯”,南瓜传递主人多添男丁、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中庭院子八块石头壁画的“二十四孝故事”,表达主人忠孝传家的家风;走廊转角处的两幅巨大仙鹤和龟背石雕,寄托主人长寿的心愿;庙前午壁壁心“鲤鱼跃龙门”石雕,则寓意吉祥如意。

    王家大院的建筑雕饰繁密纤细、精致绚丽,将精美绝伦、惟妙惟肖的艺术“三雕”呈于院内,镶嵌于穿廊斗拱、额枋、照壁以及柱础石、墙基石、门窗和神龛等处,体现了中国北方汉族民居“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匾额楹联

    匾额楹联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装饰工具与艺术手法。匾额横置门头或墙洞门上,多为名称或称颂辞,以三字四字为多;楹联往往与匾额相配,或立门旁,或悬厅、堂、亭、榭的楹柱上,字数不限,讲究词性、对仗、音韵、平仄、意境情趣,是诗词的演变。二者配合点缀堂榭、装饰门墙,同时也有表达院主思想情感、丰富景观的用意。

    王家大院内有数量众多的匾额与楹联,既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又赋予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神韵,传递着王家的精神文化与追求。据统计,王家大院内有匾额120多块,楹联多达83副(不含临时性书写的寿联、喜联、春联等)。

    如匾额“映奎”“桂馨”,是期盼子孙科考顺利、出类拔萃;“观我”“视履”“敦厚”“清静思远”,是警示做人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日瞻云”则显示谒见帝王之荣耀。

    如楹联“邀造化孝祖先飞鹏起凤,枕丘山面溪水卧虎藏龙”,意为王家人敬重上天,不忘其创造化育之恩,王家大院头枕黄土高坡,面对清清溪流,在此风水宝地中会出更多人杰;“丛桂联芳依玉树,猗兰香馥绕高松”意为丛丛的桂花林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紧紧围绕着玉树,清淡素雅的兰花,馥馥香气缭绕着挺拔高耸的苍松散向四方;“做无品官,行有品事;读百家书,成一家言”意为一个人可以做不入流的无级别的官,但做事仍须有高尚的品行,只有众采博览、通读百书,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意为训教子孙不忘先祖恩德,要以礼义传家,保持人格清白,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这些楹联或歌功颂德,或写情抒情,或阐发抱负,或警示后代。孝义祠

    王家大院的匾额楹联材质丰富、形状多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在王家以商发家的历史上,记载着世代子孙潜移默化地被熏陶“识礼守制、谨遵祖训”的轨迹。如今,虽人去院空,但留下的一块块匾额、一副副楹联,依然值守庭院,荡涤人心,成为王家大院历史文化内涵的一大见证。

    如今,王家大院成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地,以其雄浑磅礴的规模气势、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并赢得了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责任编辑】王 凯 (程林盛)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