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3111855
中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5期
中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208年,为统一中国,曹操挥师南下。在南征途中的赤壁地区遇到了孙权和刘备两股军事力量的联合抵抗,在此又爆发了一场决定中国南方政治格局走向的战争,即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自身固有的一些弱点和不利条件,最终以少胜多,大破曹军,阻止了曹操势力向南方的扩张。曹操退回北方,在他有生之年,再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南征。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赤壁之战双方军力对比:曹操除自带南下本部人马外,有荆州投降的军队十数万,所以曹操方军队不下二十万;孙、刘联军有刘表长子刘琦江夏守军一万,关羽水军一万,周瑜和程普水军三万,共计四五万人马。

    尽管双方实力差距悬殊,但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仍有抗衡曹军的力量:一是有长江天险可以凭借固守,北方兵士不习水战,不能与吴越相抗衡;二是孙权集团在江东长期经营,政权巩固,也具备了一定的物力和军力进行抗衡;刘备方面也有众多谋士和武将,同样具有较强的力量同曹军相抗衡。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统一中国的愿望随之化为泡影,从而开始转向对内部的经营;刘备分得荆州的部分领土,并以此作为据点,相继夺取益州和汉中地区;孙权则进一步巩固江东地盘后,和刘备展开对荆州地区的争夺。后来抓住关羽在前线攻打樊城而疏于防范荆州之际,成功袭取荆州。之后,双方于222年又在夷陵地区打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以刘备集团的失利告终。夷陵之战后,魏、蜀、吴三国的疆界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基本保持稳定,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统治者苻坚为统一中国发动八十多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政权,东晋以八万军队迎战,双方在淝水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即淝水之战。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苻坚任用王猛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力量强大起来,通过多年征伐,最终统一北方。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自恃强盛,不听部下劝阻,倾全国之力,出动骑兵二十七万、步兵六十余万,南下发动对东晋的全面战争,企图一举统一全国。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与北方众多少数民族政权南北并立。双方力量对比,前秦占绝对优势,东晋较为不利。难怪出征前苻坚大夸海口:“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但苻堅在当时情况下倾全国之力所进行的战争并不合时宜:首先,前秦境内多个少数民族部落鲜卑、羌族正等待时机进行复国活动,随时准备发动叛变。前秦内部将领均不赞成南下进攻东晋,认为应该防范内部反动势力的动乱。苻坚一意孤行,轻率发动这场战争。随着战争的失败,前秦境内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前秦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其次,前秦军队虽然总数众多,但军队分布过于分散,集中起来所需时间长,这样就给了东晋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机会。东晋将领朱序建议:“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统帅谢玄听从朱序建议,派战斗力较强的北府兵将领刘牢之进攻秦将梁成部,大破之,东晋军主力乘胜进军。

    因前秦军依淝水列阵,东晋军无法渡河,谢玄便请求前秦军后退一点,留出一定场地来进行决战。苻坚准备在东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突然袭击,便下令军队后退。但刚一下令,便一发不可收拾,加上后方大呼“秦兵败矣”,随即便由原来的后撤变为溃败。在溃逃路上,先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淝水之战以东晋胜利而告终。

    【责任编辑】王 凯 (范毅)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