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白与黑(1)
白色和黑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颜色。在人们的心目中,白色通常代表纯洁,象征着圣洁和优雅;黑色通常代表神秘,象征着力量和庄严;而黑白搭配的条纹、网格、斑点又显得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富有现代感。在动物界里,黑白两色同样十分常见,就让我们来领略黑白动物的风采吧!
素雅的白色动物
纯白色的无脊椎动物比较少,在海水中偶有白海绵、地毯海葵、公主海葵、白千手佛珊瑚、白芦茎珊瑚、石芝珊瑚以及拥有坚硬的白色中空管的巨原管虫等,在海岸上也有白色的纽虫。白色霞水母是一种伞部为乳白色的圆盘状大型水母,直径最大可超过50厘米。但它不仅食用价值低,在生长过程中还分泌毒素,造成海洋灾害。奇特的是,善于变换体色的乌贼在抓住食物的刹那间也能换上一身淡雅的白色素装,不过到了危险的时候它还是会使出“喷墨汁”的看家本领。
白色物种最多的还是贝壳形态各异的软体动物,包括很像葫芦的穆雷嵌线螺、浑身带刺的岩石芭蕉螺和帝王海菊蛤、扇贝一样的扭蚶(扭魁蛤)和大白狐蛤、如同微型象牙的扁管象牙贝和细长象牙贝、貌似小斗笠的巴巴拉笠螺、状如小陀螺的钟螺等,它们有着或乳白、或银白、或象牙白色的贝壳。而卵形、外唇向内翻卷的白猎帽宝螺(奥尔本宝螺)和海兔螺(卵梭螺)则闪耀着瓷白色的光泽,最为美丽动人。
陆生的白色无脊椎动物主要是一些昆虫,如我国南方常见的家白蚁、生活在东南亚的白金龟等,而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曾入侵我国许多城市,它个体很小,翅为白色,翅面上有粉,在天空集群飘过时,如同一片片会飞的“白粉”。
白色的蛾类很多,如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白女巫巨夜蛾,翅展可达18~32厘米,是世界上翅展最宽的蛾类。美国白蛾更是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害虫,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的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比烟粉虱的破坏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拥有白色翅膀的蝴蝶也有不少,但翅上都会配以不同的花纹或斑点,其中有两个类群白色的种类最多,即粉蝶和绢蝶。白色的粉蝶包括白翅尖粉蝶、锯粉蝶、酷色绢粉蝶、菜粉蝶等。其中菜粉蝶是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的种类,蝶群有时多达数万只,它们上下飞舞,犹如漫天的鹅毛大雪。白色的粉蝶还喜欢进行一种“反射日光浴”,即利用翅面把阳光反射到身体上,从而更快地吸收热量。绢蝶是最为珍贵的蝶类,因透明的翅膜状如丝绢而得名。它们的体态淡雅华贵,耐寒性强,常常生活在高山雪线上下,主要有普通红绢蝶、双珠大绢蝶、小红珠绢蝶、白绢蝶等,而阿波罗绢蝶更是其中的珍品,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昆虫中的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在昆虫的其他虫态中,白色更为常见,如人们熟知的蚕蛾,不仅成虫全身披白色鳞片和毛,“蚕宝宝”和茧壳也都是白色的。乳白色的中国草蛉的卵常悬挂在植物的叶片上,纤细的丝如花茎,顶端的白点如花蕾,曾被误认为是传说中3000年才开一次的“优昙婆罗花”。美国“笑面蛾”的毛虫长着一束蓬松的白色长毛,从正面看上去,竟然与爱因斯坦伸舌头的经典表情有几分神似。
白色的蜘蛛都很俊美。白蟹蛛的腿和背壳是透明的白色,而有角的腹部是纯白色,并且在每一个角落上都有一个黑点。它的卵囊通常被藏在用白色蛛丝捆绑着的叶子中。白色的花蛛喜欢在洁白的花朵中隱藏起来,准备伏击过往的昆虫。古怪但美丽的七角蟹蛛也有类似的习性,它的外表看起来就像一朵洁白的兰花,而那些落到“花朵”上准备吸吮花蜜的昆虫不知不觉中就落入捕食者精心设计的圈套。
白色的鱼类也比较常见。在最为有名的“太湖三白”中就有银鱼和白鱼,特别是太湖新银鱼,全身晶莹细腻,恰似羊脂白玉雕就一般。海水中也有很多银白色的鱼类,如我们熟知的带鱼,属于凶猛的捕食性鱼类。大白鲨更是令人恐怖,被渔民称为“白色死神”。
与白色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极为罕见不同,白色的鸟儿则是数不胜数,例如鸣禽中的长冠八哥,陆禽中的白马鸡,猛禽中的白南美鵟,攀禽中的白凤头鹦鹉等。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乌鸡,它虽然骨骼乌黑,连嘴、皮、肉都是黑色的,但遍身羽毛洁白,有“乌鸡白凤”的美称。
白色种类最多的类群是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例如在游禽中有分布于南极的雪鹱、白鞘嘴鸥,分布于北极的雪雁、皇雁和细嘴雁,分布于南美洲的白草雁等,更有在水中脖子常常弯成优雅的“S”形、如同身披白纱的新娘一般的小天鹅、大天鹅和疣鼻天鹅。白色的水鸟还有两枚中央尾羽特形延长的白尾鹲,体形粗短肥胖、嘴下有一个捕鱼“大网兜”的白鹈鹕,身高腿长的白鹳、东方白鹳和白鹮鹳,细长的嘴向下弯曲的黑头白鹮、美洲白鹮,嘴像一把琵琶的琵鹭、白琵鹭,还有体态高雅、舞姿优美、鸣声如笛的丹顶鹤、白鹤……涉禽中的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和黄嘴白鹭等,身体均纤瘦而修长,我国古人也因为它们洁白无瑕的羽毛而称之为“雪客”或“雪不敌”。
在海洋哺乳动物中,中华白海豚是我国的瑰宝,被渔民称为“妈祖海豚”“镇港海豚”。生活在北冰洋中的白鲸则因为拥有一对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八字形的大嘴,以及高高凸起的额头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年四季都是一身白色被毛的陆生哺乳动物大多为有蹄类,如白大角羊、雪羊、白长角羚等,最有名的非北极熊莫属。其实,在北极的冬季还有很多鸟类和哺乳动物打扮得浑身雪白,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既不易被猎物察觉,也不易被天敌发现。其中雪兔只留下了黑色的耳尖,而白鼬则在尾巴的尖端留下一段黑色,在不断地摆动时,很像是在扫雪,所以它的俗名就是“扫雪”。雪鸮是为数不多的在白昼活动的猫头鹰。柳雷鸟一年四季要换四次羽毛,与它所栖息的环境的色彩配合得十分默契,堪称鸟类中的“时装大师”。
在白色动物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白化现象”。同种动物的外形和体色通常都是相同的,但在高等脊椎动物的同一种群中常有体色变异的个体,而且一般都呈白色,所以叫白化动物。这是由于它们的体内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形成的。我国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已经发现的就有白熊、白蛇、白竹鼠、白豪猪、白龟、白麻雀、白鼹鼠等十几种。 (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