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鼠中仙(2)
如果有人怀疑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那就看看科学家用蝙蝠做的两个实验吧。
科学家曾用塑料做了一种假面粉虫,不仅大小同蝙蝠爱吃的面粉虫一样,就是对人工超声波,其回声强度也几乎是等同的。他们将蝙蝠放入暗室里,并随机地向暗室的空中抛入面粉虫和假面粉虫,你猜结果怎么样?蝙蝠把98%的面粉虫都吃了,而对85%的假面粉虫连碰都没碰。你说蝙蝠的本领高强不高强?
如果你还不服,认为面粉虫有某种气味或别的什么方面与假面粉虫不同,这才吸引了蝙蝠,那就再让蝙蝠露一手吧,看看蝙蝠是如何在细丝尼龙网格中来去自如地飞行的。这张网是用80微米细的尼龙丝织成的,网眼大小仅为14厘米见方,而蝙蝠展开翼手时宽达40厘米。但是,这难不倒蝙蝠,它能轻松自如地在黑暗中折叠起翼手从网眼中飞过,极少与网丝相撞。值得注意的是,从这种网丝上反射的回声,其声能是极其微小的,以至于用现代高科技的仪器都难以测量出来。
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对环境高度适应,分布在水、陆、空一切可栖居的区域内,但能飞行的却不多。东南亚森林中的大飞鼠(鼯鼠)和飞狐猴(鼯猴),虽名“飞”,其实并不能飞,仅仅能滑翔,一般滑行距离不过几十米。只有蝙蝠“展翅”飞翔时,可以与鸟类媲美。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决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跟鸟类一样,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掌骨和指骨极长,由宽阔轻薄的皮膜相连,并沿体侧直接连至后肢及尾。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領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蝙蝠的后肢又短又小且被皮膜连住,仅仅能在飞行时向后伸展,起着平衡的作用,而不能像鸟一样用后肢在地上行走,也很难用后肢撑起身体在地上起飞。因此,蝙蝠只能借助身体从高处下落的时机依靠滑翔起飞,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了,这就是蝙蝠休息和睡觉时要倒挂高悬的主要原因。
偏好各异的捕食习惯
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蝙蝠家族成员众多,是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除了吸血蝠嗜好鲜血以外,还有少数蝙蝠取食水果或者花蜜,极少数成员捕食鱼类等小型动物。
果蝠是大型蝙蝠,常常栖息在原始森林里,如棕果蝠等,主要以野果(如聚果榕)或栽培水果(如荔枝)为食。大多数情况下,果蝠会把果实从果树上摘下来带到更安全更隐蔽的地方食用,因此,其残果与种子常常散落在离母树较远的地方。种子萌芽试验发现:蝙蝠粪便中的种子萌芽率最高。许多植物的种子由果蝠取食并经其消化道排出后,能较好地萌发,因此,果蝠不仅是播种机,还是催芽器。
在云雾缭绕的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开钟形花的植物,其花蜜实在藏得太深,以至于连最善于采蜜的蜂鸟都无能为力。幸好花蜜长舌蝠特别喜欢这种花卉散发的特殊霉味。花蜜长舌蝠有可以媲美变色龙的长舌,其舌头长度达到身体长度的1.5倍。它们能像蜂鸟一样悬停在盛开的钟形花上空,然后灵巧地将长长的舌头伸进钟形花幽深的花冠里采食花蜜,同时,作为酬谢,它也顺带着帮助这种植物传播花粉。它们是这种钟形花植物的唯一传粉者,如果没有它们,这种植物就无法繁衍。
世界上有两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在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还有一种蝙蝠,能利用宽大的翼手像网一样罩住青蛙,使青蛙无可遁逃,当青蛙被憋得半死时,它再慢慢地享用美味的猎物。
蝙蝠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繁衍,也可以用于生物防治,用于仿生学、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其粪便还是上好的肥料,而且除杂晒干后即为中药“夜明砂”,有清肝明目等功效。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太平洋岛国帕劳和印度洋岛国塞舌尔,面目狰狞的果蝠居然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责任编辑】庞 云 (秦自民)
科学家曾用塑料做了一种假面粉虫,不仅大小同蝙蝠爱吃的面粉虫一样,就是对人工超声波,其回声强度也几乎是等同的。他们将蝙蝠放入暗室里,并随机地向暗室的空中抛入面粉虫和假面粉虫,你猜结果怎么样?蝙蝠把98%的面粉虫都吃了,而对85%的假面粉虫连碰都没碰。你说蝙蝠的本领高强不高强?
如果你还不服,认为面粉虫有某种气味或别的什么方面与假面粉虫不同,这才吸引了蝙蝠,那就再让蝙蝠露一手吧,看看蝙蝠是如何在细丝尼龙网格中来去自如地飞行的。这张网是用80微米细的尼龙丝织成的,网眼大小仅为14厘米见方,而蝙蝠展开翼手时宽达40厘米。但是,这难不倒蝙蝠,它能轻松自如地在黑暗中折叠起翼手从网眼中飞过,极少与网丝相撞。值得注意的是,从这种网丝上反射的回声,其声能是极其微小的,以至于用现代高科技的仪器都难以测量出来。
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对环境高度适应,分布在水、陆、空一切可栖居的区域内,但能飞行的却不多。东南亚森林中的大飞鼠(鼯鼠)和飞狐猴(鼯猴),虽名“飞”,其实并不能飞,仅仅能滑翔,一般滑行距离不过几十米。只有蝙蝠“展翅”飞翔时,可以与鸟类媲美。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决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跟鸟类一样,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掌骨和指骨极长,由宽阔轻薄的皮膜相连,并沿体侧直接连至后肢及尾。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領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蝙蝠的后肢又短又小且被皮膜连住,仅仅能在飞行时向后伸展,起着平衡的作用,而不能像鸟一样用后肢在地上行走,也很难用后肢撑起身体在地上起飞。因此,蝙蝠只能借助身体从高处下落的时机依靠滑翔起飞,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了,这就是蝙蝠休息和睡觉时要倒挂高悬的主要原因。
偏好各异的捕食习惯
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蝙蝠家族成员众多,是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除了吸血蝠嗜好鲜血以外,还有少数蝙蝠取食水果或者花蜜,极少数成员捕食鱼类等小型动物。
果蝠是大型蝙蝠,常常栖息在原始森林里,如棕果蝠等,主要以野果(如聚果榕)或栽培水果(如荔枝)为食。大多数情况下,果蝠会把果实从果树上摘下来带到更安全更隐蔽的地方食用,因此,其残果与种子常常散落在离母树较远的地方。种子萌芽试验发现:蝙蝠粪便中的种子萌芽率最高。许多植物的种子由果蝠取食并经其消化道排出后,能较好地萌发,因此,果蝠不仅是播种机,还是催芽器。
在云雾缭绕的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开钟形花的植物,其花蜜实在藏得太深,以至于连最善于采蜜的蜂鸟都无能为力。幸好花蜜长舌蝠特别喜欢这种花卉散发的特殊霉味。花蜜长舌蝠有可以媲美变色龙的长舌,其舌头长度达到身体长度的1.5倍。它们能像蜂鸟一样悬停在盛开的钟形花上空,然后灵巧地将长长的舌头伸进钟形花幽深的花冠里采食花蜜,同时,作为酬谢,它也顺带着帮助这种植物传播花粉。它们是这种钟形花植物的唯一传粉者,如果没有它们,这种植物就无法繁衍。
世界上有两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在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还有一种蝙蝠,能利用宽大的翼手像网一样罩住青蛙,使青蛙无可遁逃,当青蛙被憋得半死时,它再慢慢地享用美味的猎物。
蝙蝠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繁衍,也可以用于生物防治,用于仿生学、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其粪便还是上好的肥料,而且除杂晒干后即为中药“夜明砂”,有清肝明目等功效。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太平洋岛国帕劳和印度洋岛国塞舌尔,面目狰狞的果蝠居然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责任编辑】庞 云 (秦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