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3213375
蝙蝠鼠中仙(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5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22期
蝙蝠鼠中仙

     我们一般所说的蝙蝠,主要是指日本伏翼,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等。它们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仙鼠。其实,蝙蝠和老鼠是截然不同的动物。

    不禽不兽吸血鬼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蝙蝠毁誉参半,有许多片面的认识和评价。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曾引用唐代诗人孟浩然之句:“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不过,很多人并不喜欢蝙蝠,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蝙蝠形容猥琐、面目可怖、行为怪异,更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

    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冯梦龙编这个故事也许是受了曹植《蝙蝠赋》的启发,曹植认为蝙蝠为“奸人”所生,“非禽非兽”“不容毛群,斥逐羽族”,所以冯梦龙就编了这个故事来嘲讽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改换身份的人。

    在西方民间的传说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普通吸血蝠喜欢吸食马、骡以及牛等哺乳动物的血液;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则偏爱鸟类,包括家禽的鲜血。不过,在蝙蝠家族中吸血蝠只是极少数,目前确认的只有这3种。吸血蝙蝠虽然令人讨厌,其实也挺可怜的,由于食性过于单一,它们如果两夜吸不到血液,就可能会饿死。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与同伴分享食物的伙伴制,通过互惠和亲属选择而分享血液。它们的这种食物分享行为是动物学家研究脊椎动物社会行为的绝佳材料。

    黄昏蝙蝠飞

    人們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的确,蝙蝠家族很多成员喜欢在黑暗的洞穴里幽居,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悄悄行动起来。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主要是为了“远害全身”,说得确实不错,但还不够全面。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延年益寿(蝙蝠寿命达20年,比老鼠长得多),又可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他还有一首以蝙蝠为题的诗:“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难怪范成大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那么高,从这两首诗中他对蝙蝠的生活习性的准确描述就可见一斑。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蝙蝠在捕食时偶尔也会失手。有一种幼虫期危害蜜蜂和牛羊的飞蛾叫蜡螟,其成虫身体中段有一种巧妙的装置——鼓膜器,鼓膜器直接连接着听觉神经,在30米外即可察知蝙蝠的超声波。当感受到蝙蝠的威胁时,蜡螟就会翻筋斗、兜圈子、螺旋下降,或者干脆收起翅膀,一个倒栽葱落到地面草丛中潜伏不动。还有一种虎蛾,体内配备了一个专门针对蝙蝠的干扰装置,当受到蝙蝠攻击时,能产生高频的干扰声迷惑蝙蝠,从而逃之夭夭。

    然而,并非所有的害虫都有如此高明的防御机制,即使有,如果逃跑路线不当仍不免要成为蝙蝠的腹中餐,所以,害虫们始终对蝙蝠心存畏惧。据说,有人已利用这一点,在玉米成熟期每晚向田间播放蝙蝠的声音,结果使得玉米钻心虫的成虫(一种飞蛾)总是提心吊胆,不敢飞到空中交配,从而使危害玉米的幼虫大大减少了。这的确是一种省钱省工有利环保的治虫方法。

    回声定位造就听觉冠军

    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它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能使用回声定位的哺乳动物有四类:食虫类(如鼹鼠)、鳍脚类(如海狮)、齿鲸类(如海豚)和蝙蝠。不过,回声定位最初是由美国生物物理学家格里芬从蝙蝠身上发现的,而且蝙蝠的回声定位也是科学家研究得最多的。

    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振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与回声定位系统相适应,蝙蝠耳廓很大,内耳十分发达。蝙蝠活动时总爱将耳廓竖起,就是为了更好地收集声波,交给内耳处理。主要由内耳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虽不到1克重,但灵敏度极高,蝙蝠1秒钟可接收和分辨250组回声。其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哪怕干扰噪声比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强100倍,蝙蝠仍能有效工作。洞中数百万只蝙蝠都要发出超声波,这成千上万的超声波和洞壁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对蝙蝠个体却毫无干扰。从这方面看,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要比先进的雷达和声呐还优秀得多。 (秦自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