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有望成为新的癌症靶向药物”等9则
铱有望成为新的癌症靶向药物
金属铱在地球上很少见,且大多集中于距今约6600万年的地层中,被认为是随着小行星降临地球的。作为铂族一员,铱是世界上最耐腐蚀的金属,也是地球上密度第二高的金属,因此成为极其宝贵的工业原料。中、英科学家的一项合作研究还表明,铱的化合物可摧毁癌细胞。铂在50%以上的癌症化疗中已经得到应用,铱则有可能成为新的靶向药物。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铱和有机物质的化合物,受激光激发发生光反应,产生可以杀死癌细胞的物质。
打游戏成瘾可能是在逃避现实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网络游戏障碍被视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疾病”。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疾病,它需要进一步研究。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2300多名过去半年经常玩网络游戏的成年志愿者,发现其中大多数并未出现临床问题,而且与毒品等其他成瘾行为相比,如何引发游戏成瘾尚不清楚。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那些符合若干个游戏成瘾标准的志愿者需求满足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感到不满,比如人际关系或者职业生涯。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人玩游戏可能是在逃避不快,而非成瘾。
填色有助缓解焦虑和压抑
新西兰一项研究认为,填色这种消遣方式有望成为一种廉价易得的自助疗法,用于治疗一些不良的精神症状。研究人员对成人填色是否真的能充当自助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确有疗效。接受测试的是115名18~36岁的女性,尽管两组受试者在完成任务时都变得更专注,但相比于其他智力游戏的测试者,任务为填色的测试者其压抑与焦虑程度更轻。通常的解释是,人在填色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入专注的冥想状态。填色也与大脑杏仁体的活跃度降低或脑波活动的变化有关。不过,这项新的研究表明,思维专注并非主因,因为人在玩字谜时更为专注。
特立独行的超新星
超新星是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爆炸,目前已发现的大部分超新星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一个被命名为iPTF14hls的超新星事件却不同寻常,可能引发对超新星演化模式的新认识。一般此类超新星保持明亮的时间在100天左右,但是iPTF14hls可以保持600多天,且亮度存在多种变化。此外,该超新星事件的演化似乎比其他超新星慢10倍左右。研究人员认为,iPTF14hls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十年经历了多次剧烈爆发,这意味着该恒星的初始质量是太阳的95~130倍。
哺乳动物祖先是“夜猫子”
现存许多哺乳动物都是日间活动,但事实上,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视觉更类似于夜行性动物的视觉。有人据此提出“夜行瓶颈”理论,认为早期哺乳动物为避免与日间活动的恐龙发生冲突不得不选择夜间活动;当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才变成日间活动。以色列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为这种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他们搜集了2415种哺乳动物(涵盖所有现存的目,148个现存科中的135科)的活动模式数据来调查哺乳动物祖先的活动模式和昼行性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结果显示,尽管在白垩纪晚期昼行、夜行不规律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完全昼行性的转变出现在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之后,时间是在大约6600万年前。中生代时期就此终结,恐龙称霸也随之消失,由此过渡到了由哺乳动物统治的新生代。研究还指出,类人猿的祖先是最早演变成昼行性的哺乳动物之一,这和它们的后代视力能适应日间活动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缺觉如何影响大脑认知能力
缺觉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抑郁症的患病风险上升便与长期缺觉有关。在严重的情况下,缺觉还可能引起认知退步和行为障碍,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由于需要侵入性技术才能记录神经活动,人们一直难以精確认定缺觉如何影响人脑内的神经活动。以色列研究人员以一群神经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在被剥夺睡眠前后完成一系列面部识别测试,并记录下其大脑内侧颞叶内的神经元活动。在被剥夺睡眠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神经活动有所减慢和削弱,导致反应变慢。
输血或能传播老年痴呆
库贾氏病(俗称疯牛病)一类的朊病毒疾病能够通过感染了朊病毒蛋白的肉制品或者输血传播。阿尔茨海默病涉及一种被称为β-淀粉样蛋白的错误折叠蛋白,这种蛋白在患有该疾病的人类大脑中堆积,形成蛋白斑块。有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传播可能类似于朊病毒蛋白。一项新的动物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能在共享血液的小鼠间传播并导致其大脑退化。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β-淀粉样蛋白会进入另一只小鼠的血液和大脑并且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吃素喝咖啡 远离心脏病
两项新研究表明,少吃肉多喝咖啡可能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秘诀。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年龄在45岁以上的1.5万多人的饮食和心脏健康数据,结果发现,以前被诊断出心脏病或心功能衰竭的人如果坚持食用由水果、蔬菜、豆类、全麦和鱼类等构成的大部分食物,那么他们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比那些食用以肉类和加工食品为主的患者低28%。研究人员认为,吃更多素食和更少加工食品的人会摄入更少的钠,该元素被认为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另一项针对1.7万名年龄在44岁以上的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周喝一杯咖啡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低7%。
凉爽织物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热调节织物,其凉爽效果要比棉织品高出55%。新织物由包含氮化硼和聚乙烯醇的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制造出高度对齐、均匀、高密度排列的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制成的衣物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大大增强的热导率。一般的棉纤维热导率较低,导致身体的热量无法更多的传递到周围环境中。新的纳米纤维织物的热导率是棉织物的两倍多,是不含氮化硼的聚乙烯醇织物的1.5倍。穿上这种织物制成的服装,可显著降低体感温度,特别适合于办公环境的节能需要。
【责任编辑】庞 云 (彭文)
金属铱在地球上很少见,且大多集中于距今约6600万年的地层中,被认为是随着小行星降临地球的。作为铂族一员,铱是世界上最耐腐蚀的金属,也是地球上密度第二高的金属,因此成为极其宝贵的工业原料。中、英科学家的一项合作研究还表明,铱的化合物可摧毁癌细胞。铂在50%以上的癌症化疗中已经得到应用,铱则有可能成为新的靶向药物。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铱和有机物质的化合物,受激光激发发生光反应,产生可以杀死癌细胞的物质。
打游戏成瘾可能是在逃避现实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网络游戏障碍被视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疾病”。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疾病,它需要进一步研究。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2300多名过去半年经常玩网络游戏的成年志愿者,发现其中大多数并未出现临床问题,而且与毒品等其他成瘾行为相比,如何引发游戏成瘾尚不清楚。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那些符合若干个游戏成瘾标准的志愿者需求满足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感到不满,比如人际关系或者职业生涯。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人玩游戏可能是在逃避不快,而非成瘾。
填色有助缓解焦虑和压抑
新西兰一项研究认为,填色这种消遣方式有望成为一种廉价易得的自助疗法,用于治疗一些不良的精神症状。研究人员对成人填色是否真的能充当自助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确有疗效。接受测试的是115名18~36岁的女性,尽管两组受试者在完成任务时都变得更专注,但相比于其他智力游戏的测试者,任务为填色的测试者其压抑与焦虑程度更轻。通常的解释是,人在填色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入专注的冥想状态。填色也与大脑杏仁体的活跃度降低或脑波活动的变化有关。不过,这项新的研究表明,思维专注并非主因,因为人在玩字谜时更为专注。
特立独行的超新星
超新星是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爆炸,目前已发现的大部分超新星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一个被命名为iPTF14hls的超新星事件却不同寻常,可能引发对超新星演化模式的新认识。一般此类超新星保持明亮的时间在100天左右,但是iPTF14hls可以保持600多天,且亮度存在多种变化。此外,该超新星事件的演化似乎比其他超新星慢10倍左右。研究人员认为,iPTF14hls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十年经历了多次剧烈爆发,这意味着该恒星的初始质量是太阳的95~130倍。
哺乳动物祖先是“夜猫子”
现存许多哺乳动物都是日间活动,但事实上,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视觉更类似于夜行性动物的视觉。有人据此提出“夜行瓶颈”理论,认为早期哺乳动物为避免与日间活动的恐龙发生冲突不得不选择夜间活动;当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才变成日间活动。以色列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为这种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他们搜集了2415种哺乳动物(涵盖所有现存的目,148个现存科中的135科)的活动模式数据来调查哺乳动物祖先的活动模式和昼行性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结果显示,尽管在白垩纪晚期昼行、夜行不规律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完全昼行性的转变出现在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之后,时间是在大约6600万年前。中生代时期就此终结,恐龙称霸也随之消失,由此过渡到了由哺乳动物统治的新生代。研究还指出,类人猿的祖先是最早演变成昼行性的哺乳动物之一,这和它们的后代视力能适应日间活动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缺觉如何影响大脑认知能力
缺觉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抑郁症的患病风险上升便与长期缺觉有关。在严重的情况下,缺觉还可能引起认知退步和行为障碍,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由于需要侵入性技术才能记录神经活动,人们一直难以精確认定缺觉如何影响人脑内的神经活动。以色列研究人员以一群神经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在被剥夺睡眠前后完成一系列面部识别测试,并记录下其大脑内侧颞叶内的神经元活动。在被剥夺睡眠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神经活动有所减慢和削弱,导致反应变慢。
输血或能传播老年痴呆
库贾氏病(俗称疯牛病)一类的朊病毒疾病能够通过感染了朊病毒蛋白的肉制品或者输血传播。阿尔茨海默病涉及一种被称为β-淀粉样蛋白的错误折叠蛋白,这种蛋白在患有该疾病的人类大脑中堆积,形成蛋白斑块。有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传播可能类似于朊病毒蛋白。一项新的动物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能在共享血液的小鼠间传播并导致其大脑退化。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β-淀粉样蛋白会进入另一只小鼠的血液和大脑并且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吃素喝咖啡 远离心脏病
两项新研究表明,少吃肉多喝咖啡可能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秘诀。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年龄在45岁以上的1.5万多人的饮食和心脏健康数据,结果发现,以前被诊断出心脏病或心功能衰竭的人如果坚持食用由水果、蔬菜、豆类、全麦和鱼类等构成的大部分食物,那么他们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比那些食用以肉类和加工食品为主的患者低28%。研究人员认为,吃更多素食和更少加工食品的人会摄入更少的钠,该元素被认为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另一项针对1.7万名年龄在44岁以上的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周喝一杯咖啡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低7%。
凉爽织物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热调节织物,其凉爽效果要比棉织品高出55%。新织物由包含氮化硼和聚乙烯醇的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制造出高度对齐、均匀、高密度排列的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制成的衣物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大大增强的热导率。一般的棉纤维热导率较低,导致身体的热量无法更多的传递到周围环境中。新的纳米纤维织物的热导率是棉织物的两倍多,是不含氮化硼的聚乙烯醇织物的1.5倍。穿上这种织物制成的服装,可显著降低体感温度,特别适合于办公环境的节能需要。
【责任编辑】庞 云 (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