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05029
“汪星人”的演化史(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期
“汪星人”的演化史
“汪星人”的演化史

     狗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宠物。看着家中的“小宝贝”,你是否会纠结这样一些问题:所有的狗狗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为什么形态上差异那么大呢?我的这个品种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追溯一下“汪星人”家族的进化源头和发展历程。

    野犬的起源与进化

    距今约6300万年前,出现了一类被称为小古猫(也叫细齿兽)的动物。尽管它叫“猫”,但并非猫类,而是包括狗在内的各种食肉目动物的直系祖先。因此,千万不要误以为猫咪是狗狗的祖先哟。其实,小古猫的大小和長相也并不像猫,反而跟现在黄鼠狼的模样有点类似。它们生活在北美及欧洲大陆,有细长的身体、较长的尾巴和较短的五爪型四肢。它们的爪可以伸缩,关节灵活,适合攀树生活,擅长猎食较小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鸟类等,也吃鸟卵和果实,总体上可以说是杂食性的。

    到了距今约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小古猫又一分为二,分别形成了犬形动物和猫形动物。这两个分别产生了“喵星人”和“汪星人”的食肉动物类群从此在进化历程上分道扬镳。

    在距今约3700万年的渐新世早期,著名的黄昏犬出现了,由此各种野犬以及狗狗的祖先正式登场并奠定了犬科动物第一次适应性辐射的基础。黄昏犬的体型比小古猫要大,类似现在的小型狐狸。它们具有灵活而健壮的身体、柔软而蓬松的绒毛以及修长的四肢和长长的尾巴,足趾上还出现了肉垫,但嘴相对较小。与现生的犬科动物一样,它们是真正的趾行动物,也就是用脚趾而不是用脚跟着地行走,比小古猫更加适合奔跑,但仍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

    由黄昏犬分化出了3个主要的野犬支系。在距今约29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第一个支系进化出了一类体型上结合了现今熊类和犬类一些特征的动物,被称为两栖犬。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两栖犬在欧亚大陆占据优势地位,但它并非今天犬科动物的直系祖先;在中新世的早期和中期,在第二个支系中发展出了一个物种——汤氏熊(也叫特马斯),它一度被认为是现代犬科动物的直系祖先,但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在距今1000万~9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第三个支系开始兴旺发达,从中演化出犬属、灰狐属和赤狐属等现生动物。在这一支系的演化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动物是恐狼,它是所有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在更新世曾经遍布美洲大陆。

    遗憾的是,这类强悍的野犬在进化史上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其存续时间大约在距今180万~1万年前,然后就全部绝灭了。恐狼并不是狼以及任何现生野犬的直系祖先,它们与狼在北美洲一同生存了数十万年,但其身体构造却与狼完全不同。它们的下颚很大,更有能力咬碎骨头,在更大程度上是食腐者而不是猎手。它们的身体更健壮结实,四肢比较细而短,很像现生的鬣狗类(这类名字中带“狗”的动物在进化上是猫形动物的后代,而非犬形动物)。

    在更新世和现代,犬科动物的分化达到全盛期。现今几乎遍布全球的狼,尽管其起源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它们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前出现,并从此变成现生野犬类的代表物种。这些野犬在外形上的共同特点是头部长型,吻部突出,鼻部裸出,耳朵尖而直立,没有鬣毛,尾毛蓬松,四肢细长,前足5趾、后足4趾,爪较钝、不能伸缩。它们的嗅觉和听觉均十分发达,舌长而薄,有散热的功能。它们的犬齿粗大,有裂齿,臼齿齿锋也很明显,主要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有时也吃腐肉。它们营严格的地面生活,多为夜行性,全年都能活动,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善于奔跑的。

    现生的犬科动物有14属34种。有趣的是,在犬科这个以“犬”命名的类群中,却以名字为“狐”的种类最多,有6属20种,如北极狐、食蟹狐、大耳狐、阿根廷狐、灰狐、赤狐等;其次为“狼”,有3属9种,如狼、丛林狼、福岛胡狼、鬃狼等;而名字为“犬”的有3属3种,即小耳犬、非洲野犬和薮犬;“豺”与“貉”都是只有1属1种。这种现象的形成,当然还是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狗狗们的功劳。尽管狗,即家犬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物种迄今尚无定论,但它们所拥有的声望的确超过了其他所有野犬种类,因而当之无愧地成为犬科的“群主”。

    从野犬到家犬

    所有的狗是不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它们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被人类驯化的呢?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狗在形态上的多样性,似乎说明它们不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就连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是这样认为。关于家犬的起源主要有“一源说”和“多源说”两种观点。前者以18世纪的著名博物学家布丰为代表,认为世界上所有大小不同、体态各异的家犬都是由狼驯化而来;后者则认为家犬是由狼、丛林狼、豺、黑背胡狼、侧纹胡狼和澳洲野狗等几种犬科动物驯化而来,因为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狗一样,均为78对;而其他犬科动物则有所不同,如赤狐为36对,大耳狐为64对,貉为42对。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通过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狼才可能是家犬的祖先。从依据上述几方面研究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家犬与狼的关系是最近的。

    家犬尽管通过人类长期驯养和培育,从体形到行为等诸方面都与狼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们的解剖结构和行为动作都十分相似。另外一个重要的证据是,狼与家犬杂交后所产生的后代是能够继续繁育的。据说,爱斯基摩人很早就知道如何让爱斯基摩犬与狼交配,它们所产生的后代,有的嗥叫,有的吠叫;有的具有狼的被毛,有的则是狗的被毛;有的胆怯地将尾巴夹于腿间,有的却总是不停地摆尾……

    如果狗是由狼演变而来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的狼呢?一般认为主要有4个地方的狼对家犬品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是北美狼对阿拉斯加雪橇犬、爱斯基摩犬和原始北美犬等;二是中国狼对松狮犬、老式北美犬、北京犬和各种玩具犬等;三是印度狼对马土提夫等视觉猎犬;四是欧洲狼对牧羊犬、狐狸犬、枪猎犬等,并通过与亚洲狼的杂交发展出猎犬、血猩、拳师犬和斗牛犬等品种。 (余夫)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