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平静军事行动”下的不平静(2)
津巴布韦内外交困的危机始于这样的政治、经济逻辑。1996年,津巴布韦推出新的土改计划,预计在5年时间内征用白人占有的500万顷土地,分配给11万无地家庭。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威胁前宗主国英国的利益,英国便鼓动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以津巴布韦“大选舞弊”“践踏民权”等作为借口,对津巴布韦实施制裁,制裁的范围包括武器禁运、资产冻结及旅行禁令等。据统计,2001~2013年间,西方制裁给津巴布韦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20亿美元。
土地改革政策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连锁反应,加上外部严厉的封锁,使得津巴布韦政府只好由内而外、全面地实施“本土化政策”。至此,自2007年伊始、踉跄中大规模推进实施的经济“本土化政策”被套上了“去除殖民历史影响的道德倡议”“实现国家经济增长新潜力的务实战略”“促进国家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以及“创造一个国民对外国资本拥有信心与好感度、共存和谐的经济环境”的标签。
“本土化政策”的经济效应究竟如何,目前莫衷一是。GDP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津巴布韦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然而,反对党、经济学家、受影响企业均表示了一致的反对声音。津巴布韦主要反对党民革运认为“本土化政策”是穆加贝为取悦选民而采用的民粹主义手段,欺骗和拉拢群众,最终受益者还是津民盟。经济学家则认为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是杀鸡取卵,“本土化政策”将潜在的投资者都吓跑了,目前,“津巴布韦需要世界多过于世界需要津巴布韦”。受影响的企业则用拖延等方式一再罔顾津巴布韦政府的“最后通牒”,企业认为津巴布韦民众缺乏资金承接企业转出的51%的股份,最后“本土化政策”成为变相的强征资产;而且就算成功實现股份转让,津巴布韦政府只字未提的相应的股份应当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一个会带来麻烦的漏洞。此外,津民盟内部本土化部与财政部之间关于“本土化政策”的意见分隔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大麻烦。
从表面上看,实现权力交接的津巴布韦已平安度过此次危机,所谓的后穆加贝时代接班人的问题已然解决。然而津巴布韦深度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期待以及国家如何发展,仍然是下一步无法回避的政治、经济选题。期待津巴布韦能如新总统姆南加古瓦就职誓词所承诺的:未来的津巴布韦将让经济深植于农业,拥抱市场元素,打击腐败,让所有外国投资感到安全,打开与外界久已封锁的接触之窗。
[责任编辑]王凯 (黄立志)
土地改革政策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连锁反应,加上外部严厉的封锁,使得津巴布韦政府只好由内而外、全面地实施“本土化政策”。至此,自2007年伊始、踉跄中大规模推进实施的经济“本土化政策”被套上了“去除殖民历史影响的道德倡议”“实现国家经济增长新潜力的务实战略”“促进国家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以及“创造一个国民对外国资本拥有信心与好感度、共存和谐的经济环境”的标签。
“本土化政策”的经济效应究竟如何,目前莫衷一是。GDP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津巴布韦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然而,反对党、经济学家、受影响企业均表示了一致的反对声音。津巴布韦主要反对党民革运认为“本土化政策”是穆加贝为取悦选民而采用的民粹主义手段,欺骗和拉拢群众,最终受益者还是津民盟。经济学家则认为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是杀鸡取卵,“本土化政策”将潜在的投资者都吓跑了,目前,“津巴布韦需要世界多过于世界需要津巴布韦”。受影响的企业则用拖延等方式一再罔顾津巴布韦政府的“最后通牒”,企业认为津巴布韦民众缺乏资金承接企业转出的51%的股份,最后“本土化政策”成为变相的强征资产;而且就算成功實现股份转让,津巴布韦政府只字未提的相应的股份应当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一个会带来麻烦的漏洞。此外,津民盟内部本土化部与财政部之间关于“本土化政策”的意见分隔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大麻烦。
从表面上看,实现权力交接的津巴布韦已平安度过此次危机,所谓的后穆加贝时代接班人的问题已然解决。然而津巴布韦深度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期待以及国家如何发展,仍然是下一步无法回避的政治、经济选题。期待津巴布韦能如新总统姆南加古瓦就职誓词所承诺的:未来的津巴布韦将让经济深植于农业,拥抱市场元素,打击腐败,让所有外国投资感到安全,打开与外界久已封锁的接触之窗。
[责任编辑]王凯 (黄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