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234044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6期
     从“井渠法”到《水经注》

    汉至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向南迁移,政治中心亦南移。江南水源丰富,农业迅速开发,南方水利工程逐渐增多;而黄河流域整体上处于衰落状态,水利开始向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发展。

    西汉和东汉王朝将大一统的格局延续了400多年,这一时期成为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时期,水利建设形成了一个高潮。

    西汉前期,黄河屡次决口,造成严重水灾。元光三年(公元前132),灾情严重,汉武帝派人去堵塞,没有成功。黄河瓠子决口后,每年均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派人率兵数万堵塞瓠子决口,并亲临黄河决口处指挥堵口,取得成功。汉武帝作《瓠子歌》,以为纪念。灵渠渠首工程现状示意图龙首渠工程布置示意图

    龙首渠是西汉时修建的一项引洛灌溉工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引水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在汉武帝年间,根据庄熊罴的建议修建。施工中最艰巨的一段要穿越商颜山。商颜山高40余丈,土质疏松,若采取明挖,渠岸容易崩坍;于是,修渠群众发明了井渠法,使渠道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由于在施工时挖出了龙骨(化石),渠道遂被命名为龙首渠。

    井渠法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创造,在当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直到今天,这种修渠方法仍在我国新疆及中亚和西南亚等地采用,这就是著名的“坎儿井”。

    西汉末年,黄河水患持续60余年。到了东汉,汉明帝命水利工程家王景主持治河。王景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黄河大堤,另一方面整治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门。从此,黄河一直到北宋初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决溢和改道。于是,便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在汉代,铁器已得到普遍使用,其制造和使用量很大,其中,用于水利工程的主要是耒、耜、锸、,它们的主要用途是起土和破土。

    在汉代,城市已经规划有相对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其中排水管道已经发展成具有不同种类、不同泄水断面以及大小齐备的排水设施。人们在今天的考古遗址中即可见到。

    魏晋时期水利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西部屯田事业。在北方战乱期间,移民相继沿河西走廊西迁,这对当地农田水利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流沙坠简·戍役类》31、32简是在罗布泊地区发现的汉代简牍,其中就记载了有关农田水利灌溉等内容。

    出土于嘉峪关市东北新城乡魏晋墓葬群的壁画,生动描述了采桑、耕种、井饮、牛耕、射鸟和驿传的场景,反映当时西域地区的繁荣景象。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黄河水患日益严重,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在相对稳定的南方政权统治区,水利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浮山堰和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堰坝—通济堰。

    浮山堰是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大坝,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该工程是梁武帝为与北魏争夺寿阳(今安徽寿县)而建。据估算,其主坝高三四十米,形成的水域面积有6700多平方千米,总蓄水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浮山堰主副坝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这几项指标在当时都居世界第一位。坝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国外的土石坝直至12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执锸汉画像汉长安城五角形陶土排水管道

    通济堰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堰坝,位于浙江丽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我国乃至国际水利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创举。

    通济堰是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系统,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使平原上的几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至今仍惠泽当地百姓。

    这一时期,在农业技术、水文地理方面,出现了《齐民要术》和《水经注》这样的传世著作。

    《齐民要术》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学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全书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20余种农业工具和颇为完整而合理的灌排系统,极大提升了当时农业灌溉的成效。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书中详细记载了1000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与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中對河流河道、历史水文、湖泊和农业地理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记载。 (张彦)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