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1)
水可为利,亦可为害。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上显著的季风气候,导致降水量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季风气候决定了水利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产生了种植业与畜牧业、南稻北粟的划分,水旱灾害的发生以及农业灌溉的需要,使我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兴修水利,因地制宜的水利工程在各地均发挥着显著功效。
从良渚水坝到大禹治水
文明的起源、进步与发展都得益于水的哺育与滋养。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择水而居,早期先民在防御水患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治水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其中长江中游的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距今1.8万~1.4万年;黄河中游的唐户遗址发掘出了距今约9000年的完整的绕房排水系统;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了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距今大约有七八千年;长江下游距今7000~5300年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已知最早的大型干栏式建筑;黄河中游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彩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性器物;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原始先民们通过智慧用水进行生产、生活,创造了灿烂的早期文明。
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改堵为疏,治水立国,揭开了华夏民族文明进程新的一页,水利由此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定天下为九州,宋代的《九州山川实证总图》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描绘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及冀、兖、青、徐、扬、豫、荆、雍、梁九州界域及内容。遂公盨及其铭文
遂公盨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的实物载体。盨是用来盛黍稷的青铜祭祀礼器。遂公盨内底有铭文10行98字,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削平山岗、堵塞洪水、疏导河流的治水方法。
从井田沟洫到都江堰、灵渠
先秦时期,水利技术与水利理论尚处于起步阶段。
夏朝建立以后,开始有了农田规划,按照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区分农田赋税水平。到了商代,井田制下出现了原始的沟洫工程。西周时期,形成了有灌有排的初级农田灌排系统,引水灌溉则有效地发展了农业生产,直接使水造福人类。
井田沟洫是我国最早的农田水利技术标准规范。在夏、商、西周三代,我国在土地制度上采行井田制,沟洫就是井田中的灌排系统。当时,按其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耕地面积大小,一般分作浍、洫、沟、遂、畎等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系统。
西周时期,沟洫工程有了发展,出现了“帅天地之度”的治水思想。
春秋时期,灌排系统的发展取代了之前的沟洫系统。齐相管仲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这种“治国先治水”的思想和主张,在我国水利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二里头商城遗址内的排水沟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城市排水设施。商朝与西周王朝的都城遗址都发现有排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对河南偃师二里头(距今3900~3500年)大型都邑的考古,发现了排水管道、渠道以及石砌渗水井等构成的宫殿排水系统。
当时,国家设有管理农田水利的官员—稻人。在我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甲骨文中,也有大量关于治水的记载。
秦统一中国,是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其中,水利建设起到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为突出代表。
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于公元前256年修建,是世界上现存年代非常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现在改称都江堰市),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水利形式。其堰首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有机配合、协调运行,充分发挥了防洪、灌溉及水运的综合效益,使成都平原由原来的“水涝之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岁修六字诀,埋于飞沙堰对面凤栖窝处的四根柱状体为都江堰卧铁,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
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当时,韩国使“疲秦计”,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兴修大型灌溉工程,以消耗秦国实力;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命其主持兴修这一工程。约10年后,郑国渠修成,“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15年后,秦统一六国。
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边防,进军岭南,秦始皇听取大臣史禄的建议,于公元前219年下令开凿灵渠,以便运输军粮。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37千米,由铧嘴、大小天平以及南北渠组成。它的开通,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攻克岭南。2000多年来,经历代修整,灵渠一直发挥着巨大功用。 (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