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猬的拥抱”看人际距离(1)
刺猬,顾名思义,是一种有刺的小动物,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效应和它有关,被称为刺猬效应。关于刺猬效应还有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为了取暖而依偎在一起,开始因为距离太近,身上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随后,它们拉开了适宜的距离,不但能够取暖,也不会伤害对方。叔本华在其哲学著作《人生的智慧》中讲述了这个故事,也提及了广为传诵的名言:“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刺猬效应主要出现在人际交互中,人们在社交中如何保持合适的距离的确是一门艺术。“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恰到好处是其中的真谛。那么,心理学家对于刺猬效应又有哪些见解?我们如何通过科学家的帮助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呢?
亲密关系中的刺猬效应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认为配偶和情侣之间如胶似漆、亲子之间形影不离、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实际并非总是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空间和距离上存在倒U型关系,适当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会使人舒服自在,过远或过近的距离会使人产生压抑、厌恶和疏离。
处理夫妻和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是门复杂的学问。在亲密关系建立初期,双方都希望接近对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随着亲密关系升级,双方步入婚姻,炽热归于平淡,光环逐渐退去,差异和缺点日益显现。这时,适宜的距离则成为夫妻双方维持稳定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给双方足够的空間,个体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自己的朋友圈,既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发展,整个家庭系统都能从中获益。
家庭系统,其实是一个包含各种亲密关系的大系统。就核心家庭系统来说,它是由父母亚系统、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和同胞亚系统组成的。家庭系统理论的创始人默里·鲍文认为家庭内存在两股力量:一是寻求归属,即融合;另一个是寻求个体化,即分化。理想状态的家庭关系应处于这两股力量的平衡状态,正如刺猬效应一样,既亲近又有适宜的距离。各个亚系统之间的交互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功能结构。夫妻亚系统伴随家庭的形成而出现,双方相处需要亲密但不能形成桎梏。随着第一个孩子出生,父母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就出现了。良好的父母亚系统应该形成界限,孩子既可以跨过界限接近父母,但又不能干扰夫妻亚系统的功能。有些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的父亲,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不利于父亲参与孩子的教养。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亚系统的界限会更具弹性,孩子既可以接近父母,也可以独立,父母既关心爱护子女,也有自己的空间。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会出现同胞亚系统,孩子们之间在互动中学会支持、合作、保护、竞争、反击以及协调。
如何教导一只“小刺猬”
在家庭系统中,亲子关系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在探讨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的著作《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到了现在的孩子很难沟通,他们就像身上长满刺的小刺猬。你想拥抱那只小刺猬但也不想受伤害,怎样做才好呢?给孩子空间,爱而不宠,给自己空间,严而有度。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都有“做父母的黄金十年”和“儿童可接受教育的黄金十年”的说法。“黄金十年”是指孩子0~10岁这段时间,年幼的孩子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可以利用这一时期和父母一起养成好习惯。在孩子的儿童时期,父母会手把手教孩子学习生活技能,一旦学会之后,父母就应该放手,给孩子留出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替他们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受到过多关注的孩子可能很难形成自己的主见,长大之后容易形成依赖型人格。即使在“黄金十年”中,父母也要与儿童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他们有自己发展的空间。10岁之后,儿童发展为青少年,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的教育逐渐不那么容易影响他们了,朋友、师长在青少年心目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如果在10岁之前已经建立了好习惯,这些习惯在 10岁之后会引导和约束孩子,父母不必过于强行闯入孩子的世界。双方保持亲密而适宜的距离,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同时有自己的空间;父母感到与孩子可以良好沟通,建议被接受采纳,同时也有空间处理夫妻和其他家庭系统关系。
工作中要避免“空间侵犯”
除上述亲密关系之外,我们还有上下级、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需要相处。在职场中,领导者要做好工作,需要与被管理者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这是一种不远不近、恰当的合作关系,领导者既要有亲和力,也要与被管理者保持心理距离,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如果想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人际空间距离。一般来说,陌生人之间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这样才会让彼此感觉轻松自在。靠得太近,容易给彼此造成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人际距离那些事儿
刺猬效应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际距离则是心理距离的一种。那么,科学家在研究人际距离的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呢?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际距离代表他人在“自我”方面的包含度、在“自我”心目中的位置。“自我包含他人”是人际距离的重要衡量指标,指个体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将他人包括进“自我”的形式,表现为“自我”和“亲密他人”具有较多的相似表征。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际距离过程中首先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通过实验发现,在比较字形和语义的人脑加工过程中,和自身有关联的加工过程会获得更优秀的记忆成绩,比如被试者自己的名字。当加入“亲密他人”,比如父母、配偶或朋友作为参照对象时,自我参照效应会被减弱,当所引入的参照对象是远距离的公众人物时,自我参照效应则显著增强。随后,研究者又发现了朋友参照效应、恋人参照效应、母亲参照效应等,这些都被称为“他人参照效应”。 (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