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百货随潮船入市(2)
福州市区东南,乌龙江、闽江河口以南是长乐区。自古以来这里都是福州的出海港,现在也是福州国际机场所在地。长乐,“环城内外皆山也”,其东北有首石山、西南有南山,西北對着闽江,扼守“江海通津”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入海口附近的猫山与北之碁山之间群山耸立,形成一片“W”型的海湾。这里曾水深滩平,又有群山围护,是天然的避风良港,人们称之为黄岐澳,据专家考证这里正是古闽国盛极一时的“甘棠港”旧址。“甘棠”二字源自《诗经》,是古人歌咏仁政的代名词,以此古意命名新开的港口,足见当年雄踞东南的王审知仍是心向中原。宋代《舆地纪胜》记载:甘棠港“旧名黄岐港,先有巨石,为舟楫之患。唐天佑中,闽王命工凿之,忽然震碎,敕改甘棠港”。唐末至五代之间,这里往来番客商船无数,当时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说闽国因之而“航海梯山,贡奉循环”“遐迩怀来,商旅相继”。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朝廷正式在泉州设立市舶司。随着泉州港的快速兴起,福州甘棠港逐渐冷清衰败。但三百多年后,中国海航史的又一次光辉重新光顾长乐。明永乐年间最为盛大的郑和船队七驻长乐,使这个冷落了的港口又一次“人物辏集如市”,贸易如云,热闹了数十年,成为明清海外贸易回光返照的最后见证。《重纂福建通志》载:“(永乐)七年(1409)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乾隆《长乐县志》也说:“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太平港。”这就是走进今天的长乐,我们几乎无时不与“郑和”相遇的原因了。在长乐市区,郑和路、郑和公园、郑和广场、郑和巨雕、郑和航海馆、郑和纪念馆等一系列纪念性道路及建筑景观散落在城区的各个角落,使得小城“无处不郑和”。
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更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近3万人、240艘船舶的规模创下了那个时代海员最多、航程最远、航时最久的世界纪录。但人们不太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虽是自江苏太仓启锚,但都是在福州长乐停留驻舶,在此招募船员、修建船只、购置给养、伺风开洋。今天的长乐郑和公园山顶上依然保留着一座三峰寺塔,塔高7层,登高可远眺外海,是郑和船队远航前的暸望塔和回港时的航标。出土于长乐天妃行宫的“天妃应灵之记”石碑则更翔实地记录了郑和船队于长乐七驻的珍贵历史,碑文有曰:“然神之灵无往不在,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三坊七巷,人文福州的浓缩
即便取得了恢弘的成就,但早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明朝统治高层就已经制定了停止远洋的政策。随后明清两朝更推行愈加严酷的“海禁”政策。从明代的“片板不得下海”到清初的迁界禁海,不仅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全面叫停,就连沿海百姓日常出海也被禁止。但至清代晚期,福州城内却涌现出一批突破禁锢放眼海外的精英群体,他们以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觉民、林徽因、冰心等为代表。这些突破海洋制约远赴欧美求学的时代之子们,以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和开天辟地的气魄在多个领域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幸运的是,今天福州市区的三坊七巷里仍完整地保留着他们的故居与府邸,为我们寻觅这些文化巨匠的身影提供了最理想的空间。①严复故居②林觉民、冰心故居③俯瞰三坊七巷
里坊是我国唐代之前的城市内部结构,高大的坊墙连片起伏,形成封闭的居住空间。坊内街道齐整,巷道深深,连接着不同的人家。坊设气派的坊门,晚间关闭,方便城市管理。宋时商品经济繁荣,坊墙逐渐被拆除,城市开启夜生活模式,临街商铺鳞次栉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那般只闻声音、不见灯火的城市被通宵达旦的开放形态彻底改变。然而东南一隅的福州至今仍保留着唐代以前的里坊,与四周不断涌现的高楼景观相反,高空俯视下的三坊七巷,呈现出一片灰黑起伏的二三层院落群。行走其间,总有平直窄小的胡同,或曲折弄堂的拐角,让人想起戴望舒《雨巷》中的意境。
1920年10月,受时局及哮喘沉疴的困扰,一位六旬老人回归故里。他就是曾被毛泽东誉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严复先生,在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安排下,严复一家人住进三坊七巷中的郎官巷。郎官巷地处南后街之东、杨桥巷之南,此处偏离街衢,少有车马之喧,闹中取静,适宜老人居住。这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在青年时期就是一等一的优秀分子,作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优秀毕业生,他于留学英国朴茨茅茨大学及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时各门功课成绩也都“屡列优等”;他翻译的《天演论》及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明清漫长的封海、闭关、锁国禁锢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呐喊猛地叩响了国家危亡的警钟,“自立、自强、自治、自主”的口号如久违的春风唤醒中国人对海洋、对主权的记忆。
走进郎官巷的严家大院,只见门厅阔大,粉墙黛瓦,红灯高挂,门廊之上的轩架与牛腿都有繁复的鸟兽纹木雕,主厅两侧对联为“读圣贤书,行仁义事”,透视着主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回归。如今故居内设“少年励志”“投身海军”“启蒙图存”“教育救国”四个展厅回顾严复的一生,大院北部靠右的花厅曾是严复居住的屋室,这座两层高的民国式楼房现已被辟为“严复与儿孙”展厅,详细展示了严复后裔在闽台两地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徜徉在街巷之中,不时会碰到我们熟知的名字。出郎官巷向北,入杨桥巷,一定能与林觉民和冰心相逢,《与妻书》的感人肺腑、《小桔灯》的恬静安详等诸多记忆都能在那个院落被瞬间激活。宫巷之中,又有“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和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故居。文化记忆研究专家阿斯曼认为,个体记忆很难超过四代,从这个角度看,凡以清之前为文化特色的古街再生都难成功,因而最终都得落点于民国情怀。而福州的三街七巷不同,它延伸着宋元海上丝路的辉煌,开出的却是一份长长的近代文化清单,行经其间不会有时空的错愕,有的只是昨日记忆里的文化身影和经典文本碎片。 (刘小方)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朝廷正式在泉州设立市舶司。随着泉州港的快速兴起,福州甘棠港逐渐冷清衰败。但三百多年后,中国海航史的又一次光辉重新光顾长乐。明永乐年间最为盛大的郑和船队七驻长乐,使这个冷落了的港口又一次“人物辏集如市”,贸易如云,热闹了数十年,成为明清海外贸易回光返照的最后见证。《重纂福建通志》载:“(永乐)七年(1409)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乾隆《长乐县志》也说:“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太平港。”这就是走进今天的长乐,我们几乎无时不与“郑和”相遇的原因了。在长乐市区,郑和路、郑和公园、郑和广场、郑和巨雕、郑和航海馆、郑和纪念馆等一系列纪念性道路及建筑景观散落在城区的各个角落,使得小城“无处不郑和”。
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更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近3万人、240艘船舶的规模创下了那个时代海员最多、航程最远、航时最久的世界纪录。但人们不太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虽是自江苏太仓启锚,但都是在福州长乐停留驻舶,在此招募船员、修建船只、购置给养、伺风开洋。今天的长乐郑和公园山顶上依然保留着一座三峰寺塔,塔高7层,登高可远眺外海,是郑和船队远航前的暸望塔和回港时的航标。出土于长乐天妃行宫的“天妃应灵之记”石碑则更翔实地记录了郑和船队于长乐七驻的珍贵历史,碑文有曰:“然神之灵无往不在,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三坊七巷,人文福州的浓缩
即便取得了恢弘的成就,但早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明朝统治高层就已经制定了停止远洋的政策。随后明清两朝更推行愈加严酷的“海禁”政策。从明代的“片板不得下海”到清初的迁界禁海,不仅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全面叫停,就连沿海百姓日常出海也被禁止。但至清代晚期,福州城内却涌现出一批突破禁锢放眼海外的精英群体,他们以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觉民、林徽因、冰心等为代表。这些突破海洋制约远赴欧美求学的时代之子们,以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和开天辟地的气魄在多个领域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幸运的是,今天福州市区的三坊七巷里仍完整地保留着他们的故居与府邸,为我们寻觅这些文化巨匠的身影提供了最理想的空间。①严复故居②林觉民、冰心故居③俯瞰三坊七巷
里坊是我国唐代之前的城市内部结构,高大的坊墙连片起伏,形成封闭的居住空间。坊内街道齐整,巷道深深,连接着不同的人家。坊设气派的坊门,晚间关闭,方便城市管理。宋时商品经济繁荣,坊墙逐渐被拆除,城市开启夜生活模式,临街商铺鳞次栉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那般只闻声音、不见灯火的城市被通宵达旦的开放形态彻底改变。然而东南一隅的福州至今仍保留着唐代以前的里坊,与四周不断涌现的高楼景观相反,高空俯视下的三坊七巷,呈现出一片灰黑起伏的二三层院落群。行走其间,总有平直窄小的胡同,或曲折弄堂的拐角,让人想起戴望舒《雨巷》中的意境。
1920年10月,受时局及哮喘沉疴的困扰,一位六旬老人回归故里。他就是曾被毛泽东誉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严复先生,在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安排下,严复一家人住进三坊七巷中的郎官巷。郎官巷地处南后街之东、杨桥巷之南,此处偏离街衢,少有车马之喧,闹中取静,适宜老人居住。这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在青年时期就是一等一的优秀分子,作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优秀毕业生,他于留学英国朴茨茅茨大学及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时各门功课成绩也都“屡列优等”;他翻译的《天演论》及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明清漫长的封海、闭关、锁国禁锢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呐喊猛地叩响了国家危亡的警钟,“自立、自强、自治、自主”的口号如久违的春风唤醒中国人对海洋、对主权的记忆。
走进郎官巷的严家大院,只见门厅阔大,粉墙黛瓦,红灯高挂,门廊之上的轩架与牛腿都有繁复的鸟兽纹木雕,主厅两侧对联为“读圣贤书,行仁义事”,透视着主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回归。如今故居内设“少年励志”“投身海军”“启蒙图存”“教育救国”四个展厅回顾严复的一生,大院北部靠右的花厅曾是严复居住的屋室,这座两层高的民国式楼房现已被辟为“严复与儿孙”展厅,详细展示了严复后裔在闽台两地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徜徉在街巷之中,不时会碰到我们熟知的名字。出郎官巷向北,入杨桥巷,一定能与林觉民和冰心相逢,《与妻书》的感人肺腑、《小桔灯》的恬静安详等诸多记忆都能在那个院落被瞬间激活。宫巷之中,又有“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和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故居。文化记忆研究专家阿斯曼认为,个体记忆很难超过四代,从这个角度看,凡以清之前为文化特色的古街再生都难成功,因而最终都得落点于民国情怀。而福州的三街七巷不同,它延伸着宋元海上丝路的辉煌,开出的却是一份长长的近代文化清单,行经其间不会有时空的错愕,有的只是昨日记忆里的文化身影和经典文本碎片。 (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