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一枕青梦有瓷(2)
大窑村呈“丫”字形,自东向南北三面延伸,村内有大窑溪,可与小梅溪相连,最终通达瓯江。龙泉青瓷的鼎盛时期,这里“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只往来如织”。村内至今仍保留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是人们来往穿行的必经之地。相比龙泉市区的繁华与现代,大窑还是保留着古朴的风貌,狭窄的村道四向分布,与山梁上的田地相连;房屋依山势高低错落,泉水止落处又有小池塘。村内土墙黑瓦的老屋居多,村外梯田层层叠叠,间或保留着舊日瓷窑的痕迹,让人不觉想起《龙泉县志》中的描述:“郡斋岑寂,宛在穷山。引领寓目,群峰倚天。清溪南奔,浅深见底。人家栉比,多在烟岚中。”
沿山路向东步行2千米,能走到一个名为枫洞岩的地方。这里依山势保留着一条横躺着的20多米长的龙窑,是古代龙泉窑最大窑址所在地。窑体为半地下建筑,先在窑基内挖一个大坑,把窑底和窑室下部建在坑内,在开窑门处筑上下通道,再将窑室上部和窑顶顺山势向上修,这样结构既简单又结实,并能充分利用自然风。如果从窑底点火,整窑都会很快烧得通红,确保窑内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烧出精美的青瓷。像这样的窑址,在大窑村沿溪十里密布有48处,几乎每座山上都有。当年窑工们选址时,要根据燃料、水源尤其是瓷土分布的丰富程度来综合定位。龙窑的方位、选址和形态设计无疑浸透着古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但在古代,窑工匠人社会地位卑微,文献中绝少有对他们的记载。好在明代文人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对龙泉瓷的烧制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几点笔墨,让我们能窥见龙泉青瓷的烧制过程:“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它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未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紫筱,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当见也。”
行走在枫洞岩,随时都能看到地上大小不一的瓷片。只要一俯身,就能与宋元时代来一个跨越历史的握手。一千多年的日日夜夜里,这山间瓷窑的炉火,燃烧着龙泉山上干裂的松枝,映红了一张张或紧张或放松、或快意或呆板的脸庞。那孔孔窑,那洞洞火,不仅在冬日里温暖了人们的胸膛,在夏日里驱赶着烦人的蚊虫,更燃烧着希望与美学,将脚下平素无奇的土变成了龙泉青瓷,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人们所使用、把玩和欣赏的美器。
从考古和历史记载来看,大窑村附近瓷器的种类异常丰富,不仅有盘、碗、碟、杯、缽、壶等饮食器皿,罐、盏、瓶、斗等实用瓷器,还有香炉、烛台、佛像、人物、象棋等陈设瓷器,更有仿制铜器、玉器的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双鱼洗等祭祀类瓷器。新烧的青瓷都先在龙泉溪北岸的金村码头上存放,待顺风的日子,只需两天即可沿瓯江而下抵达温州港。温州向北是宁波,那里将有前往日本和朝鲜的商船;温州向南是泉州,那里有大量常年定居的阿拉伯番商。小舟换大船,大船再换更大的商轮,一场场前资本时代的东西贸易随之发生,一块再寻常不过的龙泉泥土,经历火与水的淬炼和输运,经历狂风暴雨、滔天海浪的洗礼,终于华丽转身,成为一个个待价而沽的奢侈品。一个小村的烧瓷过往,就这样铺就成龙泉青瓷的历史。
时空流转,岁月变迁,到清末民初,面对日本及西方制瓷水平和技艺大幅度提高,中国丧失了世界瓷器市场上的主角身份。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中,吴仁敬先生就感叹:“欧人自18世纪仿造瓷器以来,精益求精,一日千里,而我国墨守旧法,沉沉相因,且又为匪乱、苛税所苦,致使营业不振,喧宾夺主,各处销场,尽为洋瓷所占,瞻念往昔,何胜感慨!”到了现代,瓷器在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式微,人们对于瓷器的使用和需求大幅降低。然而,在我们文化记忆的深处,在我们回望历史的一枕青梦之中,龙泉的青瓷却永远熠熠生辉。 (刘小方)
沿山路向东步行2千米,能走到一个名为枫洞岩的地方。这里依山势保留着一条横躺着的20多米长的龙窑,是古代龙泉窑最大窑址所在地。窑体为半地下建筑,先在窑基内挖一个大坑,把窑底和窑室下部建在坑内,在开窑门处筑上下通道,再将窑室上部和窑顶顺山势向上修,这样结构既简单又结实,并能充分利用自然风。如果从窑底点火,整窑都会很快烧得通红,确保窑内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烧出精美的青瓷。像这样的窑址,在大窑村沿溪十里密布有48处,几乎每座山上都有。当年窑工们选址时,要根据燃料、水源尤其是瓷土分布的丰富程度来综合定位。龙窑的方位、选址和形态设计无疑浸透着古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但在古代,窑工匠人社会地位卑微,文献中绝少有对他们的记载。好在明代文人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对龙泉瓷的烧制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几点笔墨,让我们能窥见龙泉青瓷的烧制过程:“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它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未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紫筱,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当见也。”
行走在枫洞岩,随时都能看到地上大小不一的瓷片。只要一俯身,就能与宋元时代来一个跨越历史的握手。一千多年的日日夜夜里,这山间瓷窑的炉火,燃烧着龙泉山上干裂的松枝,映红了一张张或紧张或放松、或快意或呆板的脸庞。那孔孔窑,那洞洞火,不仅在冬日里温暖了人们的胸膛,在夏日里驱赶着烦人的蚊虫,更燃烧着希望与美学,将脚下平素无奇的土变成了龙泉青瓷,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人们所使用、把玩和欣赏的美器。
从考古和历史记载来看,大窑村附近瓷器的种类异常丰富,不仅有盘、碗、碟、杯、缽、壶等饮食器皿,罐、盏、瓶、斗等实用瓷器,还有香炉、烛台、佛像、人物、象棋等陈设瓷器,更有仿制铜器、玉器的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双鱼洗等祭祀类瓷器。新烧的青瓷都先在龙泉溪北岸的金村码头上存放,待顺风的日子,只需两天即可沿瓯江而下抵达温州港。温州向北是宁波,那里将有前往日本和朝鲜的商船;温州向南是泉州,那里有大量常年定居的阿拉伯番商。小舟换大船,大船再换更大的商轮,一场场前资本时代的东西贸易随之发生,一块再寻常不过的龙泉泥土,经历火与水的淬炼和输运,经历狂风暴雨、滔天海浪的洗礼,终于华丽转身,成为一个个待价而沽的奢侈品。一个小村的烧瓷过往,就这样铺就成龙泉青瓷的历史。
时空流转,岁月变迁,到清末民初,面对日本及西方制瓷水平和技艺大幅度提高,中国丧失了世界瓷器市场上的主角身份。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中,吴仁敬先生就感叹:“欧人自18世纪仿造瓷器以来,精益求精,一日千里,而我国墨守旧法,沉沉相因,且又为匪乱、苛税所苦,致使营业不振,喧宾夺主,各处销场,尽为洋瓷所占,瞻念往昔,何胜感慨!”到了现代,瓷器在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式微,人们对于瓷器的使用和需求大幅降低。然而,在我们文化记忆的深处,在我们回望历史的一枕青梦之中,龙泉的青瓷却永远熠熠生辉。 (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