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3278781
寄情敦煌(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7期
     名与物

    古代的“名物”研究是一个“富矿”,众人施展其技,各有所获。名物研究本是传统训诂学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但其具有独特魅力,因为研究者必须像大侦探福尔摩斯一样,小心游走于因古今变化、地域变迁、方言差异、文字异写等因素造成的名物错综复杂的境域,往往涉及到词源学、训诂学、文化学、古代科技史等几个领域,在爬梳中可能不经意间觅得灵感,一句话或一段文字从此豁然开朗。

    敦煌,由于其历史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更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其名物研究因此别具风采,近年杜朝晖教授的《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已有不少新见。在相关研究中,涉及到不少科技史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脱离了图画,又很难说清楚,不妨举例如下。

    《后晋时代净土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有一句“买碓颊耳用”。杜朝晖引用了榆林第3窟西夏的踏碓图进行说明(图4,注:杜用的是临摹图,此处用原图),可惜解释不够确切。杜朝晖认为这里的“碓颊耳”是踏碓上能随板起伏而活动的轴木。“颊耳”也即“夹耳”,笔者认为应是指转轴两侧像耳朵状的竖支撑木,而非轴木。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时的壁画上也有类似的踏碓图,碓夹耳形态大体一样。《敦煌学大辞典》对这种器具进行了不恰当的拔高,认为(西夏时)将支撑栏板的立柱改为能随板起伏而活动的轴木,操作(较前代)更为灵便。其实,踏碓这种器具,结构并不复杂,在汉代时已经采用了轴木,汉代画像石上表现不够清晰,但汉代出土的许多陶踏碓明器完全可以确证。可见,合理运用图像证史的方法是一回事,恰当给予其历史评价是另一回事。

    图4 榆林第3窟 踏碓图

    再举一个“曲辕犁”的例子。曲辕犁太有名了,但凡教科书中讲唐代历史的,都要提到它。但曲辕犁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细究起来恐怕一时说不清楚。晚唐文学家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详尽描述了曲辕犁,尽管其文字并未提到“曲辕犁”这个词,但从形态上这种犁最大的特点便是“曲辕”。陆龟蒙是苏州人,曾隐居于现在著名的水乡甪直镇。他的墓地也在那里,不远处有一家水乡农具博物馆,是在一家旧米行的基础上建起来—据说就是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中万盛米行的原址。看来到甪直体验江南农具文化,再合适不过了。

    大名鼎鼎的曲辕犁其实也有“身世之谜”。教科书中介紹曲辕犁,一般会提到两大优点:一是省力,二是回转方便。前者从受力分析容易得出,但“回转方便”这点其实与事实不符。因为《耒耜经》写道“犁之终始丈有二”,一丈二尺长的犁,在江南的小块水田中如何回转方便?这很值得继续考证。唐尺一般在30厘米左右,这样便是3.6米;即便按唐代小尺计之,一尺为24.6厘米,也有2.95米!这么长的犁,如何回转便利?此问题回答不了,任何复原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还需继续探索、考证。

    图5 李寿墓壁画 牛耕图

    我们再来看看唐代壁画中的曲辕犁,最早的当属初唐李寿墓牛耕图所绘的一具曲辕犁(图5)。该牛耕图整体系驾方式是汉代以来的二牛抬杠,只是把长直辕改作了曲长辕,弯的方式呈下凹状,与通常的相反。到了盛唐,敦煌莫高窟445窟有一曲辕犁(图6),整体系驾方式仍是二牛抬杠式,但犁较短、结构形态几乎就是后世的曲辕犁,只是犁前端如何与杠连接,看不出来。无论如何,这表明在盛唐时河西地区已经出现了曲辕犁,但并未普及,因为当时壁画中大部分牛耕仍延续了汉代的二牛抬杠式(长直辕,参见25页牛耕图),偶尔也用一头牛耕田,仍使用直辕犁。第445窟的曲辕犁与后来陆龟蒙描述的曲辕犁有否关系,还未有定论,这里权作抛砖引玉。

    曲柄与立式纺车

    曲柄对机械而言非常重要,独立的曲柄一般用于驱动圆周运动,曲柄加一连杆便构成曲柄连杆机构,可以完成运动方式的转换。在汉代,独立的曲柄用于旋转磨、风扇车等;在磨沿的曲柄上套一个T形木拐,便可以把双手的近似直线运动转换为磨的圆周运动,这在汉代也已经出现了。虽然汉代画像石上刻画有不少纺车图,估计至少有20架,但却没有一架明确绘有曲柄,颇令人费解。不知是图画表达的问题,还是当时纺车上的确未安装曲柄(不用曲柄的话,用手拨动轮辐或轮辋也可操作)。

    汉代之后,图画中的纺车颇难寻觅,这一等就是700年!五代时敦煌的两幅壁画中各绘有一架立式纺车(图7),其中一架能看到曲柄,而且从弧形的锭盘可知,这是一种多锭纺车。其操作方式很可能像北宋王居正《纺车图》描绘的那样,村妇在右侧摇动纺车,老妪手持线团在左侧远处,这种纺车一般用于纺麻。

    立式纺车与宋代的脚踏纺车有渊源,这里暂不展开,留待下篇文章细谈。

    从魏晋到隋唐,大约700年,如果再加上五代,有近800年。这么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古代图画资料,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一带。隋唐时,人物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多反映的是贵族、官宦的生活场景,或者受到宗教题材的羁绊(如敦煌壁画)。对市井物质生活以及田家风物表现最直接、最真切的风俗画,要到宋代才得到充分体现;此外,表现建筑、舟车的界画,在宋代也达到了顶峰。两宋时期写实风格的图画,为科技史的考证与研究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画说科技史”中与各位分享。

    图6 莫高窟第445窟 牛耕图

    图7 莫高窟第6窟 纺车图 (史晓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