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敦煌(1)
第一次感性认识敦煌是读大学时,那时余秋雨的散文流行,讀过他的《道士塔》和《莫高窟》,那是笔者第一次知道王圆箓—王道士的名字,也知道了令人唏嘘的文化劫难。再后来,拜读了敦煌研究院王进玉研究员的许多论文,他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汇编成了洋洋五十万言的《敦煌学和科技史》。至此,笔者才理性认识了敦煌的厚重与博大。敦煌学对科技史研究的价值,就是利用敦煌石窟、敦煌遗书和敦煌史地方面的资料,研究和解决科技史方面的问题。其中,敦煌壁画资料尤为丰富,包括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等在内的近570个洞窟中至今保存有近5万平方米的壁画。尽管这些壁画大多表现的是佛教题材的说法图、佛传图、本生故事图、菩萨图等,但也有不少表现生产、生活场景的世俗画,是了解当时科技状况的一个窗口。
最值得一提的自然是著名的莫高窟,从4世纪到14世纪,古人在长1600多米的崖壁上开凿了735个洞窟(含北区),其中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有492个,壁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隋唐时期为佛教发展的鼎盛期,也是莫高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灿烂辉煌的时期,492个洞窟中,隋唐时开凿的就超过300个。因此,“画说科技史”系列的隋唐、五代时期就让敦煌为代表吧,仅以此文寄情敦煌,致敬敦煌。
敦煌星图
与敦煌有关的图画资料中,与科学关系最大且最有价值的,恐怕要属敦煌星图了。
敦煌遗书中有两份星图文献,通常称作甲本和乙本。甲本在1907年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劫去,现藏大英图书馆,编号为S.3326。1959年,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首先发现了该星图的科学价值,从而得到了学界关注。乙本是1944年向达教授在敦煌民间发现的,现藏敦煌博物馆。就科学价值而言,甲本更大,故这里只谈甲本。关于甲本的年代,学界目前存有争议,大致有两说:一说认为绘于唐中宗时期,具体时间为705~710年;一说认为绘于649~684年。总之,它是初唐时期的星图。
甲本星图的科学价值体现在两点。首先,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绘星最多的全天星图。据天文学史家席泽宗考证,该星图共绘有1359颗恒星。这点很了不起,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欧洲绘星最多的星图只有1022颗。其次,它的绘制方法独特而精准。它采用了圆图与横图结合的方式绘制全天星空。所谓圆图,就是以北极为中心绘制的圆形星图。这种星图有一个缺陷,就是靠近赤道天区的星空误差比较大。所谓横图,就是为了避免圆图在赤道天区星空的误差,制图者以赤道为对称轴绘制出的长方形星图(类似近代的墨卡托投影,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绘制星空,两极附近误差较大)。从图1可看出,右侧是横图的一部分,左侧是采用圆图绘制的紫微垣天区(北极附近)。
下面这段话极为准确地概括了甲本星图的科学和历史价值,它出自2010年几位外国学者研究该星图的一篇论文:
“作为目前为止人类文明现存最古老的平面星图,敦煌星图在天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无论是欧洲还是其他地方的文明史上从未发现类似的资料。……S.3326(即甲本)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以图画形式表现中国传统星官的资料。它所记录的单独的恒星数量远远多于托勒密星表,并且以星宿的形象组合成星官标示出来。……星的位置则是以细致的有规律的精确的投影法来描绘。这一点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所描绘的点和今天所使用的技法很相似。就整体的精确度(约为几度之内)以及造纸的精细,出现在那么早的年代,都是让人啧啧称奇的。”
图1 敦煌甲本星图(部分)
罕见遗珍
在敦煌的图画资料中,有很少一部分可称作“罕见遗珍”,因为这些题材不但在敦煌壁画中罕见,就整个我国古代绘画作品而言,也算少有,故就稀缺性而言,可算至宝。这里举两个例子。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有一把唐代骨质牙刷,它是我国保存较完好的最早的两把牙刷之一,1984年出土于成都。可见,早在唐代,我国已出现用牙刷刷牙的口腔清洁文化。敦煌壁画中虽不见用牙刷洁牙的场面,但有十几幅揩齿图,表现的均是清洁口腔的场景。所谓揩齿,就是用盐水或其他药剂作洁牙剂,用手指或齿木擦、刷牙齿。敦煌壁画中的揩齿图,反映的是僧侣受戒后洁身的情况,大概算洁身程序的一个环节,因为揩齿图往往与洗发图、剃头图、刮脸图等绘在一起。在莫高窟第159窟唐壁画中的揩齿图(图2)上可见,一和尚赤裸上身,脖子围着围巾蹲在地上,正用右手食指揩齿,左手持净瓶以备漱口。旁边还站有一人,双手持毛巾伺候。
图2 莫高窟第159窟 揩齿图
图3 莫高窟第85窟 制陶图
古老的制陶技艺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莫高窟中的壁画对此也有表现。最早的是手制,手捏成坯或用泥条盘筑而成。然后是慢轮制陶,出现于距今7000~6500年前(河南舞阳的大岗遗址),把成型的陶坯放到可以转动的陶轮上,修整器型或完成口沿加工。大约5200年前(湖北枝江大溪文化晚期),出现了快轮制陶技术,即利用陶轮快速旋转的离心力,将轮盘中央的泥料直接提拉成所需器型的技术。虽然古代先民使用轮盘制陶的技术如此悠久,但在唐代之前未留下一幅这样的图画,幸运的是敦煌壁画中出现了,而且还不止一幅。莫高窟第85窟晚唐壁画有一幅制陶图(图3),转轮上置一陶罐,陶工坐在地上用脚转动转轮,同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伸入陶罐口沿内抹泥,生动展现了当时的制陶情形。 (史晓雷)